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运行机制及推广模式研究

2021-11-21刘文涛雷东涛张程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舞狮舞龙俱乐部

刘文涛 雷东涛 张程飞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8)

舞龙舞狮,起源于华夏大地,是由我国先辈创造的优秀民间传统艺术,是一种集武术、舞蹈、刺绣、编织、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民族文化[1]。舞龙舞狮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艺术瑰宝、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舞龙舞狮,起源于民间,属于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舞龙舞狮运动以其古老的文化积淀和强烈的民族风格,炼国人之体,磨国人之意,凝国人之力,合民族之力,为世人敬仰,维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时代的变迁,舞龙舞狮运动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逐渐加速流失,传承者后继乏力,传承群体日益缩小,这些传承困境使得舞龙舞狮的发展极度艰难。在此背景下,2004年6月,教育部为了增强传统民族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项目在中南大学孕育而生,同年7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首期舞龙舞狮运动教练员与裁判员的培训活动,这拉开了舞龙舞狮进入高等院校的序幕,同时这种以“校园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出现给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活力,丰富了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1 舞龙舞狮运动进校园的意义

舞龙舞狮运动蕴藏学校教育元素,可以丰富校园文化,重塑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体质[2]。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教育面临着由单一的“分数至上”到“核心素养教育”的转变,这为舞龙舞狮运动进入学校传承带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舞龙舞狮运动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舞龙舞狮运动具有“文化基础”中“人文积淀”精神、“自主发展”中的“健全人格”功能、“社会参与”中的创新实践经验。凭借其独特的文化优势,“舞龙舞狮运动进校园”在高校极具可能,这将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不同于传统的田径类和球类运动,舞龙舞狮运动在民间基础较广,舞龙舞狮运动因其表演分工的多样性、表演方式的独特性及表演内容的趣味性吸引着众多学生选择和参与到舞龙舞狮运动中,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丰富。在舞龙舞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深入了解与学习舞龙舞狮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涵,切身感受舞龙舞狮运动的刚毅强悍,勇于拼搏[3]。此外,南狮舞龙舞狮运动队员众多,分工明确,彼此之间讲究互相配合,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将大幅提升。舞龙舞狮运动通过“寓教于乐”,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力,培育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以及锤炼顽强进取、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以文化渗透和精神重塑的方式强化其理想信念[3]。舞龙舞狮运动本身是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民俗运动,从运动生理特点分析,舞龙舞狮运动可以增强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及完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现状

该研究在对“舞龙舞狮俱乐部”“舞龙舞狮社团”等进行文献检索、整理与归纳的基础上,实地走访了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肇庆学院等成立舞龙舞狮俱乐部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进行访谈,了解学校龙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开设类型、教学 方式、组织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组织管理经费等情况,并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秘书长就高校学生舞龙舞狮工作的现状、俱乐部组织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等进行深入交流。

2.1 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运行机制现状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在教育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由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市场融合而来的产物。它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舞龙舞狮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以促进文化传承,丰富校园文化,重塑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通过文献阅读、调研与访谈发现,目前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构建方式主要包括3种[4]。第一,学生兴趣组。这一模式的构成成员主要是有舞龙舞狮运动兴趣的学生,他们彼此间通过各种方式熟知后形成舞龙舞狮运动兴趣组。第二,学生舞龙舞狮协会、社团。这类俱乐部是由学校团委、学生处等学校行政部门的联合组织下组建的舞龙舞狮俱乐部,目前绝大多数俱乐部属于这种形式。第三,学校与社会组建俱乐部。这种俱乐部主要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依托社会力量,共同组建舞龙舞狮俱乐部,开展舞龙舞狮活动。

从国内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师资力量看,目前的师资力量普遍呈现出匮乏状态。从走访的几所高校了解到,师资力量成为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建设与否及发展是否成熟的关键因素,许多没有成立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高校均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或者无教师的情况,而对于成立了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高校来说,师资力量也同样比较薄弱,调查了解到有2名及以上从事舞龙舞狮相关教学工作的高校只有1/3[5]。

从国内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运行资源视角看,“人”“财”“物”三方面均存在不足[6]。从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人”资源看,舞龙舞狮俱乐部的会员并不是很多,会员偏重于有舞龙舞狮经验的学生。从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财”资源看,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资助及自身活动演出奖励。从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物”资源看,舞龙舞狮器材造价昂贵、体积庞大、生产厂家较少,导致了目前高校的舞龙舞狮器材均采用简易器材或者徒手训练[6]。

目前,高校的舞龙舞狮俱乐部主要受高校学工处或体育部门的监管,与高校内部的其他社团、俱乐部相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也基本相同[7]。并且,舞龙舞狮俱乐部的日常活动受监管部门的约束,举办活动较少,常见于运动会及其他比赛的助兴表演,很少有高校在校内能组织校级比赛。

2.2 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倡导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为舞龙舞狮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从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运行现状来看,其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及困境,如经费来源单一、场地设施紧缺、师资力量不足、与外界沟通协调少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2.2.1 经费来源单一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舞龙舞狮俱乐部均采用由学校团委、学生处等学校行政部门的联合组织下组建的,这类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学校的资助。一方面,学校资助金额很难支撑起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运行,使得许多活动无法开展,许多设施设备资源无法配备;另一方面,学校对资金的发放有较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运行与发展。而学生兴趣组形式的舞龙舞狮俱乐部则主要依靠学生筹措与捐助。学校与社会组建的舞龙舞狮俱乐部,虽然拥有多元的经费来源,但是这种模式的舞龙舞狮俱乐部在高校比较少见。从经费来源来看,目前的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这与国外多渠道、多方位的筹款渠道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2.2 场地设施紧缺

舞龙舞狮运动的器材大多由竹子、布做成,且体积较大。一般的体育器材室难以存放,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舞龙舞狮器材室,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舞龙舞狮器材大多放在体育馆内。体育馆内其他体育活动较多,这样加快了器材的损耗。调查了解到,舞龙舞狮俱乐部基本没有专用训练场地,平时的训练以借用篮球场、足球场或校园空地进行,由于舞龙舞狮在表演时还需鼓、锣等乐器配合,训练时锣鼓喧天,室外的训练往往会扰民,并影响其他的教学,因此大部分的舞龙舞狮俱乐部都安排在晚上或清晨进行练习。没有专用的室内场馆,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2.2.3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校舞龙舞狮的教学与训练主要由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或武术教师担任,大部分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均没有接触或极少接触舞龙舞狮运动,大多数是后期通过参加各种舞龙舞狮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才逐渐熟知舞龙舞狮运动。教师缺乏运动经验及教学手段不足,在前期虽然可以满足公共体育教学,但是针对俱乐部中高水平的舞龙舞狮教学则比较艰难,阻碍了学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发展、运行。

2.2.4 与外界沟通协调少

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因受到学校管理的限制,存在着“关门发展”“各自为政”的现象,与其他高校或者社会其他舞龙舞狮俱乐部的联系甚少,这主要是因为舞龙舞狮俱乐部的“人”“财”“物”等资源及日常训练等方面对学校有一定的依赖性。另外,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本身自主性较差、资源匮乏,这也阻碍了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与外界的沟通。

2.2.5 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仍然不完善,监管仅限于一般的行政管理监管,监督内容也只局限于俱乐部章程的执行情况,缺乏深度与广度监督。而对舞龙舞狮俱乐部的日常活动、日常训练和运作机制的监管与评价指标体系很少。此外,从监管形式上看,主要采用年度总结,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3 完善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运行机制的建议

3.1 建立人才培养与合作教学机制

专业的舞龙舞狮教练员是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运行的核心,因此要想进一步完善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运行机制,必须建立人才培养与合作教学机制。一方面,针对人才培养培养机制,学校应该多渠道培养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构建一支“专职+兼职”相融合的舞龙舞狮教师队伍,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合作教学机制,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民间舞龙舞狮社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聘任或者邀请的形式,邀请他们对学校舞龙舞狮俱乐部开展管理、教学、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进而进一步完善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建设。

3.2 创建品牌服务,拓宽经费来源

舞龙舞狮运动因其独特的观赏性和表演性广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在一些开业典礼及庆典活动现场,舞龙舞狮表演对烘托现场气氛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及当地的特色文化,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或者地域特色的优势项目,吸引社会各群体的关注,创建自己独特的舞龙舞狮品牌、服务,提高校园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影响力[8]。例如,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周末或节假日适当参加商业演出,不仅可以增加学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关注度,更可以获得演出报酬,弥补经费不足的情况,构建出校园舞龙舞狮俱乐部“以部养部”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3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

场地与设施是舞龙舞狮俱乐部活动开展的硬性条件。高校场地管理方要善于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正确处理好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兼顾三方,科学安排,交叉运转;同时,高校可根据情况兴建体育场地设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4 完善监督机制与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完善监督方式,可在俱乐部的内部组织专门的人员,制定专门的协会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指标,定期对俱乐部的各项活动、训练等进行评价和监督,保障高校舞龙舞狮俱乐部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舞狮舞龙俱乐部
舞狮献瑞
舞龙
迷宫弯弯绕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