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措施
2021-11-21赖佳美
赖佳美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南亨乡初级中学 江西 赣州 3417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一线教育者都在深层次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老师根据时代教育的发展及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激趣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中,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为学生将来深层次的生物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助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为顺利的推进。
1.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初中生物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在兴趣的支撑之下,学生才会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学习,更好地保障初中生物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加强对学生课余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生物课程的学习魅力和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保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较多知识都表现的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操作,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让学生具有熟练实验操作的能力。但由于部分老师深受影视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沿用已经不适宜的教学观念及模式,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以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这样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所需兴趣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价值和乐趣,从思想中不愿意参与该课程的学习,从心理上厌倦生物课程的学习,影响了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这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越来越受重视,老师们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探寻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助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的成功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对教材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将兴趣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学习。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探寻多样化的兴趣激发措施,真正保证生物教与学的顺利推进,并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助力初中生物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老师缺少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意识以及方法,使学生的生物学习难度过大。加强对学生课余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能更加清楚课上课下的具体学习内容,在不断的课上课下实践中,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带来更多收益。
2.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通过上文意义层面的分析,作为生物教育者,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要将之放于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借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措施,更好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2.1 利用多媒体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课堂导入方式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探究学习的兴趣,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因此,老师要明确新课导入的高价值,尤其要善用多种导入方式,利用其快速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以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新课进行有效学习。但在运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坚持合理性原则,即适合多媒体导入的内容对其运用,如果不适合不可出现强制运用的情况,那样只会局限其应用效果。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开发和结果》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演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整个过程,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植物生长短视频,这样的新课导入方法,既能够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体验,又能够让学生对新课知识的学习进行了解,并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保障其导入效果。
2.2 注重对实验教学的开展,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实验操作的主体。老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设计,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的方式,对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理解,并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操作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人体结构胸围差》内容时,在实验前老师要为学生准备好一些软米尺测量的工具,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各小组成员的胸围差进行测量和记录,让学生在实验中主动的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老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对其解决。在这样的整个实验操作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既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又营造了十分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度,自然其学习兴趣也随之不断增长。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老师要通过多媒体导入、实验活动及课外活动等方面,多角度对其兴趣进行激发、培养,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