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体育管理学中的应用①
2021-11-21罗曦光李新华
罗曦光 李新华
(广东海洋大学育与休闲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一所大学靠教育质量安身立命。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但最基本的还是人才培养质量[1]。教学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大学教师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体育管理学》是我国体育学专业的一门新型学科,是研究体育管理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在总结体育管理经营、把握体育管理规律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体育管理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能有效和高效地进行体育管理活动的职业管理人才。体育管理学更加注重的是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恰当运用的本领。因此,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应该是提供这些原理和方法以指导实践。着眼点主要在“组织如何高效的完成目标”。因此,《体育管理学》在教学方法上要区别于以往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还是讨论及相关环节都要进行创新和改进。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模拟演练、讨论与辩论赛、课外阅读等各种方法进行整合与运用,以提高《体育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案例教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该文详细分析案例教学在《体育管理学》中的运用。
1 案例教学法概述
1.1 案例教学法起源与界定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00年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教学法。1918年,美国哈佛大学将案例教学系统化,并将运用企业实例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案例教学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将案例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变为注重能力,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
1.2 传统教学方法优缺点分析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2]。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教师课堂讲授、板书,学生被动学习、记忆、作笔记。传统教学方法中,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调控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对教学环境要求不高,教学效率较高。它的缺点是,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生表现为求知欲、创造力、行动感和自信心的缺失[3]。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与学的全过程。学生课业负担超重,学习方式单一,造成普遍厌学、辍学现象,缺乏主动学习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与学生脱离,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等问题。
《体育管理学》这门学科主要是为体育管理者提供管理工作指导的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理论,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然而,如今的体育管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使这门学科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所以适当的情境教学及案例分析是必要的。美国体育管理学课程培养方案中重视实践的课程比例,将实践课程作为考核学生的必要课程领域单独设立,体现了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重视。
2 案例教学在我国《体育管理学》教学实施中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各种学习平台在迅速兴起,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等机遇和挑战。现代管理理论、体育科学理论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学》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2.1 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
案例教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案例库的建设,更多的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特别是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体育管理学内容体系复杂,不仅涉及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授课教师知识体系要求很高。案例教学考验的是教师的知识面、课堂组织能力、教学风格等,一旦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等欠缺,案例教学法很难在课堂上运用。因此,教师对案例教学缺乏动力和热情,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2.2 学生的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案例教学除了考察教师的能力以外,还对学生自身的储备和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体育生文化课从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走来,同时日常体育训练也花去了很多时间,突然在大学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他们会觉得很不适应,甚至有学生会产生躲避、厌恶的心理。
2.3 体育管理案例质量不高
主要体现在案例少、过于陈旧、缺乏代表性、与课程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目前,《体育管理学》配套教材中案例专著只有张瑞林主编的《体育管理学案例》(2013)一书。当然,《体育管理学》章节的内容中也有相关的案例书籍,但涉及较少。如讲到体育俱乐部时,有刘平江主编的《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2015)一书。
2.4 体育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一,由于讲授案例耗时费力,课时量与公共体育课相差不多,因此教师更愿意承担公共体育课。第二,目前国内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考核激励体系与科研、教学和带队比赛成绩有关,与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关系不大。
2.5 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体育管理学案例教学不是室外体育课,更不能等同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而是一种模拟式的教学实习,它需要一定的教学投入并建立专用的教学设施,才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由于当前高校的扩招及教育经费的不足,大学的硬件设施和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常出现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张等现象,因此许多高校把课排在周末是常态。
3 推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建立体育管理学案例库
由于目前我国体育管理学高质量的案例偏少,缺少特色,因此编写具有中国特色且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体育管理教学案例是我国案例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2 强化教师教学质量意识,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
教学质量意识与学校和教师有关,强化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至关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做3个案例分析;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几乎所有MBA课程都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多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和研究领域内多与体育企事业单位和体育赛事组织等实践,多了解实际运作过程及获得一手资料,从而对案例教学游刃有余。
3.3 重新定位和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注意角色的定位和转换。作为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须从一个演讲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学生须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一个自主学习者的角色。同时,加强师生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平等关系至关重要。
3.4 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这需要教师课前精挑细选案例。对于体育教师来说,适合选择微型案例教学。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时,根据教学需要,用口头的形式,适时插入一个或几个微型案例,把体育企业、赛事组织等具体管理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接触现实问题就能了解实际体育管理事实,以此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偏差。
3.5 精心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案例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3个环节。首先,教师应提前确定好案例材料,在前一次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下次上课的案例材料,并对学生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等。其次,在学生初步阅读和分析案例后,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几个小组,课下进行分小组讨论。讨论时,教师不参与干涉。最后,小组集中讨论。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
3.6 革新学生考核方法
成绩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中成绩考核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采用案例教学法,成绩考核计算办法是“总成绩=平时成绩(20%)+课堂讨论(20%)+撰写案例分析报告(20%)+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笔记、课后笔记。学生成绩的考核注重学生在整个《体育管理学》学习过程中参与案例学习的程度,突出体现过程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