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处理的探讨

2021-11-21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

财会学习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务费税金个税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计划财务处

引言

改革后的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起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引入“双基础”会计核算模式,即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迄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广泛的实践证明收付实现制基本上满足了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

收付实现制以资金实际流入或流出作为预算会计核算的节点,只有在资金实际流入或流出时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在预算会计实务中,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处理在收付实现制下会遇到一些问题。

一、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会计核算与项目预算控制脱节

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意味着只有资金流出或流入时,才进行预算会计处理。这样会导致部分项目预算控制不及时,造成预算控制脱节,产生预算管理漏洞。

例1:某高校A项目预算3000元。3月份支付劳务费2000元,其中实际支付1760元,代扣个人劳务费所得税240元。4月初,完成代缴劳务个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3月实际支付劳务费时:

财务会计处理:

借:支出2000

贷:银行存款 1760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 240

预算会计处理:

借:支出 1760(同步扣减A项目预算1760元)

贷:资金结存 1760

4月完成代缴劳务个税时:

财务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 240

贷:银行存款 240

预算会计处理:

借:支出 240(同步扣减A项目预算240元)

贷:资金结存 240

通过以上预算会计处理可以看出,项目预算要分两步处理。第一步在3月份实际支付劳务费时,扣减A项目预算1760元,预算余额1240元;第二步在4月缴纳税金时,扣减A项目预算240元,预算余额1000元。

在实际业务处理中,支付劳务费与缴纳代扣的个税不会同步,通常存在时间差,相隔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或更久,这导致项目预算在3月份支付劳务费时没有同步扣减240元个税,项目负责人仍然掌握1240元的项目预算,相当于虚增了项目预算240元。如果在时间差内,也就是在缴纳个税之前,项目负责人又支付超过1000元的其他支出,比如购买1100元的办公用品,预算余额1240元仍然足够支付,但支付办公用品费用1100元后会导致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出现项目预算赤字-100元(实际预算余额1000元-办公用品费1100元)。

收付实现制以资金实际流入或流出作为核算节点,必然会导致同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分批次扣减项目预算,造成项目预算控制不及时的情况。在本例中,预算会计核算的节点分别在支付劳务费与缴纳税金环节,这两个环节实际上都是支付劳务费的业务活动,但产生了预算管理的漏洞,造成预算控制不及时不到位。

(二)增加预算管理的难度

从上面例子来看,劳务费的个税在财务会计处理时通过“应交税金”及其明细科目核算,如果劳务费个税的笔数不多,通过对该科目明细账及科目余额的查询与分析,在劳务费预算支出会计处理时比较容易确认每个预算项目应承担个税的金额。

实际上,支付劳务费是一项很常见的经济业务活动支出,尤其在高校,基本上每个科研项目与教学项目的预算中都会含有劳务费。如果多个项目在同个会计期间内支付劳务费,代扣代缴的劳务费个税在“应交税金”科目下会计处理笔数多且累计金额大,那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时,要把劳务费个税准确分摊到相应的项目并精准扣减预算就很费时费力。

例2:“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的科目余额5000元,是30个项目代扣劳务费的个人所得税累计余额,每个项目代扣的个税金额不等。缴纳个税时会计处理如下:

财务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预算会计处理:

借:支出 5000(同步扣减30个项目预算5000元)

贷:资金结存 5000

对例2进行预算会计处理时,在财务会计科目“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的明细账中很难查到所对应各个预算项目的数据,要把5000元分摊到每个项目并精准扣减项目预算,就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梳理5000元由哪些项目的劳务费个税构成。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精准扣减项目预算。收付实现制以资金实际流入或流出做为核算节点,而不是按权责发生制在每个项目的权利或义务发生时独立确认,就会导致部分相同经济业务活动的预算支出在汇总支付时,要细分拆解汇总数,分摊到各个项目再扣减相应的项目预算,这无疑会增加预算管理的难度。

二、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处理的解决办法

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是《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作为财务人员,在坚守制度原则的同时,也要努力寻找简便实用的解决办法。以下是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处理的个人思路。

第一步,在预算会计中,设置过渡预算支出明细科目“支出—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设置过渡预算项目“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注意,这里要分别设置预算科目与预算项目。

第二步,会计核算处理:

财务会计核算:在支付劳务费时,借方记支出,贷方记“银行存款”与“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在代缴个税时,借方记“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贷方记“银行存款”。

预算会计核算:在支付劳务费时,借方按劳务费的全额记支出,同步按劳务费的全额扣减项目预算;贷方按实际支付的劳务费金额记“资金结存”,按劳务费的个税金额记“支出—代扣劳务所得税”,同步按劳务费的个税金额增加过渡项目“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预算(注意,预算会计中,借方发生额表明项目预算减少,贷方发生额表明项目预算增加)。在缴纳所得税时,借方按劳务费的个税金额记“支出—代扣劳务所得税”,同步按劳务费的个税金额扣减过渡项目“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预算,贷方按劳务费的个税金额记“资金结存”。

继续以例1为例。

3月实际支付劳务费时:

财务会计处理:

借:支出 2000

贷:银行存款 1760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 240

预算会计处理:

借:支出 2000(同步扣减A项目预算2000元)

贷:资金结存 1760

支出—代扣劳务所得税

240(同步增加“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预算240元)

4月完成代缴劳务个税时:

财务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 240

贷:银行存款 240

预算会计处理:

借:支出—代扣劳务所得税

240(同步扣减“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预算240元)

贷:资金结存 240

从以上会计处理可以看出,A项目的劳务费预算在3月实际支付劳务费时已经从项目预算中一次性全额扣减2000元,项目预算余额1000元,不会出现虚增项目预算240元的情况,堵住预算管理的漏洞。也由于一开始已经从每个项目预算中扣减了劳务费个税,因此在处理4月代缴劳务个税的账务时,无论项目再多,“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科目余额再大,也无须再费时费力去分摊与扣减项目预算。

在每个会计期末,财务会计科目“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劳务所得税”的余额与项目“代扣个人劳务所得税项目”的预算余额一致。如果缴清个人劳务所得税,则该项目预算余额为零。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得出,在预算会计核算中,必须坚持收付实现制。通过设置过渡性的预算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能够很好地解决在收付实现制下劳务费支出预算会计核算所产生的预算控制问题,减轻预算管理的难度。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一周年之际,如何加强《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执行力度,以及解决在会计实务中遇到困难,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回顾总结及共同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劳务费税金个税
谁贡献个税最多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浅析招标项目评审专家劳务费发放标准
“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适应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营改增前后预算费用研究
高校科研劳务费管理的国际比较
托尔斯泰的“劳务费”
新一轮个税改革如何更好地贴近民生
公益性捐赠的个税筹划
分类与综合相结合个税制度改革中起征点的变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