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学引思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1夏地叶尔海甫提木
夏地叶尔·海甫提木
(新疆阿图什市第一小学 新疆 阿图什 845350)
“学引思”这几个字看上去非常简明直接,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是有一定难度,这要求教师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主动对了解什么叫做“引”,并意识到“引”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还要灵活使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位置,积极促进学生创建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等一系列自发的学习方式。当前,“学引思”在我国众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少,很多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下,尤其是在掌握图形与几何知识相关的内容时,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良好的思维空间能力,也不具备良好的抽象理解能力,这对于学习几何知识的学生而言无非是一项挑战。因此为了能缓解学生当前的窘迫,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学引思”的教学形式,这对于几何知识的教学而言也是非常关键的。
1.引进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和现象的兴趣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而这些也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自主思考。大多数小学生认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不强,对具备大量计算的数学并能不感兴趣,也不愿意投入自己大量的经历到数学学习中[1]。再加上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很容易出现“这边学、那边忘”的现象,在课堂学习时也不能坚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生质量也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要先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本质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主动加入到数学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通过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学习的情况得知,很多学生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因为有大量的计算内容,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低,认为这一项内容的学习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没有真正了解多边形面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帮助。因此,在引入生活案例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张教室或者是房屋设计图,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设计师到底是如何精准计算这一间卧室或者是教室应该需要多大的窗户的,包括怎样设计桌子腿下面的三角支架为牢固等等。让学生充分发现原来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更加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2.创建良好氛围,引发学生探究
一般来说,大多数小学生都缺乏一定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时候认为只要是教师讲解的内容就是正确的,数学书中表达的内容都是真理,几乎不会对教师和教材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这也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反思性,最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全面为学生的思维带来启发。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节内容时,因为这一节内容的重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形成良好的空间几何观念。所以教师可以将在课前导入环节创建问题情境,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观察这两个图形的特点,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之后对该两种图形的认知。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本的介绍再一次加深自己的印象。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纸、笔、剪刀等一些工具动手制作这两种图形,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圆柱和圆锥的圆的面积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三角形的底边长,进而在自己的脑海中树立起良好的几何观念。
3.激发自主能力,引导学生复习
课上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对于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而言时间相对较短,然而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却是灵活且多变的,为了能帮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内容,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的能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对此教师在课下为学生适当布置一些相对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复习进一步了解学习内容[3]。
比如,在学习完“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准备两种不同的课后作业,以此辅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复习。首先,让学生按照课本知识自由复习这三个知识点的理念,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记下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这类物品。其次,让学生自行操作,利用各种辅助工具剪出不同的对称轴图形,比如松树、五角星等。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于“学引思”这一教学方式,不管是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使用,还是在其他数学教学内容中运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对此,教师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的基础之上,为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学引思”教学心事,以便全面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