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1林惠华
林惠华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第三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引言
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阅读训练及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而读与写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训练。但传统的读写教学并不能完全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寻找出科学有效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形式便是提升小学生多方面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读写结合式教学的研究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近几年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同时也加大了教师考核难度,但依然无法避免教师队伍中存在不少教师因循守旧,依然沿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的,读写教学在教学中依然是分开进行的,这就导致我国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同时,小学教师还缺乏创新意识,在教育方式的改革中不敢创新,依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对待学生,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及思考能力并没有办法真正提高。
2.读写结合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在部分学校得到了实践,尤其是近几年新一代年轻人投入到教育事业后,教学气氛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读写结合的形式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本段落将对读写结合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2.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句,并学习写作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授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且要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摘抄,并说出喜欢这段文字的理由,加强学生对文学语言的积累,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思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进行熟读,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分角色进行扮演,读出文中的感情,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情感交流能力。
除课本上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对课文进行延伸,寻找一些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使学生能够积累到更多的文学知识,以便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写出更高水平的文章。但是在对课外读物进行选择时,要选择学生能够读懂的文章,或者是可以在班级内开辟出一块读书角,将学生平时的读物放在一起进行流动借阅,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力,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2 加强文章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语文这一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科目,日常说话方式便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联系生活,将课文内容与生活中的事物及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四年级的文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作者眼中的春天,并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所描述的景象来寻找春天的景物,并要求学生讲述读到这篇文章的感受。另外还可以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学习课上文章的手法,站在另一种角度描写出学生心中的春天,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学习效率。
另外,针对作者的感情进行分析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延伸或改写,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作者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解读,组织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改写的质量,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2.3 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文有一突出特点,即课文内容基本上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及形态的词句较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对学生描写人物形态及语言的文字的学习。比如在进行五年级的文章《鞋匠的儿子》时,对描写鞋匠以及鞋匠的儿子的动作的语言进行重点学习,要求学生学习这一表达方式,此类手法。描写身边教师、亲人或朋友,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时更容易找到灵感,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这就加大了教师教学难度,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分析了解,感兴趣的事物及方式,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比如可以开展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游戏,成语接龙或是演讲比赛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提升自身学习水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一科目作为其他各科的基础,学生更要加强对这一科目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将这一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本文从各方面分析读写结合的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