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优化研究*

2021-11-21范成文

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理论

王 亮 范成文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课程群的研究在我国的研究已经有20 多年的历史,课程群以单个课程为基础,强调其他相关课程的有机融合,为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提升各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各学科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关于课程群的研究得到了各个学科的广泛关注,体育学科亦是如此。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学专业中办学历史悠久、发展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专业,创办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人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基层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2]。为迎合方案的要求,各级高校开始增加对应的四类课程。但是,一味的增加课程数量不仅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新的需求。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在发布的《2010-2015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连续5 年被列为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基于此,如果不能将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只是单纯增加课程,必然会出现相似课程或相同内容的重复教学,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进行课程群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1 体育教育课程群的内涵

目前,关于课程群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其中,郭必裕从中观层面,认为课程群是将三门以上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除重复内容,形成新的人才培养目标[4];冯滨鲁认为课程群是为了完成某一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多门相似研究方法或相关的课程,按“大课程”的框架进行课程设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完成一致的教育目标[4]。本文通过前人的研究基础,将本文中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界定为: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贴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化与受教育对象有紧密联系的体育专业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某一共同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有机理论整体。

以文中界定的课程群为基础,结合《方案》对专业课程的要求,本文划分为5 个课程群:自然学科类课程群、人文社科类课程群、术科技能类课程群、教学理论类课程群和学科实践类课程群。自然学科类课程群以生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处方、运动力学等为主要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形成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具有科学性的指导体育运动,形成正确的体育动作教学思维。人文社科类课程群以体育科研方法、体育原理、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等为主要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为之后的体育教育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术科技能类课程群以篮球普修、足球普修、田径普修等体育术科课程为主要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术科的技术动作和教学步骤,从而提升技能动作水平,能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教学示范。教学理论类课程群以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教育学、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教学设计等为主要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提升学生教育与教学能力,为提高学生从事体育教师行业提供理论基础,形成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学科实践类课程群以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和体育活动实践等为主要课程,旨在通过课程学习加强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活动,增加参与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经验以及体验体育教师在学校所担任的工作内容,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基础。

2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所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理论与术科技能课程群之间的协调性不足

体育教育专业又与其体育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其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2]。因此,没有明确课程群的设置目的,亦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体现在课程群的设置比例的失衡,即教学理论类课程群与术科技能类课程群的比例失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的教育者,这样才能教会现在的学生也就是将来的教师借助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5]。因此,教学课程的学习才是成为一名合格教育者的关键。但是,目前许多的院校都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化”,过分强调术科技能类课程群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教学理论类课程群的掌握,违背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初衷。因此,课程群设置过于术科化且缺乏相应的学科理论依托为支撑,导致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在课程设置工作上存在严重失衡,难以达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所需要的培养需求,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2.2 教学理论类课程群的教学内容重复严重

教学联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材内容的主要形式,是师生之间完成学习的重要媒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是为培养体育教师与指导体育教师技能养成的重要前提,是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6],但是目前,研究发现许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出现多次重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季浏教授在教学理论类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中发现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论等主要必修课程中,关于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过程与方法、体育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重叠过多,但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标》解读、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变革、课程开发等内容涉及较少[3],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轨,学习过多重复的知识内容,影响课程群的效率。另一方面,术科技能类课程群教学内容的重复。以足球课程教学为例,在第一个学期第一个足球技能为脚内侧传球,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情况因人而异,但是在第二个学期第一个足球技能还是脚内侧传球。因此,体现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不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技能的习得和教授的过程。所以教学内容的重新学习,造成课程群的效率失衡,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学习存在断点。

2.3 学科实践类课程群的实践机会不多

根据《方案》的要求,实践环节主要分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其中,社会实践中是很多体育教育课程群容易忽视的课程。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外延发展。但是现有的课程群并未将其执行到位。教育实践是成为人民体育教师的初次尝试和必经之路。《方案》要求教育实践的周期为10-12 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根据某高校的调查,学生教育实践的不满意程度超过三分之一,主要体现在实习形式和实习基地的选择。目前,教育实习形式为多人一组轮换上岗,但是真正能独立授课的学生相对较少,个人授课时间得不到保障。实习基地的选择也是学生考量的重点。实习基地的生活条件、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学校体育发展的程度都对之后的教育实践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还需要承担除了授课外其他的学校实践活动。因此,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时间短,任务重,涉及广的特点,造成课程群的实践失衡,影响实践效果。

3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优化途径

3.1 优化课程群分配比例,提高课程群的合理设置

对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设置术科化的现象,需要将课程比例进行优化,主要优化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教学理论类课程群“术科化”,即在教学理论类课程群添加术科的内容。教学理论类课程群学习是理论学习,其知识过于空洞和苦涩,不易理解。可以以术科为媒介,将理论实践化。教学理论类课程群占有优先化,在每个教学理论知识点学习后,要求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术科为载体,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术科学习当中,增加对教学理论类课程群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将术科技能类课程群“理论化”,即在术科技能类课程群中增加理论的内容。术科技能类课程群是以运动技能的掌握为手段、技能教学为目的,除了自己会做外,更重要的技能教学。如在动作的分解示范中加入理论分析,讲述动作形成的基本顺序,能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对于课程比例的设置应形成理论指导术科,术科理解理论这一辩证思维的合理设置。

3.2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群的教学效率

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重叠的现象,建议将体育教育课程群中的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形成全面涵盖相关课程基本知识而又不重复的课程内容,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与改革。整合优化教材结构方面:在教材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增减课程结构,如《学校体育学》教材课程可以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及教师资格证考核要求的相关章节,让学生对学校体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3]。教材内容方面的整合优化:在保留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与教材内容关联性不强且与其他科目大量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使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独立性。如《体育教材教法》教材课程应针对某一类运动项目,讲述该类运动项目的共性内容,从而针对共性内容进行该类运动项目的教法的选择与实施,不应再出现体育教学过程、评价与设计等内容。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高校选择和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内容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同时,可以在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特征进行教材内容的增减,自建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促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优化,彰显地方特色。

3.3 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提高课程群的实践需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课程群学习到的大量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理解。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目的是培养一名满足社会需求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与合作政企、实习学校、教师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外延发展。合作政企是与相关的政府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政府人员、企业高管与高校教师成立委员会,将体育教育课程群外延至体质健康测试与监控,体育赛事策划和推广、体育指导与培训等提供多方面实践机会,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经验,拓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社会延伸。实习学校是与高、中小学建立校校合作育人管理,在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的学生交流机制,共同探讨和创新人才方面的培养,在中小学校建立优质、稳定、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实践延伸。授课教师是邀请校外的政府人员、企业人员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来进行授课,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体育实践等多方面讲述,使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知识延伸到相关的国家或地方的体育政策,明确了社会发展中动态的体育需求和理解了体育教师在学校应承当的体育工作,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了体育教育课程群的课堂延伸。多元协同育人管理的优化,拓宽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社会延伸,稳定了体育教育课程群的实践延伸,加强了体育教育课程群的课堂延伸,一举三得,助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优化

4 结语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体育教育专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体育教师的培养和未来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群的优化能帮助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教育的完善、全民的健康、国家的强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理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