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教学道德规范
2021-11-21郭东阳汉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郭东阳 汉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一、前言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体质,其中体质这一部分和高校体育教师有很大的联系,学校体育这一部分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完成。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教师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育教师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
(一)选题的依据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次《规范》文件的主要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作出要求。教育部根据以往的文件整理并进行研究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被称为“红七条”的师德禁行行为。从以上的文件可以明确国家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已经愈加的重视。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的目的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大批好老师。”[1]教师是传递文化知识,培养人良好的品德的重要媒介。人民从古至今实践出来的经验、传统文化主要的延续途径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进行的,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递文化的任务,而且还要对受教育者品德、品行进行培养。所以这也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助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2.选题的意义
当前国家层面对于高校教师道德规范方面比较重视,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做一个探讨,也是对于该领域的一个补充。更加有利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师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文献综述
夏端阳在《湖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改善对策》一文中指出:通过调查近 年来湖北省教师的职业道德整体正在提升,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诸如:(1)少数教师不分主次工作,把教学作为副业应付对待教学,而把外边自己的“第二事业”作为主业。(2)体育教师对于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认识不足,不愿或无意识接受新的知识。(3)有教师在申报课题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缺乏事实依据、心浮气躁、存在引用过度的现象。[2]邵清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中提到高校体育教师通过正常教学活动、竞赛训练、公共体育健身等众多方面来为学生服务,承担着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现代高校存在的问题是课时量多、班级人数多,体育教师无暇顾及,或干脆就出现“放羊”现象,除了与教师职业道德有关职业外,还跟体育教师的身心承受能力有关。大课时量、多班级、多科目、多人数的教学已经突破教师的极限。[3]邹玉吉在《论高校体育教师的时代精神》中指指出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通过什么途径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要素还在于高校体育教师的高尚道德和职业操守。[4]
《体育之研究》中写到“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的是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他们的教育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教学标准及教学参考,而且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教师的行为,所以说建设高校体育教师道德规范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
三、体育教师道德规范
当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每年高校都在扩招,同时由于学生的增多高校体育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增多,当前的体育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在校锻炼的引导者和创造者。当代体育教师不仅继续发扬传统教师美德,而且也要根据时代发展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只有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师才能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任务。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自己的“言传和身教”,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时对“四有好老师”的一个期望。在《论语》中先贤孔子说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也就有必要使得体育教师必须深入地去了解和研究高校教师道德规范。以此为底线和红线,不逾矩。可以更好地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一)体育教师言语的道德规范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大学生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却相对迟滞。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够,体育教师队伍不健全。这也使得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在工作上显得也略有迟滞,其中教师言语规范就是一个方面。第一,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存在歧视和不尊重学生的语言。第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语言粗鄙。第三,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道德规范。
(二)体育教师技术课教学道德规范
体育项目是一个比较特殊课程,它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理论课。更多的是一些实训教学环节。而且体育学院教师的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大学公共体育、理论课、体育学院专业课。理论课上课环节基本不会出现肢体上的接触。在进行体育实训课练习时难免会有肢体性的接触。同性师生之间基本不会存在尴尬现象,但是异性师生之间就会发生一些不情愿或者抵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体操、武术、篮球、舞蹈、等一些项目中为了保护学生在进行练习中正确掌握动作要领同时保护学生安全十分有必要进行一些肢体性的接触练习。所以在进行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准则:1.在进行异性学生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进行肢体接触,如果因为肢体接触的保护与帮助的确有益于学生掌握动作,那么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在进行肢体接触性练习。2.体育教师在进行必要的肢体性接触练习时,要提前告知学生,请学生们以一种正常的学习心态来学习,如果学生实在无法接受可以等有的同性学生学会后再帮助其完成动作。3.体育教师在进行异性学生肢体性接触教学时,尽可能避免对敏感部分的接触如:胸部、臀部、腹部、裆部、面部等。4.体育教师在进行有肢体性接触动作教学时,在征得学生同意情况下,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存在有歧视或区别对待的眼光进行练习。作为教师必须要认真负责、以良好的形象去进行教学活动。
(三)体育教师理论课道德规范
体育教师的理论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课程和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程。无论是在进行那种理论课的教学活动首要遵循的就是考勤要准时、服装要得体、备课要充分。而不是只要上理论课就成了“电影课”,采取应付的态度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这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
(四)体育教师与学生沟通道德规范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想实现教育目的,建立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种良好的关系建立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学训练活动中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伤学生自尊的不说、影响教师形象的不说、跟教学活动无关的不说,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同学树立信心。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能够主动地去跟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去如何处理事情而不是单纯粗暴的“包办”或命令式的要求。这样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说师生沟通首先要教师在心中与学生建立对等的关系,而不是内心俯视或者说是不屑一顾。
同时师生交流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之上的,正确的沟通行为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与异性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分寸、交流的时间和地点。尽可能避免师生共处密闭的室内,如果必须要在办公室进行交流一定要注意把门打开,避免师生之间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五)体育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底线,是保证学术环境好坏、学者能力提升和认可、实现学术更新的基本规范。习近平主席在“四有好老师”中要求:教师要遵循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某“翟”事件只是大学学术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学术问题是所有教师的禁区,触碰不得、触摸不得,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也是一样的。在学术方面不能抱着侥幸的心态去尝试“走捷径”,要建设体育教师道德规范首先要做的就是捋顺各个社会层面的学者和学术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次不断的宣扬和发展社会和团体所认可的学术道德规范和道德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机制体制。
四、小结
高校体育教师道德涵养不仅仅反映个人形象,而且还在教学活动中无形中影响大学生,正所谓言传身教。同时体育教师的道德还反映出学校的道德建设情况,影响着高校的声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高校教师言行的引导和规范,对于促进高校教师端正工作态度、提升道德素养,进而把完善自我与教书育人有机统一起来,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