也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21-11-21王书京
王书京
(山东省鄄城县大埝镇中学 山东 菏泽 274612)
中学的数学教学及学习需要多方面能力的配合,如逻辑概括、空间思维、数字处理、运算求解等能力。但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就需要学生悉心地主动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教师积极地具体地引导、启发。因此,教师应从教学的基本目标出发,因材施教,全面结合学生,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真心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并能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论成绩好坏,都使之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发展为良师益友后教学及学习便可得心应手。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教师的亲近与理解更能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和感激之情,久而久之,学生们都会向教师打开心灵之门,此时便可双管齐下,对症下药,教学效果将可见一斑。对于问题后进生,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扭转他们意愿与决心,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亲其师,信其道,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意他们的积极表现和变化,及时调整自己态度和方法,使自己的态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积极改变,促进情感发展的作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
那么,我们应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导教结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和稳定。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并提高其成绩,使其从心理上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巩固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随着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进一步加深。如此以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但一定要张弛有道,万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等逆反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①积极期望;②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③培养自我成就感;④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⑤想象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等。
3.如何教,怎样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可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课堂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数学学习。
3.1 注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连续性。中学时期的数学教学更注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如:分类思想、对比思想、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等。通过教师精选习题,学生融汇各类思想达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目的。同时,要利用好“作业”这一契机,合理、精心安排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数学兴趣和思维的培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寒暑假期,通过精心设计作业,使学习连续化,帮助学生实现在校和家庭学习的连续性。
3.2 分层教育。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和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测试,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是: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精心分层设计、提问、讨论、答疑、练习等,教师分层重点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再进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教师合理安排题量、时间和难度等各方面,最后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反馈和指导,做到统筹兼顾,矫正提高。在此基础上,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纳入整个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保证学生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3.3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课标理念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探索式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要事先考虑知识点的可探索性,尽量使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乐于探究的学习情境,多提供一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知识接收消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我开路,真正实现学、思、获、得。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自我体验的平等对话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我的学习我做主”。
4.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和学校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优化教育环境。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指引者,应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建立好家校合作的沟通桥梁,通过各种方式,如传送喜报,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家长及时获知学生在校情况,建立并完善教育反馈体制,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家长也必须以身作用,发挥其在子女学习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