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益思政视角的重点关注学生教育与关怀研究
2021-11-21曹丹丹
曹丹丹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生个人家庭及在校大学生思想的稳定性都造成了较大冲击。重点关注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大众眼前的曝光率不断增加。如何推进重点关注学生的教育与关怀,实现价值再造,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落脚于“公益思政”近年来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成效,设计和研究了“公益思政”理念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转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并逐步推广和运用。
一、重点关注学生之“重”
重点关注学生不仅仅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在初高中教育、中职、高专教育等各阶段都有所存在。且前端化的现象不断加剧。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为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
(一)社会之“重”
青年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以上人口2.64 亿,占比18.7%。“少子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问题化”青年学生群体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人才结构的困境博弈。
(二)家庭之“重”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了近30年时间,我国的家庭结构已基本确立为三口之家。一个孩子关系两代人的希望,失独家庭的案例已充分印证了问题学生的家庭之重。
(三)教育之“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能至关重要。
二、重点关注学生的形成与现实表现
常见的“重点关注”学生主要涵盖环境适应障碍、学习心理困扰、人际关系障碍、自我意识障碍、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困惑、贫困和就业问题等六个方面[1]。在日常工作中尤其要关注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重点关注学生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从成长因素、经历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展开分析。
(一)成长因素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1],父母是每个人成长路径上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亲缘关系都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年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亲子分离、常年异地而居的苦痛进城务工。过早且长期的亲子分离,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位,会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持续时间可能是长期且无法修复的[2]。
(二)经历因素
在青年学生成长、求学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人和事都会对其人格、个性发展及心理状态造成现实影响。如学业进展顺利与否、人际关系融洽程度、是否有过霸凌等。
(三)教育因素
在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对学生社会行为的塑造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1]。学校的育人环境、校风、师德师风、学风、班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较为深远。
(四)个体因素
个体形貌、能力、习惯、经济条件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3]。人格特征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对某些因素较常人更加敏感。重点关注学生的成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持续的时间可能是一时的,也可能是持续终身的。
三、公益思政在重点关注学生教育转化运用中的科学性
公益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体的研究思想是要把志愿公益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和合理交叉,实现最终的育人目标。并非是简单地在志愿公益活动中增添一些政治性说教内容,而是要以志愿公益活动为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嵌入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亲身体悟来实现思想政治觉悟的升华,达到“正三观”“强能力”“促发展”的理想目标。
(一)以公益思政为媒介,补充“精神之钙”
正如身体缺钙会得软骨病,精神缺钙的青年将会失去生命之光,无法领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更难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路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当作自身发展壮大的生力军[4],青年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深切期望。
公益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寓教于行,让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实现重新锻造,注入精神之钙,培养责任担当精神。如当前的“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计划”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通过这些志愿者计划平台,让青年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现实生活,用他们亲身的体验感知,重新打破和改造原有“受害者”“失败者”的命题光环,实现积极正向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入和置换,最终达到重塑的目标。
(二)以公益思政为手段,树立理想之帆
公益思政的最终落脚点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理想之帆”。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是空虚的,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捕捉时机的敏锐意识、把握时机的育人能力,学会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积极创新融合思政教育模式[5]。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多位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其中不乏迷茫、目标缺失的研究对象,他们在朋辈力量的带动下,通过公益志愿服务平台的相关工作,重新感受到了个人价值,捋清了人生发展的目标。
(三)以公益思政为平台,劳筋骨,铸精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厦大青年师生座谈时提到,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强调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的‘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6]。随着社会物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教育的机会和平台,无法了解基层和农村生活的实际,而公益志愿平台作为有组织、有主题思想的正规活动平台将是大学生接触基层的一个不错选择。
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变形记》,曾引发收视热潮。这是一档以关爱和反思为视角,关注当代中国青少年教育和成长问题的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亲子关系紧张、厌学、逃学的孩子通过农村家庭的一番历练后,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逐步与父母达成了和解;同样的,电影《甲方乙方》中想圆“受苦梦”的尤老板的案例也充分说明,适度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能够让人感受幸福,起到筑基育魂的促进作用。
(四)以公益思政为起点,逐梦扬帆
2020年全面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2021年河南暴雨灾害,在这两场伟大的抗疫抗灾战斗中,来自祖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地通过组织或个人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和河南灾民救助工作贡献力量。志愿者的事业是光荣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在这样的战斗中,更能让人感受到“人心齐,泰山移”的伟大力量。
公益思政基于社会公益志愿活动开展的成效和经验,将其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可行且有效的。
四、重点关注学生的教育转化实践及策略
(一)人际交往困难学生
性格内向、孤僻型。通过引导和鼓励,帮助这类学生逐步介入到公益志愿组织活动中去,采用厌恶疗法的原理,通过语言和交流“暴露”,使其逐步适应正常的交流环境,最终实现内化生活习惯的目标。
受挫型。对于短时性的人际交往挫折情景类学生,需要团体关系共建的机会来达成和解和共识。通过共事型合作交流来达成和解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因此,通过共同从事志愿活动来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和谐宿舍、班级关系的建立都有显著成效。
(二)学业困难型学生
厌学型。学习动机不端正,学习兴趣缺失型的学生,归根结底为理想信念缺失型学生。针对此类学生,应正本溯源找到学习目标缺失的根本原因,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并为之奋斗。志愿公益活动的实践践行,可以帮助青年学生体验民情,了解社会现实,达到涤荡心灵,树立远大理想目标的良好效果。
学习成效不佳型。该类学生因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兴趣缺失、专业选择不符合期望导致的学业困难,为目前问题学生的首要成因。此类学生因在学业上长期遭受挫折,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极应对学业。针对该类学生,可以通过朋辈辅导等结对子关爱帮扶的形式予以推进,逐步帮其掌握学习技能,实现突破。
(三)经济困难型学生
亟需资助型。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维系正常的学业和生活开支,此类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予以支持,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等相关工作来获取相应经济补贴。
经济困难自卑型。这类学生一般比较内向,情感脆弱,自尊且敏感,过分在意他人的评论与批评,与人交往时防御性强[3]。大多因为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少数派,喜欢独处并孤立自己。通过公益志愿活动帮助此类学生打开心结,拓宽眼界,让她们从内心真正明白贫困并不丢人,更应该志存高远,心存感恩之情,像那些积极投身抗疫抗灾的勇士们,磨炼本领,积极担当作为。
(四)就业困难型学生
缓就业、慢就业型学生。部分学生因就业认知不到位,在求职过程中持消极懒怠的态度,家人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尚持同样态度。这类学生对于未来发展多持随大流的态度,没有个人主见,因此,需要高校除正常的课堂就业教育外,辅之以适当的社会教育讲堂,帮助他们树立“当就业需就业”和时机观念,帮助他们在潜意识中建立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入心入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业或性别问题导致的就业困难学生。部分学生因前期忽略了学业问题,在个人发展上面鲜有较好的成绩表现,而难以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以致就业困难。还有部分专业因工作性质限制对性别提出特殊需求,影响了部分女生的就业落实情况。对于上述两种情况,高校应在就业工作前端和后端精准施策,前端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教育,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后端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弥补性策略,帮助学生明确就业预期,积极推荐和帮助学生对接就业单位,力争实现项目化管理,精准管理[7]。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应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公益思政与重点关注学生教育转化的融合和创新发展,具有非常理想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亟待纵深化拓展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