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文化:语文课堂中亮丽的风景

2021-11-21秦惠琴

小学生 2021年6期
关键词:乞巧思乡田园

秦惠琴

文化,是一个民族面对世界的底气,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迎接世界文化冲击的资本。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更需要对其展开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而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入学习将提升其人文素养与审美内涵。

一、聚焦民俗风情,了解节日文化

诗词,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文化的无数个切面。如果对其中蕴藏的文化视而不见,犹如置身宝山却空手而回,徒留满腔遗憾。由此可见,诗词教学的核心是感受文化。但是,在早期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很少发掘其中的文化元素,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因此,教师需要扭转这一教学趋势,将文化渗透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当然,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如果粗浅涉及。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文化的某一个切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成效。

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就描述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传统节日中,小学生对春节、端午、中秋等较为熟悉,但是对乞巧、寒食这类生僻的节日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搜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如节日起源、传说、习俗、名人典故等,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乞巧节堪称中国版“爱情节”,它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最早在西汉宫廷里庆祝,后来才流入民间。在这一天,女子们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而且,她们还会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如此一来,学生对乞巧节这类传统节日的了解更加深入。

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内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其实并不了解传统节日,尤其是寒食节、乞巧节等较为生僻的节日。鉴于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诗词教学相结合,势必会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二、聚焦故土情结,感受思乡文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诗词亦然。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每一个字都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是诗人将平生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件真实呈现。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有一类诗词既有代表性,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情感性,它就是思乡诗。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万千游子内心的牵绊,更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共有的故土情结。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将思乡文化进行渗透,将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的代表作,考虑到新课改强调的是“心灵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而不只是“知识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用一首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渲染情境,然后由“独”字入手,引导学生走入诗歌意境。接着,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再次渲染氛围:一个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无论喜悦还是悲伤,都只能在深夜一个人品尝。在每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诗人却只能流落天涯,在异乡怀念亲人。这种情感既令人心酸、又让人感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深入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拉近其与诗人的心灵距离。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都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思考。在讲解思乡诗时,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会划分诗歌节奏、掌握诗歌大意,而是体会诗中蕴藏的情感。

三、聚焦精神追求,体会田园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与日俱增。但是,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变得异常贫瘠。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过去相比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为了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就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诗词作为传情达意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理念培育的最佳素材。如果教师可以用古人一些好的价值观输出给学生,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多数教师只会从诗意解析、内涵解读层面入手,但是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藏的田园文化。首先,教师先引导学生诵读诗歌,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的诗词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幻想诗歌的内容。接着,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这首诗留给自己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以后,将一些和田园生活相关的古人事例进行渗透,让学生感受田园文化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对田园文化产生别样的情愫,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层次。

田园文化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隐士的向往,而这部分内容是早期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的东西。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更加空虚。尤其是一些小学生在父母溺爱下变得虚荣跋扈,更需要对其加以田园教育,这样才能助学生回归初心。

诗词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更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诗词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包罗万象,是对文化的集中呈现。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将其中蕴藏的文化进行发掘,将文化元素进行渗透,终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乞巧思乡田园
昭君思乡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本期主题:思乡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