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出路*

2021-11-21

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苏州市体育教师状态

杨 捷 田 杰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出路*

杨 捷1田 杰2

(1.苏州中学园区校,江苏 苏州 215100;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吴中 215100)

进入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变化与延续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影响成为学校体育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分析等方法对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成就三大工作状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存在职业定位模糊;职业发展路径不畅;职业成就感不高等实然困境。基于此,提出改善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应然之策:赋能自身专业发展;调整心态合理释压;培养学校归属感;健全参与学校治理的个性化方案;搭建心理疏导与职规平台。

体育教师;工作状态;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成就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孩子们能否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与作为教育生态中的灵魂领路人(教师们)的生命状态紧密相关,尤其作为物质存在第一性的人类身体,其身体雕刻师(体育教师)群体的工作状态直接映射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新时代、新课改、新常态背景下研究体育教师的工作状态既是对标体育课程标准是否下沉的积极反馈,又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否改善的有效监测。

关注体育教师工作状态,是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对群体生存发展的价值思考,是教育主体(学生)生命情感在体育活动中的交互诉求,同时也是生命教育对具体学科教师职业生命的人文关怀。然而在现实教育情境中,体育教师工作状态面临双边甚至多边冗杂关系的挑战,有长期形而上的观念束缚,亦有短暂形而下的现实羁绊。本研究主要从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成就三大工作状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尝试解读存在问题,并提出创建路径。

1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实然困境

1.1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定位模糊

在访谈中发现,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定位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呈现出模糊状态,年长体育教师没有年轻体育教师在职业定位上表现出明晰的职业发展诉求,职业定位中的职业渴望与职业追求没有年轻教师强烈。分析其主客观深层原因,主要集中反映于自身职业发展内因和社会环境影响外因。一是满足现状,动力缺乏。新教师从大学毕业经过教师选拔考试进入教师队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从一个教坛新秀成长为教学能手,自我满足感油然而生,面对工作现状,缺乏挑战自我舒适区的勇气和动力。二是不良风气,侵袭初心。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文明成果的普遍惠及,使人类的物质生活空间无限延展成为可能。在追逐利益的社会语境下,教师作为一种深浸其中的职业角色,也无法摆脱不良风气的侵袭,在利益诱惑的场域下逐渐消解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部分体育教师因职称评聘受阻、绩效工资不公、学校人文关怀缺位等负面因素的积怨叠加,产生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事业中心转移现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社会财富的掘取上,致使体育教师职业操守遭到破坏。

1.2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不畅

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得知,在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中不同教龄、职称、性别的教师都有各自的职业发展瓶颈和痛点,尤其是来源于实际工作的困境和精神压力,他们分别来自学生、学校、自身等不同的主体。首先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对相关运动项目表现出较低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兼顾所有学生,也是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要困惑与压力。有的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自学校,随着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对体育的倾斜,各校领导开始对学校体育发展引起重视,主要集中在参加教育与体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所获得的成绩,对平时日常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课、大课间)重视不够。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源于自身心态,年龄的增长、体能的下降,导致在教学示范环节,动作变形或不准确,深感力不从心。同时,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无法及时更新,并快速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在执行新课标时抱残守缺创新乏力。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不啻于实际工作的多方面冗杂,也有选择发展路径的窘迫,自身条件与能力的限制,知识结构的陈旧,教育与体育政策的偏废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职业发展路径受阻。

1.3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

通过访谈得知,影响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错综复杂,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方面,由于近几年国家、社会、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与关注,小学体育周课时量明显增加,体育教师核定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而工资待遇并未有所体现,付出与回报不对称,造成工作满意度偏低。二是生活方面,很多中青年教师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身心疲惫,对于教学活动的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中青年已婚男体育教师和未婚男女体育教师表现最为突出。三是拓展方面,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为了防止体能与技能退化,课后体育教师会进行相关能力拓展训练,参加俱乐部或自主练习,运动损伤在所难免,受伤期间工作和生活遭受困扰,形成诸多不便,影响职业成就感的体验。当然,不可一言以蔽之,在访谈中部分体育教师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对工作仍充满激情,主要动力来自家庭成员和学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除此之外,抓紧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政策要求,将工资涨幅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挂钩,提取体现公平、公正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给教师一份有尊严的收入。同时出台提振教育中心地位的政策措施对体育教师的倾斜也成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客观动因。

2 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应然出路

2.1 教师方面(内因驱动)

2.1.1体育教师赋能自身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在其学科发展关照下,自身专业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状态的良莠。体育教师“向内求生”的内驱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简单而又复杂,碎片而又系统的工程,受制于各种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约束,需要综合激发与螺旋牵引,方可聚焦。其中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技能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社会通识知识等需要体育教师日积月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内生学习源动力。同时加深对新课标顶层设计理念的理解、消化、吸收、应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创新教学实践能力。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完善与提高,需要基本的信息素养作为条件支撑,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在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上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技术动作时,可更直观的展示动作路线,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与学习的效率。同时,提高专业素养离不开教学反思,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自我反思即是成长,教师对于自身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层反思,可洞察自身不足,反躬其身,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此外从同行的角度进行反思,可看到“镜中我”的教学“影像”,对标找差,取长补短,扩宽教育教学思路,多维度促进专业发展与成长。

2.1.2体育教师调整心态合理释压

体育教师长期在户外工作,风吹日晒,体力透支,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心理负担。当常年累积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产生时,作为教学主体的体育教师要学会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做出应对策略。首先是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对新教材教法的认识,客观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做出积极中肯的自我评价,切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进行极端化自嘲与负面强化。在体育教学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避免理想化或者情绪化,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倾向以及工作能力,综合考量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将自己的技术技能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各种未知挑战,勤看书、多思考、重实践、常请教,多措并举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适应性,为自己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另外,在工作中遭遇各种不顺自感有压力属于正常心理现象,并非所有压力都是消极负面,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形成困囿或者阻碍。心理学早已证实:工作中适当的压力,有利于人体的应激变化,能够有效促进身体机能向好发展,也就是说适度紧张反而有利于工作的完成。如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困难,产生诸多压力,可通过运动、音乐、倾诉等方式主动释压,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与调控。

2.2 学校方面(外因诱导)

2.2.1培养体育教师学校归属感

北师大申继亮教授认为:“每个教师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明确的规划,一方面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明确的告诉自己,要把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1]。作为学校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体育教学的实施主体进行考核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的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对人的积极引导,不断强化“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学管理模式,记录每位教师的点滴成长,用过程激励和结果导向稳步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此外,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升体育教师归属感:一是创设敬业乐群的工作氛围。体育教师的个人工作状态决定了教师群体工作氛围,反之,体育教师群体的工作氛围也影响了体育教师个人的工作状态,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融通互摄的关系。二是构建和谐宽松的职业环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驾护航,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让深处其中的人(教师和学生)赏心悦目,身心放松,缓解工作压力。和谐的人文环境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与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助力学校规范管理,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2.2.2健全体育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个性化方案

在学校管理方面,体育教师扮演着特殊的职业角色,精力充沛、阳光正派、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成为他们的职业标签,诸多特质表明体育教师在处理人际冲突、调节人际关系方面起到减压阀和润滑剂的优势作用。作为活跃在校园里的一支特殊力量,他们渴望通过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决策管理,可避免管理决策的盲目性,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精准施策的水平。在教育教学方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训练,体育主管或决策部门都应综合考虑,合理规划现有师资,科学民主分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紧紧围绕学校体育全局工作,充分激发全体体育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满足每个体育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工作需求。

2.2.3搭建体育教师心理疏导与职规平台

在文化课主导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学校在关注各主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同时,应给予体育教师更多的职业肯定和人文关怀,使其职业付出与社会期望同频共振,为体育教师心理赋能。定期举办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体育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测试,也可邀请心理专家或者职业规划专家对体育教师个体或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在家校共同育人方面,学校应该向家长宣导体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时间“上保险”。从而降低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的工作焦虑,缓解心理压力,不断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状态[2]。

3 结语

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寻找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调整教师自身的工作状态成为内因首选。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我们可以清晰地探视出: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三大维度—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职业成就是相互衍生,互为融摄的关系。职业定位的模糊性成为诱发职业发展路径不畅的主要内因;而职业成就感又是建立在明确的职业定位、畅通的职业发展路径上一种内在的职业情感体验。三者通过各项具体量化的指标集中投射到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工作状态的变化上。综合内外部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涵化作用,将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短板,以补位的方式转变成积极的工作状态,摒弃那些不利于良好体育教学工作状态生成的樊篱。抓住社会变革的时代机遇,乘势而为,赋能自身专业发展,调整心态合理释压,培养学校归属感,健全参与学校治理的个性化方案,搭建心理疏导与职规平台,有效促进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改善。

[1]冯富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个人应对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田杰.甘肃省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研究:以张掖市为例[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5.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Primary School P. E. Teachers in Suzhou

YANG Jie, etal.

(Suzhou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100, Jiangsu, China)

苏州市教育评价学会2019年度微课题“苏州市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研究”(PJXH-201909-01)研究成果。

杨捷(1984—),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体能教学。

田杰(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苏州市体育教师状态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智珠二则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