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图,大课堂*
——浅析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11-21林全
林 全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1)
引言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十分零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进行零碎知识的有效学习和诸多内容的理解分析,可能显得比较吃力。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初中生进行要点、难点、关键点的汇总,完整构建起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以致用”更加轻松,才有机会突破自我,从而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笔者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应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准备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仅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学生也要积极配合,并且产生主动探究的浓厚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整合主要的教学内容后,制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能被所有学生接受的思维导图。教师需要了解初中生实际的发展情况,针对他们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问题探究吃力?哪些内容不感兴趣?等等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设计出优质的教学方案,始终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指导“有的放矢”,才能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1]。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时候,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做笔记,及时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青春时光》时,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应该明确这节课的“主题”,及时理清课题的分支,如:“青春的心弦”、“青春的证明”等。紧接着,学生需要在教材内容中确认关键字词,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有利于学生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记忆,也有助于他们的独立思考,使他们后续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更便捷,高效预习目标的达成更顺利。
2.应用思维导图,课中合作交流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很复杂,要让学生直接理解、深刻记忆的话,他们很容易产生抵触学习的不良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用思维导图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归纳整理,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后,适时放手学生们自主学习[2]。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提出几个问题,充分调动初中生投入思考、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组成员结合教师制定的思维导图展开激情的讨论,或者合作修改思维导图,添加一些新的要点,有目标的完成深度讨论、系统学习,他们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积极思考后就能获得不一样的认知体验。思维导图起到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更清晰、更明了的理解知识内容,促使他们高效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比如,讲授《维护公共利益》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个人利益,什么是公共利益。鼓励学生们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内涵总结,启发他们用身边的事情举例,课堂讨论“个人行为准则”以及“社会道德”的真正含义。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能够培养学生们合作共赢的精神就算成功,在此基础上,必须传授他们提炼重点、关键内容的正确方法,借此机会真正促进初中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3.应用思维导图,展开课后复习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意识,立志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思维导图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的布置工具,学生作业的检查方式[3]。初中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梳理,每一节课结束后展开主动的复习,动手制作思维导图,有利于他们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更好地强化记忆,学以致用机会多多。比如,教学完《维护宪法权威》一节的知识点后,将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收集起来,要求他们默写思维导图中的知识内容,之后展开对比,从而找到知识点记忆不深刻,问题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学生们都可以成为有理想、高素质、最优秀的栋梁之才。
结束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环节,思维导图辅助工具的应用价值非常高,有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充分活跃,使他们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信心十足的走向更大的成功,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