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跆拳道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1-21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腿法跆拳道功能性

樊 驰

三门峡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000

1 跆拳道教学内容及特征

1.1 跆拳道训练与教学内容

基本技术与战术训练、综合素质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实战训练等为跆拳道训练教学主要内容。其中基本技术与战术训练主要包括反击技术、防守技术、战术方法、进攻技术等等;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包括综合动作临场运用、学生心理素质自我调节、临场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等;身体素质训练主要包括柔韧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等;实战训练主要是利用模拟竞赛,或者直接参与竞赛的形式,训练学生在实际应战时技巧运用能力。[1]

1.2 跆拳道训练与教学特征

跆拳道训练教学是以腿法为主的项目,讲究攻击速度,不注重华丽动作或者表情动作夸张演绎。在跆拳道训练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运用腿部、脚部等下半身同时发力向对手展开攻击。只有在快速、灵活运用腿、脚,才可以制服对手,获得胜利。[2]

2 跆拳道教学常见问题

2.1 忽略对跆拳道的兴趣培养

跆拳道训练中的每一项内容均需要进行多次、反复训练,特别是腿法。跆拳道腿法需要学生训练近百次或者千次才可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多数学生在训练间隙经常会出现烦躁、厌恶情绪,甚至抗拒继续训练,最终导致整个训练教学中断。

2.2 功能性训练方法体系不完善

功能性训练在我国研究推广时间为2011年,由于推广研究时间较短,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跆拳道功能性训练与教学方法体系。功能性训练在我国跆拳道训练与教学中也无法展现良好的效果,最终抑制了学生专项能力提升。

2.3 理论知识传授与实战训练失衡

在现阶段跆拳道训练教学中,多数教练过分注重实战训练,不注重为学生传授跆拳道理论知识,导致多数学生无法真正了解跆拳道技巧、动作要领发展情况,也无法正确认识跆拳道训练内涵及精神,最终出现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发展受阻情况。[3]

3 跆拳道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3.1 注重跆拳道的兴趣教学

维持学生在跆拳道训练中的兴趣,是跆拳道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游戏教学是一种利用基本身体练习手段,贯彻陶冶性情、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原则的跆拳道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培养其敢于拼搏、勇于奋进的坚强意志品质。[4]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在学生心理、生理层面的积极作用,教练可以从准备阶段、专项训练阶段、素质练习阶段三个阶段入手,有针对性的安排游戏任务。首先,在跆拳道训练准备阶段,为克服学生初期身体惰性,提高其大脑皮层兴奋度,教练可以摒弃以往简单的跑步、徒手操韧带拉伸方式,而是引入“打屁股”游戏项目。要求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练随机选择一名队员,抛给他一个脚靶,随后该名队员可以利用脚靶追打右手边临近队员屁股,临近队员可以快速躲闪,并沿逆时针绕圈跑回到原位置。在其回到原位置后击打人员需要停止追打并继续绕圈慢走,选择其他队员并利用脚靶击打。通过“打屁股”教学游戏的引入,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活跃其大脑皮层,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其快速反应能力。其次,考虑到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高的“腿的艺术”,在专项训练过程中,腿法训练效果对跆拳道训练教学整体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学生熟练掌握腿法技术训练后,教练可以在枯燥腿法反复训练中引入对抗游戏,以达到良好的腿法动作巩固效果。以步法训练为例,教练可以引入“摸肩”游戏,要求学生面对面排列,利用规定的步法,在30s内利用手摸对面学生的肩膀,摸到次数最多者即为胜利者。通过上述专项对抗游戏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步法灵活性、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可以降低过于激烈对抗竞赛导致的意外伤害风险。最后,跆拳道项目对学生爆发力、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当缓解身体素质训练困难度,教练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法。如在腿部力量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要求学生自由排列若干个人数相当的横排,每一个横排学生需要手拉手进行深蹲起训练。在规定时间内预先做完规定数量的为胜利组。由于“手拉手深蹲起”游戏中整个横排学生需要保证动作节奏一致性,不仅可以训练其腿部力量,而且可以培养其团体协作精神。

3.2 完善功能性训练的教学方法体系

跆拳道功能性训练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完善,可以在发挥跆拳道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手段,预防学生在训练中受伤,促使出现意外伤害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运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其践行“更高、更快、更强”的自我突破式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跆拳道竞赛,为避免动作技术变形、或者失误对竞赛成绩的影响,教练应从核心训练、力量训练等方面,构建针对性的跆拳道功能性训练方法体系。一方面,由于腾空击打、单脚支撑击打是跆拳道训练主要技术特点,学生灵活性、稳定能力、控制能力对击打速度、击打准确度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身体中间核心部位力量传递、控制是核心稳定、核心力量控制的前提。因此,教练可以将跆拳道训练教学中多数动作看做一个完整的动力链结构,如对于腾空击打动作而言,可以将其看做一个涵盖支撑腿、躯干、腿部关节、脚踝、击打腿、脚面等部位的运动链。此时,为了保证击打准确及击打力度,就需要在常规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身体核心区控制身体平衡、传递力量的能力。同时为避免学生遇到场地柔软度不适应导致的身体重心偏移问题,教练应依据动态变化思维,对学生训练时场地进行动态调整,以逐步提高其根据场地柔软度调整身体核心区平衡控制能力,获得良好的核心区域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对于跆拳道训练教学而言,功能性力量训练主要是在传统基础力量性训练的基础上,衔接专项力量传导,获得最大功率。其中传统基础力量性训练主要是在学生稳定状态性,引导其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力量、最大力量训练;而功能性力量则是在运动链明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保证核心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力量素质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功能性力量训练时,教练应从不同视角出发,利用多层面动态式训练方式,将训练与实战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力量训练协调性、系统性、适应性。

3.3 协调理论知识传授与实战训练比重

在当前跆拳道训练教学中,只有理论讲解、学生听讲、动作示范、互动练习有机整合,才可以保证跆拳道训练的教学效果。因此,教练可以依据“优而精”“多练多思”理念,在跆拳道训练教学中贯穿精讲与多练原则,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首先,教练应在跆拳道教学前,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如在讲解与示范横踢跆拳道技术要领时,教练应依据教学进程进行练习,保证整个训练过程在课程精细讲解的指导下,如:横踢动作方法应用时要求学生摆好实战姿势,在右脚发力蹬地的同时,在短时间内将重心转移到前方左脚。随后将左拳、右圈随时放置在胸前,左脚前脚掌发力碾地内旋180°,左膝关节内扣,同时髋关节跟随身体向左脚掌方向旋转。最后右脚膝关节做横踢前准备姿势,并向上抬至水平,促使小腿在短时间内向左前方横踢击打目标。其次,精讲多练需要与跆拳道训练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相联系。精讲从本质上而言是挑选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保证跆拳道训练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精讲多练原则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选择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构建逻辑清晰的跆拳道训练教学体系。同时根据前期讲解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重难点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相关内容,保证跆拳道训练的教学质量。最后,考虑到跆拳道训练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为保证精讲质量,教师应严格根据学生基础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由于不同学生对相同讲解内容理解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掌握情况,在全体精讲、集中讲解的基础上,选择部分精讲的方式,恰当运用图文和多媒体视频及常见错误姿势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并根据对应学生在跆拳道实战训练中表现情况,结合自身专业经验,适当调整学生在后续训练中次数、难易程度,以便达到良好的跆拳道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腿法跆拳道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跆拳道传统品势与新品势的腿部技术特点比较探究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嘻哈跆拳道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论散打腿法技术及其实战运用*
论散打腿法与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