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021-11-21陈永强
陈永强
(福建省漳浦县锦屿学校 福建 漳浦 363210)
引言
目前,后进生被称作“学困生”。因在学生群体中,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进而形成了个性差异,表现在学习上,有的学生便成了“学困生”。怎么样利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都要进行思考的一个问题。
1.小学数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1 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偏低。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定难度,再加上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的枯燥乏味性,则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一定逆反心理。有些学生,面对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为他们布置的作业,都会表现得漠不关心,似乎若无其事。只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哪怕是遇到了小小的解题困难,都不愿去动脑筋思考,不是依赖抄其他学生的作业,就是指望数学教师的指导讲解,一直将自己放在被动的学习位置之上,因而造成“学困生”。
1.2 学习方法不正确,丧失学习自信心。有的学生,因为缺少相对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将数学知识学好。他们在上课听讲的时候,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先对数学教师要讲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确定自己不懂的重点问题,而是随机跟进数学教师的讲课,因而难以抓住听讲重点。别人一听就能懂的知识,他们却是听不明白,到在做题这一步时,他们又是哪儿不懂,就停在了哪里,既不善于跟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讨论,也不善于请教数学教师,含着笔头坐在那里发呆。如此的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并导致自己变成了“学困生”。
1.3 玩性较浓,缺少必要自控力。活泼好动,喜欢玩耍,是小学生年龄、心理与生理反应出来的共有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使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注意力不会集中。但对于自控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会做到张弛有度,应该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习,应该玩耍的时候,就放松心情玩耍。而对于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则做不到这一点,只顾贪玩,却不顾学习。这样的长此以往,其结果就是对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进而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学困生”。
2.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措施
2.1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相对数学知识具有的抽象性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用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创新一定教法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将数学知识以图文、音像或视频的方式,实现形象化、具体化或直观化,也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对于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数学知识时,就将有关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或实物,向学生播放课件视频,先营造一种较为浓厚的学习情境氛围,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本教材内容,仅就“长方形”的定义,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施以探讨和讨论,并必须由每位学生都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言,最后,由各合作学习小组总结讨论结果,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学生进行汇报。
2.2 分享成功的喜悦,构建学习自信心。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学困生”同样如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并强化提问他们的意识,当他们能够正确回答出提出的问题以后,则及时提出对他们的表扬,以表扬视作一种鼓励手段,跟他们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以此鼓励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通分与约分”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将“学困生”叫到黑板上来,让他们当众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习题。当他们的答案是正确的时候,就给予表扬,随后,再向他们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他们回到课桌上去练习。当他们同样获得正确答案的时候,还要提出表扬。这样,就能帮助他们构建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2.3 尊重“学困生”,消除自卑感。学生所作所为,需要得到老师的赞同与认可。应该承认,“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同样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数学教师不能歧视“学困生”,要尊重“学困生”。当他们做错数学题目的时候,切忌简单的批评与讽刺,要以宽厚的育人爱心,认真引导和辅导他们,指出他们哪里做得欠考虑,并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困生”感到,数学教师并没有忘掉他们,也没有丢下他们不管,而是在帮助他们求取学习上的进步。这样,就能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增强学习信心。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需要数学教师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在尊重他们中消除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