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过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1-11-21田庆丰
田庆丰
(福建省诏安县麻寮小学 福建 漳州 363508)
引言
兴起于美国的新型教育形式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后新课改要求未来的教育模式要秉承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尊重学生个人特质的理念进行全面推广,如此一来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合作学习与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也慢慢萌发。时至今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形式不仅促进了小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还有效地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培养合作精神的意义
学习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将合作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另外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通过优劣互补、强强联合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2.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合作精神。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众多,能否选取适合的教学合作内容决定了合作精神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来选取课本上的哪一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所选取的内容最好略高于本班学生的能力,这样一来既不让优秀的学生觉得简单独领风骚,也不让差生觉得知识太难望而却步。小学阶段平均成绩在八十分左右的班级属于中等,这类班级应该选取位置与方向(一)、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等内容,动手制作的学习内容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更有利于培养班级合作精神的课堂氛围。
2.2 分组讨论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将班级内的人数进行均等划分,在日后的学习中多次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的作业,将合作精神贯穿始终,从而让学生习惯合作并养成合作理念。经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优劣互补使全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小组人数过多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展示个人能力或学生偷懒不进行思考的现象;小组成员人数太少会出现学生讨论不激烈、学习情绪不高涨的问题,因此教师更要将学生分组人数严格把控在4到6人之间。小组的组长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还要有责任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组长的管理是否到位也决定了未来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态度和效率。
2.3 传达合作理念,培养合作意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直接传授课上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出现迷茫、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等问题,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就应该渗透并传达合作的理念以及合作精神的意义,让学生慢慢接受并理解合作的意义。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合作的力量,也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合作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不易折,一百根筷子掰不折;也可以给学生讲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反面典例。合作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等良好习惯,还能够有效提高性格内向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够使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养成虚心倾听的好习惯。
2.4 创造生生合作机会,促进合作精神培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告诉学生如何解题不如告诉他们解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也许他们没有能够与理解教师所演示的那一种思路,但是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思维世界里探究最合适自己的解题策略。有时候师生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因此学生之间类似的思维方式反而能更好的帮助差生提高成绩。比如教师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会传授这样计算简便、那样计算更快,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成年人的思维基础上的,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讲解问题,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掌握了多种解题技巧,但当下次计算来临时会发现学生还是会用自己一开始会的那一种思路解题。比如80×25,教师会说分解成25×4×20很快就可以计算出来,但是下次遇到120×25学生依旧不会想到可以分解为25×4×30,但他们会选用自认为的计算方式(100+20)×25.因此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用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培养合作精神不仅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莫大的推动作用,合作教学模式更倾向于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因此将合作精神科学有效的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希望相关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学习,创新出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