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以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为例

2021-11-21常艳霞

运动精品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运会临场裁判员

常艳霞

甘肃省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以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为例

常艳霞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的级别、地域分布、职业、文化程度、英语水平、执裁年限、执裁次数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裁判员存在级别整体偏低、地域分布不均衡、英语水平整体偏低、执裁的年限较短、执裁次数偏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提高甘肃省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现状;第四届;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兴起,在2019年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上羽毛球项目首次被列入到大运会的比赛项目中,与此同时各高校也相继成立羽毛球校队,积极备战本次大运会,这无疑是对此次赛事的一种重视。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裁判员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规则的实行、新参赛办法的出炉以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运用,不仅对裁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这项运动变得更加激烈,具有竞争性。因此本次大运会羽毛球裁判员的选派任用以及裁判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人们的一大关注点。加强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的培养,提高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和执裁能力尤为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羽毛球裁判员队伍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参加每一场次的主裁判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出调查问卷,向第四届甘肃省大运会全体羽毛球裁判员发放调查问卷,共33份(主裁),回收30份,回收率为90.90%,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1.2.2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回收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毛球裁判员的性别与年龄特征

羽毛球项目首次被列入到大运会的比赛项目中,裁判员的性别、年龄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裁判员队伍是否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调查显示(见表1):此次选派的裁判员年龄在26-45岁的有28人,占93.33% ;在46-55岁以上的有2人,占6.66% ;其中男性20人,占66.67% ;女性10人,占33.33%,数据表明,此次裁判员队伍呈现出了“年轻化”的现象,46-55岁以上的人数偏少,年龄阶段不合理;男性比例是女性的两倍,男女比例不协调。

表1 羽毛球裁判员性别、年龄情况(N=30)

性别25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55岁55岁以上 n %n %n %n %n % 男001033.331033.330000 女00516.6731013.3313.33 合计0015501343.3313.3313.33

2.2 羽毛球裁判员的级别

裁判等级是国家对于裁判员能力的一种认可程度,在调查的有效的30名裁判员中,一级16人占53.33% ;二级11人占36.67%;国家级3人占总10%,亚洲级和国际级人数为0,国家级、亚洲级和国际级裁判员人数严重偏少,裁判员的级别整体偏低,高级别裁判员偏少将不能带动整个裁判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需要加大低级别裁判员的考核晋升力度,给裁判员多提供培训和晋级的机会,促使低级别裁判向国家级、国际级裁判靠拢。

表2 羽毛球裁判员级别(N=30)

级别国际级亚洲级国家级三级二级一级合计 人数0030111630 (%)0010036.6753.33100

2.3 羽毛球裁判员的区域分布

在调查的30名裁判员中,国家级的3名裁判员多数集中在省会兰州,占总数的43.34%,除张掖、白银、金昌等地,其他区域的裁判员人数为零。主要原因是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高校数目众多,专业的羽毛球教师众多;羽毛球俱乐部众多,群众基础较为雄厚,各种羽毛球赛事开展的较多,竞技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对高端裁判员的需求量较大;其次是由于本次大运会在张掖市河西学院隆重举办,这对张掖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在无形中使得这些地区的羽毛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也暴露了各地市羽毛球裁判员数量分布的不均,人数存在较大差距。

表3 羽毛球裁判员所属地市(N=30)

地市兰州市张掖市白银市金昌市其他合计 人数131223030 (%)43.34406.66100100

2.4 羽毛球裁判员的职业结构

表4 羽毛球裁判员职业构成(N=30)

职业教师体育部门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其他合计 人数1955130 (%)63.3316.6716.673.33100

目前,在我国并没有职业裁判员,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裁判员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称之为裁判员的职业结构。很多人做羽毛球裁判工作只属于副业,只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从表4可以看出,担任此次裁判工作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人数占总数的60%、体育部门管理人员做裁判的占16.67%、企事业单位员工做裁判的占16.67%、其他行业的占3.33%。

从担任裁判员的主体人群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次大运会裁判员队伍是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团队,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健全,促使裁判员队伍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而教师相对理论层次方面较为了解,理论指导实践高于实践,这对从事体育裁判工作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本次裁判员基本素质良好,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职业结构相对稳定且较为合理。

2.5 羽毛球裁判员的知识结构特征

2.5.1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衡量知识层次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裁判员晋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所接触的行业中都有一定的学历标准,通过学历标准来择优选择人才,裁判员行业也不例外。

表5 羽毛球裁判员文化程度(N=30)

学历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大专以下 人数041970 (%)013.3363.3323.330

从表5可以看出,本次羽毛球裁判员队伍整体学历较高,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占13.33%;本科学历19人,占63.33%;大专学历7人,占23.33%。所有裁判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中本科学历为数最多,总体来看裁判员队伍整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2.5.2英语水平

众所周知,英语是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在很多运动项目中,英语成为裁判员所必备的语言之一。在国际羽毛球大型赛事中对裁判员的英语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英语水平的高低也成为了裁判员考级晋升的一道“门槛”。从表6中可知裁判员英语水平未获级的有19人,占63.33%。这说明本次大运会裁判员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这严重阻碍了裁判员的晋升和发展。一名专业的羽毛球裁判员其英语口语水平能力也要非常的好,尤其是相关的裁判专业术语和比赛时的临场用语,更应熟练的掌握与运用。因此为了让裁判员向更高级别发展,在今后的裁判员培养中应加大英语的培训力度,力求与国际化接轨。

表6 羽毛球裁判员英语水平(N=30)

级别四级六级六级以上未获级 人数73119 (%)23.33103.3363.33

2.6 羽毛球裁判员的执裁年限

裁判员的执裁经历主要是体现在裁判员的执裁年限和执裁大型比赛的级别和次数上,执裁经历是影响裁判员执裁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执裁年限则是对裁判员专业知识、判罚经验和执裁经历的积累过程,是裁判员晋升考核的重要指标。裁判员执裁的时间越久,积累的临场执裁经验就越丰富,执裁的水平越高,能力则越强。从表7可知裁判员执裁年限在4-6年的人数最多,占46.67%;在1-3年、10年以上的人数居其次,比重相同,各占23.33%;在7-9年的人数最少,占6.67%,数据表明本次大运会羽毛球裁判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表7 羽毛球裁判员执裁年限(N=30)

年限1-3年4-6年7-9年10年以上 人数71427 (%)23.3346.676.6723.33

2.7 裁判员每年参加执裁的次数

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是通过一次次的临场执裁锻炼出来的,参加临场执裁的次数越多,经验越丰富,水平越高,能力越强。调查显示(见表8):有60%的人每年参加执裁的次数是3-5次;还有16.67%的人每年参加执裁的次数是1-2次;这一数据说明裁判员每年参加执裁的次数整体偏少,严重缺少执裁的经验,这对裁判员自身水平的提高来说每年1-2次的临场执裁次数几乎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执裁年限较长、执裁次数较多的裁判员来带动年轻裁判员,促使裁判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表8 羽毛球裁判员每年参加执裁次数(N=30)

次数1-2次3-5次6-10次10次以上 人数51834 (%)16.67601013.33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裁判员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大都在26-45岁之间,男性是女性的两倍,比例悬殊较大,主要是由于甘肃省羽毛球运动起步较晚,接触羽毛球运动的人很少,大多都是年轻人,裁判人员也较多都是羽球的爱好者,虽然青年裁判员数量居多,但是他们的临场执裁次数太少,缺少临场执裁经验,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错判漏判的现象

3.1.2裁判员级别偏低,国家级裁判员仅有3人,从数量上明显偏少,而二级裁判员却有11人,占据很大比例。高级别的裁判员数量明显偏少,将不能带动整个裁判队伍向更高层次发展。

3.1.3裁判员主要分布在兰州和张掖两市,其他地市几乎没有,这样的现状不利于甘肃省其他地市羽毛球竞赛的发展和羽毛球裁判员的培养,制约了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3.1.4裁判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其中本科学历占63.33%,研究生和专科学历较少;英语水平偏低,一名专业的羽毛球裁判员其英语口语水平能力也要非常的好,尤其是相关的裁判专业术语和比赛时的临场用语,更应熟练的掌握与运用,如果不注重英语水平的提升,它将成为阻碍裁判员能力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裁判员的职业主要以教师为主,其他行业人员比例较少,反映出了裁判员队伍培养的局限性。

3.1.5裁判员的执裁年限大多都是在4-6年,10年以上的人数较少,执裁的时间相对较短。裁判员每年参见执裁的次数大多在3-5次,执裁次数偏少。甘肃省较高级别的赛事逐渐增多,裁判执裁机会也相对增多,但是年轻裁判员得到的实践机会并不多,不能满足提高执裁水平的需要,导致裁判员的积极性不高、临场执裁经验欠缺等诸多问题。

3.2 建议

3.2.1调整裁判员的性别比例,鼓励女性裁判员的积极加入。

3.2.2建设裁判员梯队,完备羽毛球裁判员地域的分布,关注基层裁判员,均衡发展其他地市的裁判员,保证各地市羽协都有自己的裁判员,利用业余比赛给级别较低的裁判员提供上场执裁锻炼的机会。

3.2.3裁判员工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定期的举办裁判员培训,聘请优秀裁判员讲课、传授执裁经验,可以有效的提高当地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与水平;鼓励低级别裁判员向更高级别层次发展,维持裁判员级别的均衡发展;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支持各地的裁判员经常外调交流,相互指导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达到与其他地区裁判员交流和学习的目的,促进各地区裁判员的均衡发展。

3.2.4 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如多参加一些英语口语方面的补习班,观看有关的英语视频等来加强英语口语方面的练习;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料来学习与体育、羽毛球运动及裁判员相关的知识,多积累、多学习,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举办裁判员培训班的同时,将英语列为裁判员培训的内容之一,同时还要加强对裁判员英语的考核力度。

3.2.5以比赛促培训,由甘肃省体育局、甘肃省羽毛球协会、地级市羽毛球协会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和大型企业等在能力范围内在当地积极的举办一些较高水平的羽毛球赛事,大胆给予年轻裁判员上场执裁的机会。

[1]富小钢.山西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4(5).

[2]聂上伟,阙宁,朱敏.四川省羽毛球裁判员基本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1.

[3]杨萍,岳向阳,卜宪贵.对九运会裁判员工作情况的分析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212.

[4]胡云.江苏省裁判员队伍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7.

[5]王杰.河南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2011.

[6]王卫权.广西第11届运动会羽毛球裁判员执裁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08.

[7]王珏瑞,刘益群.浅谈新疆羽毛球裁判员水平亟待提高[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15-27.

[8]马世坤,陈国安.十运会散打裁判员制裁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体育,2008(2):47.

[9]吴建逊.广东省第八届大运会篮球裁判员现状的调查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2.

[10]卢学军,杨双燕.十运会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5):68-6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dminton Referees in the Fourth Gansu University Student Games

CHANG Yanxia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常艳霞(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大运会临场裁判员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璀璨大运
高校足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
大运会中国队收获颇丰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
篮球裁判初学者临场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大学生体育群英谱
律师参与死刑立即执行临场监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