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2021-11-21林志成
林志成
(福建省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福建 南靖 363604)
引言
小学生的年龄还很小,尚处于形象化思维阶段,在学习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不能再只是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应该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从而形象简单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和“形”统一起来,可以起到以形助数、以数辅形,简化数学学习的效果。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和运用,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的抽象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给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降低了他妈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表示出来,化繁为简,学生会更容易明确相关的数量关系,产生更多的学习乐趣,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1]。例如,在“倍数和因数”知识的教学中,小学生很可能对相关数学概念不能区分理解,在倍数和因数的理解上会出现混淆的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以“15÷3=5”为例,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代表15,之后将线段平均分为3份,学生就会直观的发现每份是5,从而明白了15是5的倍数,5是15的因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图形的观察和学习很感兴趣,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2.明晰算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计算题很多,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重点考察,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正确计算获得最终的答案。在传统上的教学中,教师则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始终不能真正的提高,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明晰算理,在基础上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都有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2]。例如,在“分数与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进入数形结合思想,设置一道这样的题目:“现在有一大块蛋糕,将其平均分成3份,那么每份应该是多少?”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题目,之后开展小组讨论研究,可以在纸上画出草图进行辅助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解答这道题目,对分数概念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思维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面临一些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此时难以找到问题分析的突破口,不能准确理清数量关系,这是学生不能正确解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巧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借助图形辅助功能促使学生对题目进行更加清晰的分析,最终顺利解答复杂的数学题目,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例如,“鸡兔同笼”是小学数学阶段一个典型的应用类题型,学生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关键是不能清晰找出数量关系,对于头和脚的数量不能准确分析,此时就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析,如题目“笼子中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已知一共有8个头,26条脚,那么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首先引导学生假设笼子中全部都是鸡,每只鸡应该有1个头2条腿,8只就应该是16条腿,但是题目中有26条腿,多出来的10条腿应该是兔子的,再画出每只兔子比鸡多的2条腿,结合10条进行分析,所以兔子就应该是5只,再算出鸡是3只。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应用,这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答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灵活运用数形结合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促使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