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1-11-21牛恩武

读与写 2021年2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牛恩武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中 山东 广饶 257345)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最新修订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研究其修订的用意及目的,并逐渐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课改,将德育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课堂形成一种德育品牌与特色,使德育的实效性得到很大提高,为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思路,本人对多个地方学校的道德法治课堂进行了调研,本文将从德育实践现状及其德育影响来浅谈论述,以达到德育实践的落实。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践的实施情况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实践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学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活动的核心和主要承载体,是别的科目不能取代的。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多方法和多手段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旨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德育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中学生德育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校园文化、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是中学生德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和平台。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德育理论学习,更需要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和修正能力。

1.2 德育应融于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过程,形成影响力。德育是要落实的,因此我讲它为德育实践,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也必须在德育实践方面下功夫。就以我走访的陈官中学为例,谈谈德育融于道德与法治课社会实践形成的影响力:陈官乡也属于广饶县较为贫困的乡镇,陈官中学就是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怀。例如,在每年秋天收获的时候,学校都会给学生调休放假,让学生走近大自然,去感悟、去体验那些忙时的辛苦以及收获得喜悦。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人民劳动成果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最终使学生拥有以劳动为荣的精神;通过让学生支援农忙,走进大自然,有针对性的组织参加相应劳动,利用农忙季节,让学生参加劳动,感受农民的艰辛,不仅锻炼学生做家务、干农活的能力,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还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领悟劳动的光荣,体验收获的欣喜。这点也正是我们的课堂中所缺失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的。

2.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效率

2.1 拉近知识与生活。生活是随时都在改变的,而知识作为文字,将理论知识提炼也需要一段时间,知识相对生活而言总是稍显过时的,就因为这个特点,要想德育生活化尽早实现,我们更要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拉近知识与生活,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是否可行,这也有利于真理的试炼,去除不实际的知识,保留可行知识,促进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和谐与梦想》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华一家亲》时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用实际支撑理论,这也使得学生可以更深入的记住相关知识点,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知识不再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而是与生活共同呈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分享自己对于具体生活场景的不同观点,借助思维碰撞来理解事情不同角度展现出的不同面貌的特点。在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走向未来的少年》单元《多彩的职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一些职业,包括他们主要做些什么工作以及他们的服装如何,然后学生举手发言,谈谈自己最想做的工作,这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于不同职业的看法,并且还可以通过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实际体会不同职业之间的异同点,更好面对实际。

2.2 借助情境教学。初中德育教学旨在通过书本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临与书本相似事情发生时,知道如何在不损害自己以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德育教学应该要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通过真实情景的引入,从而实现知识教学的实践化。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富强与创新》这一单元教学时,就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查找,就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身边发生的具体变化搜集资料,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以及询问身边家长或朋友来了解他们身边的变化,进一步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也可以根据相关知识插入图片,让学生通过实际图片感知我国的快速发展,比如就共同富裕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搜集本地改革开放发展前后的对比照片,并将这些图片穿插在授课中,让学生更切实感知具体变化,将书本转化为现实,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也方便教师便利教学。

2.3 结合时政热点渗透德育教育。在生活中,道德与法治老师通过电视、手机等工具,了解到社会上的情况及时的传达给初中生。在多媒体上放映一位小朋友向站岗的警察行军礼的画面,让学生们感悟小朋友的文明礼貌。老师讲在高考的那几天,会有好多积极的志愿者、警察、商贩等帮助遇困难的学生,争取让高考学生顺利完成考试,让学生们感悟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老师还可以讲近些年来,国家推行了共享单车给人们解决最后三公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些落后的城市却没能将共享单车推广开来,因为存在乱停乱放、故意损坏等,让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让爱护公物成为学生们所践行的一个准则。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沉浸在课堂情景中,在言谈举止中搜寻德育价值。在学校和社会中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让同学们践行好社会公德。

结束语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改革,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