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现代学徒制的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材编写研究

2021-11-21阙瑜袁静邓科王思怡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职业

阙瑜 袁静 邓科 王思怡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是一项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国际上已经通行多年,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培养了很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当前我国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这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作为师傅,企业师傅作为教师的联合传授,要求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相应的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学改革中的教材作为重要教学工具,是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

一、现代学徒制下教材改革的背景

(一)现代学徒制的订单冠名班认可度低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家长与学生对学徒概念排斥。工程测量专业订单班学生多为调剂学生,目的不在于技能获得与传承。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度低下。对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建立。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低造就整个学习环境偏懒散。对订单冠名班的宣传更倾向于社会不认可的加工模式。社会对高职教育中学徒制的误解和排斥也造就专业招生困难。学生中的再宣传能力有限,学生首次毕业对职业待遇要求过高,对社会了解甚少,造就对这种订单班更多的是负面的评价。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徒制的建设处于基础阶段,还有很多弊端与缺点,也有很多突破口。我国现代学徒制仍然不能突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不能兼容,所以深度合作的情况还有待加强。第二,学徒身份的认可,既没有学徒的专业技能,也不能完成基础知识拓展,仅仅为一个被机械代替的人类手工劳作。第三,教育和资格认证没有得到有机的衔接。1+X技能证书不断推进,但是在企业的认可度仍然不高,流行程度在中小城市不被重视。第四,没有真正找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利益点和学徒的个人利益平衡点,没有调动起企业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1]。

(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深化难度大

现代学徒制注重技能传承,工程测量专业的技能操作智能化程度高,早期的基础技能基本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在追求效益的企业中对设备和软件的依赖程度高。而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上。而对人才的知识获得上大多数地方职校的合作企业并不看重。技能知识并不能给予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得到安全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对于职校学生薄弱的基础知识来说太过沉重。目前技能知识的深化很多专业都集中在软件和设备的研发,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计算机编程知识和对软件设备的研发必须依托理论知识的理解都不好攻破。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科技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一个人一生变换职业的频率或更新职业技能的要求在不断增加,这对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在现代学徒制中,如何运用国家干预,与企业利益相制衡,保障学徒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2]。现代学徒制扩展职业能力范围是大多职业教育能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能力扩展需要专业培养模式的顺延,专业培养模式在宽度和深度,甚至交叉学科的合作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工程测量实训教材的专业特点

本专业在高职学校多设置在土建大类下,高职专业的实训教材在市面流通性不好。很多出版单位出版仅为本校学生使用,由于各校的实训条件限制,实训教材的适用性也并不广泛,有些职校至今三大基础仪器都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实训场地通常都是游击队的占领方式。很多普通的高职院校测量教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所以作为教学重要工具的教材,在地方职校的资金短缺情况下通常都是凑合使用。不能实训的项目统统取消,学生就业时才第一次见识一些基础操作和基本仪器。

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行不仅促进了“学校+企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达到分工合作、各施所长、共担风险、共同育人的目的,也使得教师以及学生都更加需要采用非传统的工作手册式教材,使教学过程具备更大的灵活性[3]。工程测量专业教材实训内容繁重,教学任务紧凑,知识节点环环相扣。如果使用活页式工作手册方式构建教材,能适应各种学校不同教学能力的教师,但其对于应用性要求的企业需求实时性不强。信息化改革为教材的创新提供了一条可拓展道路。室外操作是工程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教材编写上注重媒体开发应该是本专业实训教材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基于高职现代学徒制的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材编写方向

一门优质的实训课程应当实现,实训现场就是生产现场、实训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因此教材纵向内容安排应与实际工作流程保持高度一致[3-4]。为了克服实训教材在有限实训场地和实训环境下的普适性,实训课程教材编写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教材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教学不断推进,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打破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局限性,推进教材信息化,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良好实训环境的院校,提供可适用的实训教材,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得实训教材的通用性增加,例如可以通过每个章节的虚拟仿真操作完成。在每个章节设置同室外操作程序一致的虚拟仿真操作任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以图代文的编写形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习者开展操作。对于每一个重点操作步骤,不仅需讲解其对应的理论及操作要点,还应通过微课、视频等形式对操作方法进行演示,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学习者通过扫描教材二维码观看视频,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习者的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6]。信息化的手段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仍然是与教学资源有效结合的各种平台,虚拟仿真平台、智慧教学平台、科普平台等,多种媒体融合是探寻信息化道路的有效途径。适应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得力助手。

(二)项目兴趣化

实战型实训是综合项目实训的最高层次,真实融人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是学生脱离学校母体独立工作的开始,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7]。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专业认同感以及对学徒概念的深刻理解,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材在编写部分将实时更新工程项目,与合作企业共建完整的产业链,将实际的工程项目分解并做成任务模块,让学生与企业的员工共同完成,并在信息化教学工具中建立交流库,完成任务评价。

基于项目教学教材开发,需要企业、校方和教育专家的共同参与,必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努力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以满足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8]。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下,大多数企业和专业之间的配合并不密切,仅仅局限于就业方面,在专业教学上,企业的兼职教师由于工作原因并不能完全参与到教学,但其宝贵的实践经验是学校专任教师不能获得的,故实训教材编写之前,我们根据教师的企业顶岗锻炼需求,专门将专业的部分教师分配到各个合作企业顶岗半年,根据顶岗教师经验,企业的项目跟进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各工种配合密切的工作。所以要在短期内掌握各个流程上的精髓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企业制度和大体流程的把握是比较熟悉,教材编写研究组通过开设多次企业专家会和教师主动参加方案设计会等方式获得了项目教学的流程设计。并完成了几个常见项目的任务分解。

(三)知识情节化

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教法上有一定区别,大多数中小学教育对知识点的把控非常精准,并且善于对知识点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与美化,高等教育旨在建设学生学习框架,但职业教育介于两者之间,既要满足就业前的知识框架建立,又要针对大多数都为基础薄弱的学生重新获得知识点。而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都是偏弱的,那么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果不通透就会造成知识框架是不堪一击的。本专业实训教材对于重难点的理解,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设置有趣的教学情节,并通过校企共同搭建的证书培训平台为企业和学生共同答疑,使得学生在学校就获得员工的职业教育途径。教学情节的设计我们倾向于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接触的自媒体方式设计。剪辑和提炼重点为重中之重,而时间上不至于使得本就学习习惯偏弱和学习坚韧度偏低的学生能接受,再通过媒体的影响功能使得学生接受专业学习和在此过程中习得基础的职业道德。

四、结论

工程测量专业目前广泛存在于各大高职院校招生体系中,但高等本科教育的知识点与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格格不入,现代学徒制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市场,作为重点实训课程的教材的改革创新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步。改革创新应该立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是怎样的状态、怎么去教这样的学生、学生需要什么去思考教材的改革,细化改革步骤,从而达到三教改革目的。工程测量专业教材的实时更新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实现有利于教学任务跟项目的紧密结合。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职业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职业写作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