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1-11-21随珊珊
随珊珊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 山东 聊城 252000)
《指南》指出,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对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尝试打造游戏化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把游戏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以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等。本文将结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使教育同仁更加明确游戏的教育价值,找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1.创设游戏化环境,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在不同维度渗透游戏精神,如我们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教育环境,这是将游戏运用于课程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想要玩游戏时,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设置适宜的游戏场地,提供恰当的游戏材料,并巧妙地组织和设计游戏活动,以维持幼儿不断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满足他们游戏的心理需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时时对游戏场地、游戏材料等教育资源做出适当的整合与调整,使每一名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活动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游戏,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隐性指导,推动幼儿主动探究与学习。当然通过真正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来,教师还可以获得亲身的体验,从而在更加细致地观察基础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的游戏行为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为后续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支持方案提供依据。如在传球游戏中,教师也加入到幼儿队伍中来,但是很快就发现全班排成一排传递一个小球,等待的时间有些长,于是教师立即做出了调整:一是再提供四个小球;二是提高传球的难度。由于做出了上述调整,使游戏的氛围更加浓厚,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有效锻炼了他们的上肢能力,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教师适时对幼儿规则进行完善与调整,可以有效改善游戏环境,这对于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2.教学与游戏结合,提升教育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采取集体活动的形式,而这种活动形式下教师往往又采用灌输的方式,不利于幼儿主动学习,不利于他们获得亲身体验。为此,我们把游戏与日常的集体教学活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亲身的体验,同时将教学与游戏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师不断对集体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如在社会领域的安全教育方面,如果只利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知识灌输”,不利于幼儿“知行统一”,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真正使他们做到“知情意行”达到统一,我们尝试在集体活动中设计游戏活动,让他们进行亲身体验与感知,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将学习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如以“行路安全”为例,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有的孩子扮演交通警察,有的扮演路人,当然幼儿还可以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孩子们意识到行路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遇到红灯要停下来,等等。教学与游戏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幼儿接受与充分感知,有效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3.挖掘游戏元素,不断优化课程
幼儿园课程涉及五大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游戏元素,我们应该积极挖掘游戏成分,以激活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以艺术领域课程为例,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不是一上来就教授音乐理论知识,而根据音乐活动的内容设计游戏导入活动,如:前天小花猫给我捎来一封信,里面是一则谜语,可是我怎么也猜不出来,请大家帮老师猜一猜吧!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成妈妈样,断掉尾巴长成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孩子们都读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所以很快猜出了谜底。教师由此切入,让孩子们扮演小青蛙冬眠,先围成一个大圈,在教师的带领下做蹲下、闭上眼睛睡觉、手背后等动作,动作做得好的小朋友还能得到奖励。从这个教学导入来看,教师利用猜谜语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很快就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活动中来;接下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们理解作品内容,让他们有机会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与表达,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了课程实施的质量。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把课程目标、教育内容融于游戏活动中,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幼儿主动探究与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幼儿的“学”,其局限性很大。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