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由之路:深研、厚积、广扬与传承
——基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的视角
2021-11-21管恩浩胡文杰
管恩浩,胡文杰
(海军勤务学院教学考评中心,天津30045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分析大学排行榜的内涵与特征,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和评价指标认识,可以明确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教授资源和办学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共性思考,以探求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范式,实现建设一流院校、一流专业的高等教育强国目标。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
菲利普·阿特巴赫曾指出,“世界一流大学”是处在薛定谔悖论中的动态概念:世界一流大学虽物理存在,但缺乏明确界定标准,虽有成功典例,但无公认的建设路径与发展范式。
贾米尔·萨尔米将世界一流大学定义为知名教授和优质生源等高水平人才聚集,具有战略发展愿景、创新激励体系和灵活科层管理机制的高校范式共同体。大学排名是对全球院校开展多维度评价的可视化排序,“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特征、标准与路径,通过大学排名从简单化、绝对化向层次化、多元化发展演进,形成动态的核心理论、话语体系、建设模式与内生逻辑范式。
(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曾在2003年对世界逾千所大学进行排名,并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世界首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该排名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以世界科研成果与奖项的折合数、高引用率教师总数、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总数等指标得分的师均量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
而制订该大学排行的初衷是明确中国大学同世界的差距。目前,该排行榜已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被许多政府和高校作为政策分析和推进改革的依据而引用。
(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
自1981年伊始,《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开始介绍优秀大学并对高校进行排名,其制作方秉持发展高等教育的理念,以高等教育为核心视角,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决策和个人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世界知名大学正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生源和师资,院校发展期待保持院校的地位则必须参考一定内容,而该排行榜发挥了高等教育界尺牍作用。
(三)QS世界大学排名(QS)
英国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制订了QS年度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 Sym曾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联袂制订大学排行榜。而从2010年开始,QS与THE开始分别发表各自的世界大学排名。
(四)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U.S New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于2014年10月28日首次根据大学的科研学术水平、毕业生个人发展、国际声誉等十项指标制订全球最佳大学排名发布全球大学排行榜[1],以便为学生在全球范围选择适合的大学提供可靠参考。
二、四大排行榜中世界一流大学的通性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本体发展的制高点,然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价值与特征仍待明确,阿特巴赫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致力于在一系列学科领域范围内传播创造知识,在各层面实施精英教育,服务于国家需要,并促进国际教研事业的公共机构。”
(一)研究成果量化导向
研究成果已成为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智库资源和产业革新基础,是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经验和大学发展的根基。ARWU、THE、QS和ARWU等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按照明确指标、固定权重和数据可视化,通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论文数量、院校师生专利公布均量、师均文献被引量、人均科研经费、人均论文发表量和引文影响力等多重观测维度,以聚类分析、关联挖掘和偏差检测等量化方法,对一流大学研究成果的潜在价值关系、运行模式与发展趋势在相同的时间内攫取、处理和降维数据,最终明确评价的方法、工具和过程。
(二)国际化科研评价框架
为全面深入地揭示各学术评价机构在一流学科、大学方面的共识,四大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共涉及近20个一级指标,所有体系均包含4个以上涉及科研成果、院校声誉、学生质量、师资队伍、国际视野、产业收入等国际公认评价维度的指标。
学术界普遍认为,国际化科研评价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国际化评价机制对大学理念、事业与战略而言为具有独特的内涵、意义与价值。在当今世界,世界一流大学需遵守国际化的科研评价框架,接纳国际化中市场化、指标化和去行政化等要素,以改善治理结构并对接科研体系框架[2]。
(三)聚焦高校声誉与品牌质化效应
四大评价指标体系均涉及影响指标,从维度视角可知,影响指标主要集中在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科研学术成果影响力与院校获奖等方面。可见,尽管各评价指标体系的关注点及其权重设置不同,但重视学术组织的声誉和影响已成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点。高校声誉与品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支撑。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发展要素
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着认识论和政治论存在哲学之间的博弈的情况,不仅其贯穿于大学排行榜诸多评价维度,更阐释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多样性的前提基础。
1.研究成果。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指可测量并由同行认可、交流且扩展了人类知识外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研究。学校经济科学领域获奖情况、各学科领域论文产出量与质量,在其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指标下,表现在处于不同范围内各大学的分数差异。
2.科研潜力。世界一流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是科研能力,而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科研潜力的基本保障,科研能力体现在师生所蕴含的科研实力中。一方面,科研潜力着重体现在重点攻坚学科和战略布局学科的学术高地建设;另一方面,科研潜力是院校科研实力的本质。院校科研潜力基于科研学术探究、学术思想传播和技术应用。一流院校无论在学科教学、科研学术、资源管理,还是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中,都以院校综合影响力为主要表现形式[3]。
3.院校影响力。院校影响力是一流大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从其概念内涵来看,院校影响力不仅是一种价值体现,也是软性实力,更是一种大学发展的逻辑、示范和映射。院校影响力以理论逻辑与制度建设为主线,将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和社会服务等维度有机结合,以学科布局、制度环境、人才培养和科研学术等为着力点,通过院校知名度与认可度维度实现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内涵、意义与价值。
4.创新与社会贡献率。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已逐渐由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导向,转向学科文化、价值、思维交叉融合的布局发展。通过多主体、多学科和多层次协同创新,融合社会参与、深化科学研究、传承创新文化、加快成果转化的科研与学术一体化范式。提升创新与社会贡献率是复杂且持久的过程,须凝结大学、师生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通力合作,通过转变评价方式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建设一流学科的政策支持、组织支撑和资金资助,并对接科研市场,满足新兴蓝海产业的发展需求,提高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有效整合和深度融合的资源体系[4]。
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
国家竞争力是世界一流大学在事业孵化与体系稳定维度的核心产物。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一流卓越的科研队伍、蜚声全球的声誉与传承创新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受国家体制、意识形态、社会环境和大学使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目标与使命。打造一流大学不仅要聚焦于世界一流大学组织、结构及运行等维度,更要遴选最优发展航道,发掘灯塔学科并探索领航潜力。
(一)学术产出与科研成果转化
世界一流大学处于全球科研学术建设前沿,是知识与创新经济的关键转化枢纽。同样,世界一流大学须具有领先的学术成就与科研成果。加大成果转化对院校科研条件、活动和成就具有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而转化的关键是建立基于实用成果的系统化、常规化转化标准与强化成果转化的正强化效果的转化制度。高校可通过消除制约科研发展的瓶颈以及发掘学科发展潜力等制度建设,促进科研活动、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体系发展[5]。
(二)院校设施建设与科研人才储备
院校设施与科研人才是支持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等职能的重要支撑。因此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以及高质量的教学活动都需具备齐全且先进的设施设备。科研学术成果产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职能,优质的院校设施和充足的科研人才储备是科研学术成果产出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加大高校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稳步提高科研人才阶梯科研队伍水平,适当加大著名教授的引进比例,强化研究领域的学科脉络,着重创造和发扬优势学科,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科研人才,大力提升本土教研队伍的科研学术产出力和国际竞争力,以进一步强化资源、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科研人才储备。
(三)院校品牌与认同感建设
高校应完善国际教育,进一步树立和宣传院校特色文化,提高高等教育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大院校、专业与课程宣传力度,打造院校与专业品牌。
同时,高校还应打造并优化院校认同感环境。加快院校文化营造、教育品牌推广、学术框架与学历认证等方面的品牌建设,不断完善院校品牌制度,以增加师生院校的认同感,扩大院校在国际教育环境下的品牌力与影响力。
(四)创新创业与文化传承
基于制度理论与建设实践,创新创业与精神传统相协调的动态矛盾,政策传统与文化变革的创新相融合,大学自治与社会服务相平衡的权责统一,共同构成大学创新创业发展的三维动态模型。世界大学排名增加了大学创新创业维度的权重,客观上推动了各国大学科技学术创新。应与政企校协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共同体,通过整合、共享与利用社会资源,以期实现院校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根据各地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和行业布局特点,科学合理地定位创新集群的服务和发展模式。
受研究成果转化、科研人才储备、院校认同感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的发展目标与使命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借鉴世界大学大排名视角的共性特征,更要在学术成果、科研潜力、院校影响力、科研与学术影响力等维度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继而为高校发展打造有利条件,改革高校发展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以依托学科比较优势,调动和协同多学科力量,充分整合科学技术创新优质资源,形成有机闭环发展范式,实现重大科学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