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准则下优化企业财务审计的措施刍议

2021-11-21浙江浙经天策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14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预算编制

浙江浙经天策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引言

审计工作作为维护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也需要审计手段不断进行创新,将更加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审计工作当中,从而促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需要不断要加强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应用好互联网技术,将审计工作和信息有效融合起来,从而更好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服务。尤其是新会计准则提出的背景下,企业要提升企业财务审计的质量,加强对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的审核和管理力度,更好地保障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企业健康地发展。

一、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财务审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在资产价值方面。新会计准则在旧的资产项目(八项资产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项资产项目,扩大了资产价值的范围,这样能够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信息更加符合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而且也促进了新会计准则朝着国际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资产减值的相关财务信息得到了更加完整的展示,对于保障财务信息可靠性也发挥这积极的作用。第二,在公允价值方面的转变。新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地定义和分析,使得公允价值能够更好地保障市场的公平交易,也提出公允价值作为基础的计量准则。另外也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快捷。第三,在债务重组方面的转变。新会计准则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债务重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地定义。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来灵活地选择会计的相关政策,这对于企业发展都是十分积极有利的。

二、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审计的特征

(一)数据量不断地增加

审计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简单地依靠人工处理这些数据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但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处理。大数据技术能够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搜集、储存、分析和计算,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果采用传统审计模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审计过程中出错的概率显著增加,这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大量的计算和分析使得审计工作的精细化和准确度难以保障,而且容易增加审计人员工作的负担。但是如果采用以大数据为驱动的审计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处理能力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审计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二)推动审计工作的全面电算化

我国很早就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审计发展的重要信,早在2011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起草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发展到现在,我国审计信息化全部进入信息时代,大大促进了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审计工作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处理数据的规模呈现指数倍数的增长,这就迫使审计工作逐渐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全面推动审计工作的数字化发展才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审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首先需要保障数据储存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首先需要将审计数据进行储存,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这样就能够通过相关信息技术来对于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和分析,保障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三、新会计准则下优化企业财务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在新会计准则下开展财务审计工作,需要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变动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应对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企业发展方向,进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财务审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我国政府关于审计方面的新措施、新政策,十分熟悉相关财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而更好地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发展过程当中,根据企业需要来不断引进优秀审计人员。同时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对于财务审计人员进行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以及审计需要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标准以及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胜任财务审计工作。

(二)创新审计理念,构建大数据审计观念

在新会计准则下,各个行业都要转变发展理念,充分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审计行业来说,要打破传统手工审计的相关理念,将人从繁重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审计人员一定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逐渐接受大数据技术在审计行业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合作模式,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人在数据调度和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实际的审计工作来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开展。而且需要审计人员根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或者规律,设计更好的算法来完成审计工作。对于被审计的企业来说,也需要意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思想的局限性,充分将互联网技术和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技术互补实现审计工作快速发展。在模式转变方面要突出互联网+模式的特点,积极寻求转变和发展,通过“点对点”和“点对面”的发展模式来改变传统工作的工作模式。但是在应用互联网+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对于基础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还对于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领导层不断转变发展思维,意识到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管理新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

在新会计准则下,需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管理和配置作用,通过对于财务数据分析和核算,能够更好开展预算和编制作用。在财务会计的工作上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充分吸收现代管理模式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另外还能够充分利用管理学科的特点,在会计科学基础上,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如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来加强对于企业中短期经营目标的管理和指导,更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当中还需要统筹兼顾,充分地考虑到企业的体量以及战略发展目标等问题,这样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过程中就会更加地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工具的优势。

(四)优化预算管理体制

在新会计准则下,为了更好地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企业还需要重视预算管理体制的建设。根据市场的发展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也就是重视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能够更好地加强对于资金的把控。第一,在预算编制前,相关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于战略投资的经济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分析各个项目的运行特点以及项目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对于历史预算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判断其中的风险以及优缺点,然后将得到的规律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另外在前期,还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搜集预算其他部门的建议或者意见,从而更好地夯实预算编制基础。第二,在制定预算编制过程当中,要选择最佳以及最合理预算编制方法。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包括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确定好预算编制方法之后可以对企业项目进行整体预算。第三,需要做好论证和评估工作。同时对于预算执行进行监督以及反馈,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项目的顺利执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财务审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时在发展财务审计过程当中,需要保证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预算编制
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现状与破局思考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