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竞技体育的时代使命与现实困境

2021-11-21赵兴卯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训练教练员

赵兴卯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22)

2020年9月,“体教融合”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新时代我国教育和体育工作进行了全新设计。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在于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健全的人格、锻炼心理意志品质;希望通过体育课、运动会、课间体操活动、校园体育竞赛、课余训练等学校体育工作来提高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1]。因为青少年群体绝大部分在学校,所以学校应当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主要阵地。学校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构成部分,它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其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校中选拔出来的学生运动员,其目标是在学校完成竞技目标的训练、比赛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要发展学校竞技体育,就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因此,该文研究的学校竞技体育是指在中小学校中选拔一些运动天赋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为学校获得比赛荣誉,成为学校运动骨干力量的学校竞技体育。

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发展该承担起怎样的时代使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又遭遇着哪些现实困境?明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找准其发展的现实困境,才能更好地从体教融合视角下探寻出学校竞技体育发展路径。

1 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学校体育不仅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还培养学生道德、智力和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也是中国竞技体育体系的补充[2]。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在广大体育人的努力推动下,借鉴了国外竞技体育有益的经验,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有了很大进步,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为我国的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一直作为竞技体育的补充形式,承担着培育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学校竞技体育还有着自身的价值。探寻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就是思考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有着怎样的价值,要培育什么样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

1.1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传播校园体育文化

学校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学生运动水平的基础上也扩大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队伍,而且有利于学校课余体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甚至有利于获得一定经济效益[4]。经过学校竞技体育选拔并训练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且还具有至少一项专项技能,是学校运动骨干力量。这一类学生在学校体育工作各方面开展过程中都能起着很好的带头和带动的作用。另外,通过学校竞技体育训练出的队伍,经常会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校级以上的比赛,这就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甚至获得经济方面的效益。学校竞技体育在某一运动项目上获得成就,学校的学生会引以为豪,甚至会热爱这项运动,所以学校竞技体育的良好发展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带动学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1.2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运动技能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校园体育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全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下降,有很多健康风险。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没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也会缺乏载体。体育的展现方式,一个是竞赛,一个是培训。要有效地利用场地组织赛事,通过一些合理的设计,使学生心情更加愉悦地参与到体育竞赛中,不论是参与还是观看,都可以使学生对体育更加感兴趣[5]。学校中参与竞技体育训练的学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高于一般同学。不仅如此,学校竞技体育训练队作为学校运动骨干力量,在提升自身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也会对其它同学起到带动作用。首先,这一类学生在校内外参加训练或竞赛时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生、教练及专业人士,因而不同学校学生间互相交流能体会到不同教练的教学及训练方法,并将优秀的方法带回学校,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并在学校中广为运用,会对学校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学校这一类运动骨干由于自身优秀的运动技能,会在学生之间产生“校园体育明星”效应,普通学生也更愿意与这一类学生切磋交流,从而在切磋中提升自身运动技能。

1.3 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

学校竞技体育属于学校体育之下,所以也是一个教育过程,所以其基本属性是“教育性”,在功能属性方面要对全部学生的发展负责,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更要以“实现个人全面和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6]。教育可以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教育。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让体育回归教育是发展所需。学校竞技体育的表现形式虽在校园之中,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仍起到不小的作用。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能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及优秀的文化成绩[7]。前面提到,学校竞技体育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是要培养在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劳育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

2 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不可否认,过去“体教分离”的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体教分离的青少年竞技体育培养发展模式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成绩受影响、全面发展和退役就业出现问题、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分离、专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需要大量财力支出等问题。为了修正这些弊端,我国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概念,并进行了30多年的尝试,但这期间,以往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当下学校竞技体育还面临着长期以来的发展困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1 “体教结合”下学训矛盾问题

改革开放初,我国体育界学者就提出了“体教结合”,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运动员的文化水平问题,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但“体教结合”并没有达到当时预设的目标,依然存在许多问题[8]。通过访问得知,当下中小学竞技体育训练和文化课学习时间存在着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到了中学,有些学生是为了升学而走竞技体育道路,这就出现了文化课学习为训练和比赛“让路”的现象,导致学生文化课水平低下,这种情况不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体教融合”是在“体教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兼收并蓄,吸取“体教结合”的优点,改正其缺点,做好融合发展。

2.2 训练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不足

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是学校体育训练的重要物质条件支撑。而经费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安心训练的经济保障,也是改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的保证。据统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场地器材匮乏,且城市课余体育训练场地器材明显好于农村,从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经费的投入情况来看,城市明显好于农村[9]。由此可知,在城市中小学的场地器材还较健全,但在县级市以下的大部分学校没有健全的训练场地,大多数训练器材设备也比较老旧,这种训练条件,间接地影响了参训学生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另外,竞技体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间断的过程,教练员和学生得不到任何补助,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练竞技训练的积极性。这种物质条件的短缺直接影响到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

2.3 师资力量缺乏

在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教练的作用非常重要,运动员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的程度主要受体育教练员的影响。教练员要掌握高水平的运动理论和技术、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技战术水平、心理意志品质。目前,从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的资源看,总体数量与竞技体育发展需求还存在矛盾,各地教练员年龄结构存在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大多数35岁以下的体育教练都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国家体育系统的教练员45~50岁人数较多,教练员队伍存在老龄化的趋势,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近几年有了明显的提升,本科学历超过半数,但是研究生学历人数依旧不多[10]。我国能够担任学校竞技体育训练队教练的人数不多。现如今,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对学历的要求也提升了一个高度,这就导致一些有技能、无学历的退役运动员或教练员无法进校施教,从而导致学校中专业教师缺乏。学校竞技体育由于缺乏师资而发展缓慢。

2.4 家长和学生对竞技体育认识不足

观念引导行动[11]。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会为了子女的成长投入许多资源。对多所中小学校的校长及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发现,在我国的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家长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文化课成绩进步,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在体育训练方面浪费太多时间,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竞技体育认识不足,担心孩子未来工作得不到保障。但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希望子女身体健康。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膳食营养方面的问题已不必担心,但体育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深入人心。2016—2018年教育部开展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调查数据显示,家长主观上支持子女参与体育的比例逐年升高,3年的占比分别为77.6%、79.9%、80.6%[12]。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希望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但不希望孩子长期走竞技体育训练的道路。

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当今电子科技产品发达,许多学生从小就迷恋网络游戏,在学习空闲时间的玩耍方式也是打电子游戏,而不会去参与体育运动,所以也就更谈不上体育训练,加之学校体育训练非常劳累,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更不愿去吃苦训练;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就是一节可以走出教室、可以自由活动,甚至是可以暂时逃避学业压力的休闲课,而对于通过体育强健体魄的观念却没有任何想法,所以相对于参加体育训练,学生们更希望在文化成绩上能得到提升。

3 结语

该文在把握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和其发展肩负使命的基础上,了解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深刻解读深化体教融合意见,并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与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相关的建议作为其发展路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优秀竞技运动员的培养方式正趋向多元化,教育系统将成为其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环。学校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将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相关从业者要落实政策中的改革措施,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得到良性发展,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训练教练员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乒乓球俱乐部教练执教能力的研究及建议①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体教融合背景下“冰球城市”校园冰球发展研究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