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1-11-21

对外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技术型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王 爽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这种独特的教学结构模式,主要侧重培养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很多学生在报考民办高校时,往往更看中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与原本期待的理想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心里不平衡。这就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认知度和具备一定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的竞争优势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发挥人才培养的软实力,增加就业率和社会的认可度[1]。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方面的简称。从育人人员角度、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上构造大的思政格局。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科学的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使产品质量更加符合国人的要求,能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企业所需的实际人才相接轨,为企业培养人才减轻压力,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工匠和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界定

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适用于各个教育领域和和工作岗位,工匠精神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苦努力,热爱生活,积极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体现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努力工作,发挥自己最大工作能力,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周围的人都有感恩之情,积极回报社会。

三全育人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涉及职业道德,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要有职业操守,不仅仅以法律依据作为行事标准,同时以职业道德作为约束自我的规范;职业能力,即首先工作者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作沟通能力,善于不断学习,不拘泥现状,能不断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创新,使工作更得心应手。职业态度,是工作者在对待工作中态度端正,积极乐观,不因为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遇到挫折而受打击,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工匠精神在历史的舞台上更倾向于从事手工制作领域的一种工作理念,与人们日常劳作密不可分。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也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不再单单是从事手工制作领域的标签,也是各个行业领域追求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虽然对于工匠精神的概念不同的学术研究人员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大家对于工匠精神培育方向的追求是态度一致的,都是指人们在其工作领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忱,做事时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局限于现有工作思想敢于突破自我和创造价值。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人们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精神。学校开始进行工匠精神培育。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民办高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一大批莘莘学子,在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分析

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主要从社会、高校、个人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企业方面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

企业只有真正意识到工匠精神对企业员工的巨大影响,才能发挥工匠精神价值最大化。企业要重视工匠精神培育,重视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匠人匠心才能做好企业。

(二)最重要的一个影响环节——学校的因素

作为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民办高校,只有重视学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最大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很多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将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显著。只有教师队伍意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将工匠精神更好的结合,在课堂上同样发挥优势,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工匠精神余热。

(三)从学生个人角度进行分析

很多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认为工匠精神是对从事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行为要求,和学生没有关系。对工匠文化的认同出现迷茫,对工匠文化没有切身实际的感触。

三、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四维一体实践路径

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不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才能共同完成。经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同时对现有民办高校体制的深入调研,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路径。

(一)文化建设路径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文化,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每个同学的心里。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学生生活的载体,学生的日常作息和学习离不开校园生活,“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要深刻重视校园文化的实际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体现当代文化的时代特征并且深入融合工匠精神[2]。

真正做到人人熟悉工匠精神,必须要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建设,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狭隘的理论,更是具有广义的内涵,工匠精神的推广离不开思政教育的辅助,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而思政教育的前提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总体要求,德是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是一切成才的前提条件,没有德所受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民办高校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要积极探索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从,通过调研分析制定一套适用于民办高校的培育方案,促进工匠精神的发展。学校的氛围也非常重要,环境影响人,人会受到环境的熏陶而潜移默化的把工匠精神应用于实际的生活里。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学校的媒介进行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和推广,积极举办各种有关工匠精神培育的活动,请相关有影响力的个人进行讲座,起到典范的作用,对那些能把工匠精神很好实践到具体的学习工作中的学生,进行奖励和宣传。

(二)“学校+企业+岗位”建设路径

工匠精神培育作为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之一是“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发展趋势,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真正做到的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到企业工作,减少在企业之间的过渡时间[3]。建立“学校+企业+岗位”培养路径,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全面的合作,时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熟知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不同岗位的类型,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企业也对学校进行深入的调研,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企业设置相关的岗位,增强技能水平。

为确保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做面子工程,要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学生受益,企业受益,双方共赢,企业人员就要融入学校,学生要融入企业,企业的相关企业人员可以到学校进行兼职,有效参与学校的工作。学生可以进入到相关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认识实习、岗位实习,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完善自身不足,多学习岗位知识,把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完美结合。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建设路径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效力,为更好胜任将来的职位,学校的人才培养就必须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职业能力首先是一种能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所学的知识扎实,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遇到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4]。在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中,体现人才培养成果的核心关键是职业能力,只要具有适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的增加学生就业几率,而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的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岗位增大就业面,不仅仅学生受益,企业也受益。

(四)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大赛建设路径

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已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目标逐项落实,通过考试成绩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借助更大的实践测试平台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大赛的举办有助于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进行熟知,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理念,以准备比赛过程为契机,通过参与比赛获取各方面的回馈,最终弥补不足,通过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的推动,民办高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应该不断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深度融合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5]。

(五)建立民办高校视角下新型“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其中,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促进民办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和时代的发展脚步一致,一旦落后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联系密切,社会需求大的专业,民办高校一般都会设置相应的专业,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就业几率,为更好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大竞争力,还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工匠精神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进去[6]。利用网络技术,与各专业特点相结合,例如土木专业将工匠精神以实际典型案例形式融入课程中去,计算机专业将工匠精神以网络媒体形式就行宣传报道,艺术专业将工匠精神以艺术作品形式进行融合,市政专业将工匠精神以艺术作品形式进行融合,市政专业将工匠精神与人物事迹进行融入等。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发挥工匠精神的最大作用。还要开发相关APP 软件,让学生参与观看与工匠精神有关的视频、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典型事迹、工匠精神新时代的楷模等[7]。

猜你喜欢

技术型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