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共享机制提升银行展业水平

2021-11-21顾玉清薛晓波荣瑜编辑吴梦晗

中国外汇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外汇局指标融资

文/顾玉清 薛晓波 荣瑜 编辑/吴梦晗

近年来,外汇局出台了一系列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革举措,提高了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外汇服务的能力,也对银行和市场主体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把握好便利化和合规经营的平衡点、打通便利化政策落地梗阻,本文对外汇局江苏省分局(下称“江苏分局”)创新构建的银行展业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介绍,总结梳理了其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银行展业和服务水平提出了优化建议。

机制构建

为配合贸易便利化政策稳步落地,切实提升银行展业履职能力,江苏分局于2019年4月创新构建了“企业授权-银行查询-外汇局反馈”的银行展业信息共享机制,旨在实现企业资金收付、融资放款等多种信息的共享,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僵局。该机制通过整合监管数据,可动态展示企业总体经营情况、跨境资金收付特点,缓解银行在展业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不全面对正常合理的业务“不敢办、不愿办”的问题。该机制的运行,既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也为银行由单证审核向实质审核转变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共享内容。银行展业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整合了外汇局内部基础数据、日常监管信息等,归集为企业四大类、12项经营指标,以便利银行快速准确审核业务真实性,为企业跨境结算便利和贸易融资提供了数据支撑。

指标设计。一是主体类信息,包括名录状态、分类管理、企业标识等。二是经营类指标,包括总量监测和分项监测指标等,如出(进)口收(付)汇率、贸易信贷平均账期等。三是审慎类指标,主要考察企业办理特殊业务占比情况,如贸易融资杠杆率、预付货款占比等。四是负面清单,银行定期向外汇局反馈经营异常等高风险企业名单,一并纳入信息共享。

指标运用。一是通过“出口收汇率”“进口付汇率”等指标掌握企业的出口资金回笼情况,结合财务报表,衡量企业现金流、短期偿债能力等。二是以“贸易融资杠杆率”“报关单可融资余额”等指标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重复融资、超额融资等行为的参考。三是通过“贸易信贷平均账期”“贸易信贷余额”等指标佐证企业收付汇账期、贸易信贷账期是否合理。四是通过“转口贸易占比”“预付货款占比”等指标了解企业高风险业务的情况。

共享流程。第一步,银行向外汇局提出参与信息共享协定的申请,经外汇局评估后,签订展业信息共享协定。第二步,银行对一些可疑类企业或高风险交易,经企业书面授权后向外汇局申请信息共享。第三步,外汇局向申请银行反馈查询结果,同时提示银行共享信息仅作为展业审核的辅助性参考。

实践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加入展业信息共享机制协定的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达87家,累计对255家企业进行了信息查询;通过信息共享,为企业办理外汇收支12.48亿美元、贸易融资9.98亿美元。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了银行展业服务,便利了企业的业务办理。

一是助推便利化政策落地达效。2019年,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在江苏落地,展业信息共享机制为试点银行提供了企业分类等级、收付汇率、贸易融资等主体和交易信息,帮助银行更好地总结企业外贸经营和跨境资金运作的规律和特点,助推从单证形式审核向交易实质审核的转变。

案例1:试点初期,某银行筛选了行内符合条件的意向客户十余家。在最终确认试点企业名单前,外汇局指导银行通过展业信息共享机制查询企业的“总量差额”“近一年收付汇规模”“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指标,帮助银行更好地掌握企业资金运营特征和外汇政策执行情况,最终成功将三家企业纳入试点。

二是破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少外贸企业应收账款回笼困难,复工复产出现资金缺口。展业信息共享机制发挥“信息共享”和“融资撮合”两大优势,帮助银行提升融资效率。

案例2:江苏某汽车公司主营平行汽车进口。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资金周转存在缺口,需要通过融资予以解决。为充分评估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融资安全性,经办银行提出“贸易融资率”“贸易信贷账期”等指标共享申请,了解到企业融资比率较低、结算账期在3个月左右,结合企业财务报表及实地调研后,为其办理了进口付汇贸易融资约230万美元。

三是满足企业个性化业务需求。展业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数据共享提高了业务透明度,降低了银行的操作风险,大大提升了银行优化服务的积极性。

案例3:无锡某光电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回笼出口货款,向银行申请购汇偿还国内外汇贷款。银行查询“出口收汇率”“贸易信贷账期”等指标后,了解到企业出口收汇放缓且账户无足够外汇,判断企业确有购汇需求,为企业办理73.2万美元的购汇,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四是增强银行风险预警能力。企业外汇经营数据的实时共享,为银行开展真实性审核、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案例4:泰州某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在银行申请预付货款400万美元,银行事前通过共享信息查询到该企业“预付货款占比”高达100%,且已在他行办理了多笔大额预付,均无对应货物进口,外汇局已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核查。银行在对业务做进一步调查核实时,企业也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据此,银行认为该企业背景真实性存疑,拒绝为企业继续办理该类业务;同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外汇局。目前该企业已被降级为B类。

机制运行的思考与体会

首先,构建展业信息共享机制是推动银行展业审核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为代表的各项改革的推进,对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也给银行外汇服务和监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银行传统的、以单证形式审核为核心的展业模式,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其要求银行在满足诚信合规企业更高水平便利化诉求的同时,能够通过一定的机制安排,掌握更为核心关键且画像精准的主体信息,对交易背景做出更加全面、真实的判断。

其次,展业信息共享机制是提升微观审慎监管效能的有效途径。银行是微观市场监管的前线和主要支柱。银行搜集和掌握的企业核心信息越多,其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和管理能力的空间就越大。数字化的展业信息共享,有助于银行将审慎监管要求全面嵌入“内化”为自身的内部管理和操作流程,建立健全事前客户识别、事中监测核查、事后跟踪评估的常态化、全流程体系,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提升便利化效率。

另外,展业信息共享机制是深化监管信息多渠道运用的有益探索。外汇局以跨境监测系统为抓手采集了海量明细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动态地掌握企业总体经营情况、跨境资金收付特点。因此,加强监管信息共享的技术条件目前已经具备,在合理使用、信息安全、各方可接受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实现大数据应用和实体经济需求更为深度的融合。

下一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完善这一机制。

第一,丰富信息共享数据,推动试点增量扩面。为进一步发挥试点效应,可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同时,推动将海关、税务等跨部门监管信息纳入共享范畴,探索从信息、技术角度为银行提供更多展业支持,进一步丰富企业画像,推动银行展业审核更加精确有效。

第二,激发银企内生动力,推动机制长效运行。可将银行展业信息共享机制运用情况纳入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的分类管理体系,对积极配合展业查询且信用优良的企业给予更多结算和融资便利,推动形成“越合规、越便利”的良性循环。

第三,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放大展业机制效用。经常项目便利化改革推动银行贸易真实性审核从现场审单向客户尽调转变,由单证形式向交易实质转变,银行对企业相关信息共享的诉求愈发强烈。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可考虑将共享指标嵌入“数字外管”银行版货物贸易监管模块或“数字外管”互联网版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并向所有银行开放,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的效能。

猜你喜欢

外汇局指标融资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中大型机构IT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县域外汇局主体监管模式和路径的探索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