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奏独具魅力的课堂交响曲《教师的挑战》
——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2021-11-21顾熙明
顾熙明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里,每一个儿童与教师一道奏响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翻阅《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时,读到这句话,给我的课堂教学好似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与以往自身的教学相比,自己的课堂更像是一个人的独奏,这独奏的乐曲不是很动听,甚至是有点聒噪或者是寡淡。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是以学习为中心,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串联起来,并将合作的成果以及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发现进行反刍。
1.尊重和倾听
合作学习的课堂将从互助倾听的关系发展为交响的关系。本书第三章《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学》中指出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教师的活动追求的核心是“倾听”。
作者深入小学课堂,观摩课题“水的膨胀”,发现教师在列举开水沸腾溢出的现象,并向儿童们提出“为什么开水沸腾会溢出?”首先从全体儿童共同思考问题开始。而教师在讲话的时候会集中精力去倾听,并在每位儿童之间建立触觉的联系。从小实验中去发现观察,孩子们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在讨论之中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掘,这打破了很多知识讲授的固有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提倡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但是多数的课堂都是从知识的传授到梳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的升华道德情感的体验,只停留在理论的高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必要进行深度的议题设计。通过主题情境的设计力求做到四真“真情境、真讨论、真思考、真探究”,通过议学做载体,在课堂中真正的尊重每位学生的思考,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熟悉每位孩子的心声,在看似宁静的课堂中,掀起思维的火花。
2.分享与探究
本书中分享了一个课例,山崎老师的教学观摩课《至爱》,教师从朗读的情境入手精细地开展教学,在构筑相互倾听关系的要件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也是十分重要的,简单不冗长,开篇点题。教师的每一个话语中都充满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这种话语不是讨好学生,而是形成每一个人自己阅读逻辑(同教科书的对话)所需要的。此时,我又联想到我的教学,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大胆的展开讨论,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探究问题的深层本质,不也是道法课所追求的目标吗?所以,分享为探究建立合作基础,而探究为分享追寻成果,活动的过程将学生与学生串联起来,将学生与教材串联起来,教师呢,在其中的引导,就像是一场音乐会中的指挥,又像是钢琴演奏的调音师,及时的调节发现,指导、帮助,使这场音乐会更加和谐,美妙。另一个令人感动的课例是:四年级的算术课“分数”,这位佐藤老师首先用了道具,一块保鲜膜包裹的蛋糕,激发起孩子们分掉它的愿望。而在整个教学中,孩子们探索了多种分蛋糕的方法,并进行分享,为使“疑问”转化为“问题”就要与其他人的疑问进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又产生新的探究,源源不断的灵感涌入课堂,真的产生思维的碰撞。再次回归我们的课,我们可能更缺少耐心和产生思维碰撞的时间吧,当然一节课的重难点应及时把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必然的,但是教学目标是否能透过一节课完全实现呢,还需要我们教师将内容细化,将目标分解清晰明确后去逐步实现。
3.信任与创造
信赖每一位儿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的信任与尊重不是因为其资质好、能力强,而是要认识到人的脆弱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陷和弱点。正是由于儿童们是脆弱的,所以才充满了成长的可能性,他们是值得尊重的也是需要信任的。信任也是产生创造的前提,而所谓创造,更多的应该是作为教师,不仅要寻求“好的发言”,“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质量。书中强调了“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首先,教师的探究支持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从问题的探究开始,支持学生的学习,而这种探究一定是与学生相联系的。一节课中中途离题现象乍看出现令人疑惑的停滞,但这种课中往往隐藏着看不见的剧情。当我们课堂中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开始认识到新的思考或者问题不能扩散学生的思考,也不能忽略中心课题的探究。这也与教师自身对课题的探究串联起儿童们多样的意向和思考。这些也源于对于儿童的信任,鼓励教师自身的创造和学生们自身的创造。
总之,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对宁静的课堂又有新的认知。宁静的课堂是安静的,有序的,为学生的思考、探究和分享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的可能;宁静的课堂又是热烈的,亢奋的,为学生的发现、讨论和质疑提供交流和互鉴的机会。宁静的课堂中教师与教师的合作学习,开放课堂、课例研究,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思维的碰撞,都共同演绎着一篇华美的乐章,合奏出独具魅力的课堂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