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审计存在的困境原因与对策研究
2021-11-21马丽亚黑龙江永煋运输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丽亚 黑龙江永煋运输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审计的重要作用,因此纷纷加大审计投入力度。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审计发展却相对滞后,并没有适应新环境下我国企业审计要求,因此研究企业在审计中出现的困境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概述
审计主要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单位重大项目及收支状况开展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一般而言,审计需要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第一,独立性原则。审计要求工作人员客观独立完成审计工作,在工作中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因此审计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
第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之中必须坚持客观立场,使用正确方法和判断标准反映审计对象的经济状况。审计人员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忌主观武断的做法。
第三,职业审慎性原则。职业审慎性要求工作人员不得出现马虎或者作弊行为,需要对各种不合理数据保持高度警惕。
第四,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在不影响正常审计情况下将审计成本降至最低。
二、民营企业审计困境分析
第一,民营企业审计定位不准确。由于我国并没有强制规定民营企业必须开展审计工作,导致民营企业审计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在审计时,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只是审计某些重要内容,还有一些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审计机构但却缺乏重视,导致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第二,民营企业审计机构设置混乱,缺乏独立性。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民营企业审计机构做出强制性规定,是否设置审计机构也是由民营企业老板个人决定。因此,民营企业审计机构设置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形态,有些审计机构归安保部门领导,有些归董事会直接领导,还有一些归财务部门领导[1]。正是由于民营企业审计机构设置五花八门,导致民营企业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影响民营企业审计质量。
第三,民营企业审计业务不规范。目前,民营企业审计业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工作随意性大以及审计程序不规范两大方面。工作随意性大主要是指缺乏统一操作守则,很多工作都是由老板临时安排,最终导致工作杂乱无章。程序不规范主要是指审计工作没有完善的流程,在年初并没有编制全年审计计划,审计结束之后也没有及时归总各项资料等。
第四,审计面非常狭窄,审计手段落后。目前,民营企业审计主要是以财务审计为主,重点针对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内容,导致民营企业审计面窄,无法真正发现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审计方式落后,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大数据在审计中的潜力,影响审计效果。
第五,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在民营企业中,审计能否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人。但是,无论是审计人员数量还是审计人员素质都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审计要求。在审计之时,民营企业常常需要从其他岗位抽调人员充实审计队伍,而这些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审计培训,审计经验匮乏,导致民营企业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三、导致民营企业审计困境的相关原因
第一,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产权高度集中的特点,企业主要是由少数人员所掌控,股权集中度高。伴随着企业快速成长,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由于产权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限制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也是由少数人安排,因此审计工作形同虚设,严重损害审计工作独立性,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效果,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第二,缺乏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目前,我国审计制度并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规制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民营企业的各项审计工作得不到政府部门强力支持,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审计制度。在审计之时,各项审计工作杂乱无章,没有任何规范也没有任何程序指导,审计法律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审计质量,甚至导致民营企业审计工作瘫痪。
第三,管理层理念制约了审计作用发挥。在民营企业,企业创始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企业创始者具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但是并没有树立起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审计理解存在误区。在一些管理者看来,审计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还需要给予经费支撑,因此很多管理者只是象征性设置审计部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审计的重要作用[2]。
四、完善民营企业审计的相关对策
第一,推动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确保审计独立性。一般而言,产权多元化主要包含有产权清晰、产权流动以及产权结构合理三大方面内容。为此,我国民营企业需要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可以积极融入天使投资,由以往单一控股变成多元控股,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转变。通过多元化产权有助于完善公司内部结构,避免家族势力干预审计工作,提高了审计工作独立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第二,明确审计在企业中的定位。目前,学术界对民营企业审计地位存在两大观点,分别是服务主导论以及监督论。监督论认为审计工作主要是健全企业内部组织,加强企业内部监督,避免各种浪费。服务主导论认为内部审计是改进企业管理,增强企业价值的有效方法。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状况确定。如果企业处于初始阶段,企业主要目标是生存,因此资金安全是影响企业的主要风险,审计工作应当重点关注资金安全,为此应当坚持监督论。在企业发展规模壮大之后,企业目标已经从生存转变成获利,此时审计的定位应当转变为服务主导论,但是也不能抛弃传统的监督职责。
第三,科学合理的设置企业审计组织框架结构。民营企业审计组织框架结构直接影响审计独立性,同时也会影响审计权威性和最终审计结果。为此,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应当结合企业发展规模、企业经营形势适时调整。在企业发展初始阶段,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具有家长集中制特点,具有较好察觉机制,可以视企业发展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审计机构。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企业产权结构走向多元化,生产经营规模也在快速发展。此时,民营企业需要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同时必须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审计机构可以由公司总经理领导,主要负责经营业务审计、财务审计等内容,同时需要单独为审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经费编制,以确保审计机构只听命于总经理,不会受到家族其他成员干扰。
第四,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方式。为了提升企业审计质量,民营企业需要采用动态发展眼光看待审计,根据企业实际状况确定审计方法。例如,当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时,由于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处于传统记账模式,因此只需要采用传统审计模式即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民营企业需要转变自身审计方法和方式,需要由以往事后审计变成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模式,这样既提升了审计效率也可以审计出每一笔资金流向,确保审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第五,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审计队伍素质。在审计过程之中,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重要。目前,由于市场环境变得日渐复杂,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民营企业对审计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精通各种财务知识,同时还必须了解业务知识,及时掌握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以便完成企业审计任务。随着审计由传统财务审计向各方面渗透,审计人员构成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不仅拥有懂得财务知识的专业人员,同时还拥有懂得各项业务知识的专业人才,以便适应不断拓展的审计需求,通过审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此,民营企业需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选拔人员需要注重人员方向,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结构,打破原有亲情主义,构建科学的选拔制度。民营企业还需要注重培育审计人才,需要为审计人才提供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每年必须保证审计人员拥有脱产学习的机会。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还需要设置审计人员考评和激励机制,对于审计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人员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实现工作表现与工资业绩挂钩,还可以邀请他们参与公司重要研讨会议,以激发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第六,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审计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审计工作也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为此我国需要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审计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指导民营企业开展审计工作。为此,我国可以在现有法规基础之上结合民营企业发展特点制定《企业审计法》,明确民营企业审计内容,规定民营企业审计流程和权限,以指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展审计工作,提高民营企业审计质量。在创设法律时,我国还需要创设各项配套设施,以确保法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有效落实。为此,我国注册会计师可以与政府部门进行协作,共同出台民营企业审计工作相关规定,可以颁布《民营企业审计准则》,使之成为民营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民营企业审计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增强民营企业审计质量,民营企业需要积极推动产权多元化,明确审计定位,合理设置审计组织,改善审计方式方法,打造一支高素质审计队伍,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以便提高民营企业审计质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障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