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研究①
2021-11-21程宇鹏徐燕霞
程宇鹏 徐燕霞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广东省体育局关于实施《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需要,是解决广东全民健身问题,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的需要[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把全民健身的相关志愿服务工作与全民健身的相关体育事业发展联合起来[2]。“体育志愿服务”推动着我国新时代的大发展,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的全球化。
充分发挥体育工作者与体育特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个由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及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有体育兴趣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组成的队伍,作用于社会体育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分析,探究高校体育志愿者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问题,分析总结高校体育志愿者动机的缘由与规律,从而明确高校体育志愿者的职责, 将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由自我发展向社会发展转变。
1 体育志愿者的背景状况
把粤西地区6所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先进高校中的大学生体育志愿者分为4种研究背景,分别为性别、专业、是否有体育志愿服务经验和是否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以促进从不同研究背景对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进行分析。
2 粤西地区大学生对体育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
粤西地区大学生对体育志愿服务行为的认识水平、认知程度对其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动机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26.0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志愿服务属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30.8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存在;29.5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道德素质崇高精神的体现;10.40%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免费的劳动力;同时也有3.30%的大学生对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另有看法。
3 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状况
在对粤西地区6所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先进高校的600名大学生体育志愿者进行调查获悉,体育志愿者对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多样性,主要包括自我个性因素、物质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和休闲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4种动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体育志愿者在物质层面的追求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社会环境层面的追求,说明体育志愿服务不仅给体育志愿者带来了物质的奖励,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志愿者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满足。当志愿者为社会做出贡献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满足和骄傲,自我性动机强烈的志愿者会一定程度上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因此相关性是合理的[3]。
4 不同背景的体育志愿者差异状况分析
采用研究背景样本t 检验,把4种研究背景样本的动机差异性进行有效对比。
4.1 粤西地区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差异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粤西地区高校男女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自我个性因素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物质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休闲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4.2 粤西地区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差异性分析
粤西地区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自我个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物质影响因素、休闲性因素差异程度为不显著(P<0.001)。
4.3 粤西地区高校是否有体育志愿服务经验的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差异性分析
是否有体育志愿服务经验的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在物质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自我个性因素、休闲性因素差异程度为不显著(P<0.001)。
4.4 粤西地区高校是否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差异性分析
是否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在自我个性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物质影响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休闲性因素差异程度为不显著(P<0.001)。
5 影响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主观因素分析
据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受天气因素的影响更大。如“好心茂名”2019年龙舟邀请赛志愿服务活动中的400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女大学生仅仅只有150名,占总数的37.5%;“你是我的眼”盲人励志公益跑志愿服务活动中的120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女大学生仅仅只有35名,占总数的29.1%。
粤西地区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和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与没有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往往会考虑到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性与专业技术能力(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程度)使他们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动机存在差异[4]。如健美健身大赛活动的142名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中,体育专业与获得过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大学生体育志愿者达到135人,占总数的95%。
5.2 影响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的客观因素分析
据样本调查得知,体育志愿服务平台少,学校及社会组织安排的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尚少,给大学生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欠缺;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及机制不健全,体育志愿服务组织中部门分工不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分工要求不周;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制度不公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及动因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随意性大[5]。组织及政府给予体育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完全保障体育志愿者的相关制度,相关素质拓展分获取难度大及缺少相关服务证书,且自身服务于社会的利益得不到妥善的保障。
6 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由自我发展向社会发展的转变对策
根据研究发现,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多呈现自我发展趋势,要促使大学生道德素养、风尚、社会观念、世界观念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使其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由自我发展向社会发展转变。
6.1 实现“双赢”从而增加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既要招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亦要多招募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既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又能拓展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6]。再者能体现“乐人”的同时也能“乐己”,从而达成体育志愿者的双赢。
6.2 加大体育志愿服务平台的力量,强化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及社会定时开展体育志愿服务讲座和培训课程,对相关项目文化、规则要求、技术要求、服务要求培训到位,多向大学生讲解体育志愿服务的性质和意义,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体育志愿服务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意识[7]。同时,强化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的部门分工及相关职责分配,使组织管理各司其职,有序且正确地运行下去。
6.3 加强组织建立相关激励措施与保障制度
在建立严格、规范、公正的组织管理机制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关激励体育志愿者的措施与保障体育志愿者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利益保障制度[8]。积极贯彻落实《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其中奖励和表彰规定:“注册为志愿者后参与相关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小时达到100个小时,认定为一星级志愿者;达到300个小时,认定为二星级志愿者;达到600个小时,认定为三星级志愿者;达到1000个小时,认定为四星级志愿者;达到1500个小时,认定为五星级志愿者。”进而突出体育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即便体育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性的活动,亦要保证提高健全的保障措施。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据上述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粤西地区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动机的多样性存在差异性;粤西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体育志愿服务平台力量低、组织管理机制较差、激励政策与保障制度不全;粤西地区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多呈现自我发展趋势。
7.2 建议
实现“双赢”从而增加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加大体育志愿服务平台的力量,强化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建立相关激励措施与保障制度。从这三大方面入手,向大学生明确志愿者的职责, 努力将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由自我发展向社会发展转变。体育志愿服务可以作为大学生的实践形式,为粤西地区高校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粤西地区高校大学生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投入社会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社会体育事业,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从而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