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让孩子妙笔生花
2021-11-21黄维燕
黄维燕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系统习作的起点,每次一到习作,孩子们便开始恐惧,甚至想着逃避。其实他们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无从下笔。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表达,积极表达,会表达并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呢?下面我将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尝试。
1.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1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三年级小孩子经过两年的培养,已经养成了较好的课堂常规,并有了一定的说话写话能力,但是常规的习作课总是枯燥地讲讲方法和例文,他们就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针对学生好动、专注力不能持久的特点,我开始尝试围绕习作教学精心设计相关的习作活动。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就和他们一起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在热火朝天的游戏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谁说的、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当红花传到谁手上谁就要在台上表演个节目时,他是怎么表情神态?表演了什么有趣的节目?通过这样的指点,学生写作的兴趣盎然,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在作文中都有体现。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演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具体的肢体活动,神态表情,语言对话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1.2 利用多媒体,寓教于乐。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有很多渠道去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看、去听,更真实地去体验、去感受,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降低习作的难度,又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比如,三年级第四单元的习作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平时生活实际接触不多,观察不够,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只是讲解式跟他们讲些传统文化,他们会听得懵懵懂懂,毫无兴趣。于是,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多种渠道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剪纸、皮影、春联、灯笼、刺绣,在课前进行小讲解员讲解的活动。我还播放了一些短片:元宵灯会、舞狮子、踩高跷等,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些学生自豪地说:“老师,我参加过元宵灯会,我还猜中了灯笼上的谜语呢!”也有些学生说春节回老家过年时看过舞狮子。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展示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思维很活跃,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他们争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发言时学生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此时动笔写就不是难事了。
2.走进自然,体验生活
现在的学生,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的生活体验,他们来往于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缺少生活体验,见识面窄,就没有作文素材,因此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走进习作的世界。比如在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之时,我们带着孩子到山间、田野去感受春的气息,大自然之美,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金秋时节,大地一片金黄、硕果累累之时,我们带着孩子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五彩斑斓,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我们还应多和家长多沟通,让他们带着孩子到商场、市场去逛一逛,让孩子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当他们有了这么丰富的感受与体验时,才会提起笔,才会停不下来。
3.注重阅读积累,以读促写
3.1 课内阅读是为写作打下根基。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过,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过了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其实很多学生习作不好,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关,而这些习惯是靠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的。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是语言表达,选材还是结构段式都是很好的习作范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去渗透着习作教学,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开始学写作并逐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例如,我教《听听,秋的声音》一课,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秋天的诗,语言优美,节奏轻快,学生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我主要以学生的读为主,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去体会、去感悟,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诗句,进行想象说话练习。整篇课文我都以这种读、说、写结合方式来进行教学,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说的很大胆,写起来也得心应手。有些句子写得非常优美,俨然是个小诗人了。这种读、说、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称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3.2 课外阅读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自然就会写得好,就会妙笔生花。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丰富的语言,没有材料可写、表达不流畅、准确、生动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智慧,写作能力必定能很快得到提高。总之,在孩子有了兴趣主动去写时,老师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写,大写特写。春暖花开可以写,秋高气爽可以写,好人好事可以写,时事热点也可以写。我们应该要积极参与整个作文的过程,做到感同身受,与孩子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孩子习作的愿望。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习作的恒心、决心和信心,要让他们认识到习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长期认真观察、认真训练、认真阅读、特别是在反复修改中,不断克服困难,增强自身的耐挫力来逐渐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