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1邹科举祝成龙王德金

运动精品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训练场地救援队户外运动

邹科举 祝成龙 徐 柔 王德金

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邹科举 祝成龙 徐 柔 王德金

(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高校现存山地救援队伍建设数量、人员组成、训练情况、基础设施及装备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贵州省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章分别从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提出建设相应高校救援平台、拓宽救援技术和经费渠道,增加救援人才对口输出等对策,帮助贵州山地旅游建设,为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贵州高校;救援队伍;建设

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地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户外运动的圣地,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户外,享受大自然,但随之而来的户外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贵州山地救援组织急需发展,以确保贵州山地旅游项目的安全。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无明确的概念与定义,但是可以结合山地户外运动的概念与含义、救援的概念与含义及组织的概念与定义将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定义为:通常是具备山地户外运动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医疗急救知识的专业人员为了救助在进行山地户外运动中发生事故的参与者而组建的团体[1]。我国十分缺乏专门的户外运动景区资源与专业的户外运动救援专业人员与培训机构[2],我国关于高校山地救援力量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相应的高校山地救援组织建设体系可以参考,但高校山地救援力量是社会救援力量的后备军,由于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特殊性,其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大学为调查对象,调查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2.1.1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现存数量

调查发现,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现存数量较少。目前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有贵州大学救援队、贵州医科大学救援队共两支队伍。贵州医科大学救援队建制相比于贵州大学较为完善,贵州大学救援队伍处于社团联合会下的一分支。因此,贵州高校山地救援力量还处于萌芽阶段,救援队伍匮乏。

2.1.2救援队伍人员现状

访谈发现,贵州医科大学救援队伍于2015年建队,由最初的9人发展至40余人,的贵州大学救援队于2018年建队,目前队伍人数发展至30余人。目前贵州高校现存的救援队员不超过100人,反映出了贵州高校山地救援力量的薄弱。

2.1.3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训练情况

从表1可知,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训练频率一周一次占比4.35%,一周两次占比8.7%,一周两次以上占比78.26%,不确定一周几次训练的占比8.7%。据访问高校山地救援队的管理人员得出: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训练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进行,高校山地救援队的训练频率平均为一周两次以上,其训练内容大多以绳索救援、院前急救、复杂地形搜索等技能为主,训练形式多以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开展。为了提高救援技能的实用性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偶尔也会模拟几次野外或城市的救援训练,除此之外他们也会和一些民间救援队伍进行交流训练。

表1 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正常开展训练频率(N=69)

训练频率数量比例 一周一次34.35% 一周两次68.7% 一周两次以上5478.26% 不确定68.7%

2.1.4救援训练场地、救援训练装备情况分析

表2 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队员对训练场地、训练装备满意情况(N=69)

满意度数量比例 比较满意3043.48% 满意2637.68% 一般1217.39% 不满意11.45%

从表2可知,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队员对目前救援训练场地、训练装备的满意度比较高,其中较为满意和满意分别占43.48%和37.68%,对救援训练场地和训练装备感到一般的占17.39%,不满意的占1.45%。这些数据针对的是目前现存的高校山地救援队伍,通过访谈发现就目前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训练场地和装备来说,贵州大学现有的救援训练场地固定的有2个,救援队于2018年建队至今无公用救援装备,其训练装备是由救援队员自筹;贵州医科大学的救援基础设施是较为完善的,其有救援训练场地4个、野外模拟救援场地3个,其中包括了国家登山训练基地,救援队所需救援训练装备由学校购买,并且会随使用时间进行装备淘汰和更新。

2.1.5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救援技术输入途径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山地救援技术输入主要由专业课程和技术培训为主,其次是技术交流、实战创新和通过其他途径。高校山地救援技术的输入形式与学校课程密不可分,大多数技术输入都依靠专业课程,这也极大的阻碍了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发展和建设。

2.1.6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经费来源情况

经调研发现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经费来源少之又少,贵州大学几乎无经费来源,而贵州医科大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学院资助和社会购买的赛事保障服务,更多源于队内自筹、众筹等,这与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特殊的队伍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 影响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建设的因素

2.2.1高校山地救援训练场地和救援装备的不足

由于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救援技术受限,对训练场地的有效使用程度不高,大多数高校救援队都是在人工建好的场地进行训练却忽略了利用自然训练场地,救援装备的使用和救援息息相关,救援装备的不足,极大的限制了救援队伍的救援技术和发展。因此,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向综合性救援队伍发展需要很大的救援技术和救援训练场地的支撑。

2.2.2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救援技术输入途径多但救援技术单一

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救援技术的输入途径主要是专业课程、技术交流和相关技术培训,目前高校山地救援主要救援技术是以绳索救援为主,其他救援方式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还无法开展,这就导致救援队的救援技术较为单一,使高校山地救援队员的救援技术、救援方法、救援经验都有一定制约。

2.2.3高校山地救援队队伍经费来源少

高校山地救援力量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其队伍所需经费没有太大的社会化,目前已知的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经费是以队内自筹为主体,其他经费来源除了学院补助和赛事奖金之外几乎没有,由于没有相关活动经费,救援队伍的训练除了日常的常规训练外几乎无其他训练活动,极大的限制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机动能力和削减了高校山地救援力量发展的动力。

2.3 对策

2.3.1贵州高校山地救援力量应加强同消防救援应急管理部的合作

目前,很多户外运动救援人员主要是消防人员和警察,他们在户外运动救援方面并不专业,因此急需培养专业的户外运动安全救援人员[3],在处理户外运动突发事件时,我们应关注最关键的因素即人才[4],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有科班出生的专业救援人才,且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储备,可以很快的胜任救援部门的工作,同时在保证救援人才不流失的情况下增加高校山地救援人员的就业岗位。因此,贵州高校山地救援力量同救援力量的合作,可以建立共同培养全能型救援人才体系,还可以使救援技术更规范、更专业,间接扩大救援人才市场,同时将培养出的救援人才广泛的投入社会之中,增大救援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民间救援力量,促使高校山地救援人才朝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2.3.2增加训练场地合作和装备更新

救援技能的熟练运用离不开日常训练,解决练场地和训练装备不足问题,高校应加强对救援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应当拓展自然场地进行训练,加大在自然环境下救援技术的训练,同时针对不同队员训练情况合理安排其训练装备的使用。若高校将无法对救援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特殊的救援技术和救援装备同政府应急部门或其他民间救援组织合作交流,利用他们的训练场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3.3增加救援队伍综合救援技能输入途径

目前我国山地户外救援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依靠于中国登山协会举办的各类户外运动技能培训班和高校户外运动相关专业教育[5],可以让高校山地救援组织同民间救援组织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当地红十字会对救援队伍培训一些简单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增加救援队伍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况的救援演练,训练救援队伍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来提高救援队伍综合救援技能。

2.3.4拓宽救援经费来源

经费是阻碍高校山地救援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费的缺乏导致无法更新专业救援装备和器材,甚至无法保证高校山地救援队员的训练安全和救援活动的开展。因此需要拓宽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经费来源,高校山地救援队伍除了由学校或者学院的支持之外,可以利用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参加一些赛事保障,还可以接受企业的捐赠,同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加大社会对高校山地救援队伍的关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目前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数量稀缺,经过对贵州高校现存救援队伍进行调查分析,因救援场地导致救援队伍救援技术单一、救援队伍缺少事故处理能力、救援队队伍经费来源少等一系列问题。

文章提出加强对政府应急部门或民间救援组织的人员输送合作、增加训练场地合作和装备更新、增加救援队伍综合救援技能输入途径、拓宽救援经费来源等一系列措施为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贵州高校山地救援队伍更好的发展。

3.2 建议

拓宽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发挥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高校山地救援队伍全面普及相应救援技术和救援知识。

加大救援队伍经费来源,帮助救援队更好的发展;培养更多拥有救援知识、救援技能人才,拓宽贵州高校山地救援人才就业岗位。

[1]罗鑫.山东省民间户外救研援组织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

[2]钟薇,沈洁楠,郭志清.我国户外运动救援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3):151-154.

[3]李中华.我国户外运动安全现状及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4李秧.我国户外运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5]陈桂生.我国山地户外救援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and Suggestions for Mountain Rescue Team in Guizhou Universities

ZOU Keju, etal.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邹科举(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救援救护。

祝成龙(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救援救护。

猜你喜欢

训练场地救援队户外运动
冬季户外运动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消费者视野下商业性羽毛球训练场地经营模式探索
?如何合理安排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
威猛救援队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武装泅渡训练安全问题剖析
从训练场地角度分析小学足球活动现状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