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路径研究
2021-11-21兰丽莎郑富强
兰丽莎 郑富强
(1.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青少年作为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提出要构建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1]。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尚未达到理想水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受遗传、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活环境、教育水平、体育运动习惯、医疗保障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一种因素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体育运动是新时代健康促进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体育不应缺席[2]。
1 青少年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
青少年儿童健康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各方面需要共同努力,抓早抓小,科学有序地开展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因此,家长的健康观念和能力,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教学规划很重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关键[3]。
1.1 身体形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由于食物食材丰富、饮食习惯重油重盐等原因,青少年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日益增高,近30年来,处于7~22岁的城市男生肥胖率增长了约24倍,乡村男生肥胖率增长了近44倍,女生肥胖率增长了约12倍[4]。青少年儿童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身体肌肉发育不均衡,以及坐姿、站姿不良等问题,会产生高低肩、脊柱侧弯、驼背等不良体态,严重者甚至会进一步发展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不可逆的疾病。
1.2 身体机能问题
诸多原因会使青少年儿童身体机能存在问题,例如,由肥胖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均存在少年化的趋势,严重威胁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过度沉迷电子游戏、电子阅读等导致过度用眼,以及学业紧张,使青少年儿童近视率越来越高,且呈低龄化趋势;由于剖宫产率在全国内不断升高,而剖宫产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慢性乏氧,造成一定程度的脑损伤,进而可能造成青少年儿童感统失调[5],等等。
1.3 运动能力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私家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日益完善,极大地减少了青少年儿童的活动时间及活动空间,使青少年儿童运动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6]。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与落实,如今大部分青少年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改变了家庭教养方式,儿童户外活动得不到支持,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极大地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身体活动,此外,家长的体育运动意识不够,青少年儿童的周末多被辅导班占用,造成运动时间严重不足。截至2014年,近30年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发现,青少年儿童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及灵敏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学生体能持续恶化,体质测试达标率继续呈下降趋势。
2 青少年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教育贯穿青少年儿童整个成长过程,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及意识习惯对青少年儿童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7]。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全社会在出现了“家庭体育热”,人们认识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力。针对特殊时期如何居家锻炼,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方指出,居家防疫期间,为确保运动安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适宜。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运动损伤风险也会增加。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家庭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营养搭配不合理,青少年儿童存在营养过剩、高糖高热量等食物摄入过多的现象,青少年儿童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隔代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过度保护、出行车接车送、限制户外活动等诸多因素,使青少年儿童严重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
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掌握健康知识、运动技能的主要场所,但从古代实行科举制度至今,“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较低。文化课成绩是家长的命脉,社会大众通常将升学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体育课被视作其他文化课的附属品,挪用体育课是常态,因此,青少年儿童的体育运动时间远达不到“健康中国”战略所提出的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的要求。此外,近几年来,由于学习压力过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质下降严重,学生在体育课及体育测试中有时会出现疾病甚至猝死的现象,这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而现有的政策对体育教师的保护力度不足,出现猝死现象,家长、学校和社会舆论对出事体育教师的负面压力导致体育教师不敢在体育课堂上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略大的体育运动,导致青少年儿童的运动刺激不足,体质测试达标率逐年降低。由于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不重视,体育院校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少且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从整体看,我国体育教学师资的绝对数量比较庞大,但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量,师生比例不合要求,不能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8]。
3 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的路径
3.1 学校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积极与学校联动
学校可通过举行家长会、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使他们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划安排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帮助青少年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校可与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有效的沟通方式,及时沟通青少年儿童学习状态。体育教师每周可布置2~3次体育家庭作业,加强青少年儿童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运动习惯,同时保证学生完成“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的要求。学校要帮助家长重视体育运动,支持并鼓励青少年儿童参加体育运动,并尽可能使家长身体力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青少年儿童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带动青少年儿童自觉、积极地参与健身锻炼,真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3.2 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明确规范责任归属
近年来,青少年儿童体质下降严重,在体育课以及体育测试中有时会出现疾病甚至猝死的现象,因而使学校、体育教师对青少年儿童过度保护,导致体育教师所实施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发育需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完善体育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完善校园意外保险制度,明确规范责任归属,提高保护体育老师的力度,让体育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目标放心大胆地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具有一定难度、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从而培养青少年儿童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3.3 提升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使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2001年,我国实行新课改,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便意味着体育教师肩负着健康教育的使命。针对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能力亟待培养。首先,全国高等体育院校应改革教育体系,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体育教师专业运动技能的同时,将运动医学理论与实践纳入培养体系中,培养既懂体育运动知识又具备基本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体育教师[8];其次,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进行职前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进一步保证体育教师具备诊断、监测、评价学生身体状况的能力;最后,学校应保证体育课不被占用,在阴雨天、雾霾天等恶劣天气可进行室内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同时教学目标要与健康教育结合,切实做到有计划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运动习惯。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青少年儿童的健康促进是指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和评估,以提高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构建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的融合机制,包含卫生医疗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健康保障体系、健康产业等体育因素和非体育因素,这表明要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模式,发挥各方面的优势,相互促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事业深化改革,打造新时代特色体育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