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走向

2021-11-21蒲小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土家族湘西苗族

蒲小玲

(怀化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湖南怀化 418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时代的进程中,已经深深融入各民族的生活中,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多种因素影响,文化生态出现失衡。但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日益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字化工程和“非遗”传承保护法制建设相继启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特征

1.1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拥有苗族、土家族、侗族等40多个民族,是全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

目前,入选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0项,包括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湘西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瑶族长鼓舞、桑植白族仗鼓舞、沅陵传统赛龙舟、芷江孽龙、城步吊龙、土家族撒叶儿嗬、棕包。

入选省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此处不重复描述),包括龙舞、张家界高花灯、张家界鬼谷神功、桑植跳丧舞、苗族武术、湘西苗族接龙舞、文武茶灯、湘西土家族铜铃舞、苗族绺巾舞、苗族团圆鼓舞、苗家八合拳、雪峰断颈龙舞、蚕灯舞、连山斗牛舞、七江炭花舞、石羊走马灯、串春珠。

入选市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桑植花灯、苗族上刀梯、下火海、苗族秋千、民间棋艺、踩高脚、抢花炮、瑶山人龙、滚珠龙等79项。

1.2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湘西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括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两大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的只有沅陵传统赛龙舟1项;省级有沅陵传统赛龙舟、苗族武术、苗家八合拳3项;市级有打陀螺、苗族秋千、抢花炮等25项。传统舞蹈国家级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湘西苗族鼓舞土家族摆手舞、龙芷江孽龙等9项;省级有湘西苗族接龙舞、串春珠、苗族绺巾舞等24项;市级有竹竿舞等54项。

可以看出,入选市级以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舞蹈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多29项。这与湘西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多民族的多种民间信仰、政府部门的旅游政策相关[1]。湘西人民都有多神崇拜传统,神灵信仰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苗族人们祈求家道兴旺、龙神赐福、消灾祛病时都要举行接龙仪式,加上接龙舞简单易学且场地需求低,接龙舞就这样代代传承发展至今。再如“打陀螺”“扭扁担”等活动所使用的器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木头、竹子做成的,非常利于开展。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内涵性、本土性、原真性、活态性特征[2]。

2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

2.1 湘西地区自然生态文化

湘西位于湖南的西北部,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以山区为主要特征,地形复杂,大山纵横、沟壑密布。有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但很多地方已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原生态环境和气息受到冲击,民族传统体育在内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艰难的生存。湘西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湘西地区土地资源贫瘠,给各民族的迁徙、生存和交往带来困难和挑战,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能力,民族在发展变迁中产生的原始文化只能用体育活动或舞蹈的方式记录下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寓民族祭祀、宗教信仰、健身娱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2]。

自然环境决定各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而无形的文化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融汇在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3];而体育设施的建设、生活废水等行为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可见,自然地理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本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不断适应中逐渐形成的[4]。

2.2 湘西地区人文生态文化

2.2.1 民风民俗

湘西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总体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散居状态。因此,居住在不同区域的民族居民,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民俗民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多由民风民俗演变而成的。如苗族有苗年、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节、接龙、狮子会等;侗族有社节、四月八、芦笙节等;土家族有社巴节、牛王节、跳马节等。不同的民俗民风形成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产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2.2 生产生活方式

湘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在生产方式上主要以山区农业型生产方式为主。耕地方式以牛耕为主,不便于大机器生产。但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湘西地区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种植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畜牧业、渔业和其他服务业,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经济结构,提高了民族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劳动力过剩,外出务工是年轻人和许多中年人想到能赚钱的最优途径。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使得年轻人不愿待在村子中,致使湘西地区的年轻人,虽对本民族的记忆依然感到骄傲,但已不认为自己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同[5]。人口流动、生活方式及经济来源等各方面的转变,使原有的社会形态发生转变,传统体育原生态社会文化环境也随之发生转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始形态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改变。

此外,由于旅游业等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或不合理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在外来文化的强势作用下,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正在恶化。

2.2.3 宗教信仰

湘西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会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中,或祭祀、或节庆期间进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6]。如被誉为“土家第一村”的双凤村,其摆手舞、茅古斯舞最能反映古老风俗的土家传统体育,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仪式。为发展农村经济多元化,他们借助体育旅游的开发,以民族体育健身的形式,将土家原生态活动以表演的形式展演,成为村寨创造经济利益的手段。他们在传统体育活动开展之前,都要进行升龙凤旗、请神开光、祭祖、击鼓歌舞等活动,为进入村寨的民众演绎生动的民族传统文化[7]。对于湘西州人民来说,传统体育不单单是锻炼身体、休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3 文化生态视域下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走向

3.1 回归自然,融入文化,促进体育特色跨越式发展

湘西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化出千姿百态、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打陀螺、苗族上刀梯、下火海、茅古斯舞,吸引着大量的民众观光旅游。可以利用具有丰富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旅游胜地,建设满足各种体育活动和集会、祭祀、节庆活动多功能活动场地,选取娱乐性、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与游客共同进行,使游客身临其境,充分感受民族风情,促进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双赢。

3.2 “摒弃”与弘扬并举,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重建

湘西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必然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传承与发展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合理吸收其精华,丢弃其糟粕,应以尊重传统的心态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树立全球意识,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打造一种超越现代体育的新型体育文化体系。

3.3 生态优先,融通多元资源,开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新发展空间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农村的生活、娱乐和经济方式。湘西地区生态人文环境,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神秘性和完整性,并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资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促进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化传承保护,必须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融通书刊、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多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解决传承保护的短板。根据湘西地区的特点,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实现原生、次原生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提升传承人文化层级,构建利于传承保护的文化生态环境,整合其项目文化适用场域,以对文化的保护为重点,多重途径共同实施,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8]。

4 结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具有不可复制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文化记忆和文化资源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因此,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重建过程中,坚持“摒弃”与弘扬并举,采取回归自然,融入文化等措施促进体育特色跨越式发展;突出生态优先,融通多元资源开拓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新发展空间理念,为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保护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土家族湘西苗族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土家风情惹人醉
湘西 国画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