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天龙八部》中的武术文化

2021-11-21李建勇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萧峰天龙八部流派

罗 均 李建勇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20079

“武术文化”一词是随着学术界对武术概念的研究而出现的,是学者们通过文化来认识武术的一种产物。[1]栗胜夫指出:“武术文化是以研究技击为核心,以精神和物质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的综合系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在张岱年先生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提出了文化的四层次说,其中心态文化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指“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发展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3]在江百龙先生主编的《武术理论基础》中推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即武术文化之内在本质”。[4]因此,可得《天龙八部》中狭义武术文化是:武德、武术流派、武术哲学。

1 《天龙八部》中的武德

“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5]武德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人们从事武术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雷海宗先生从历史联系的角度明确了武德不是军队所独有的,如果军事伦理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加强道德认知能力,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的基础美德、伦理学、苏格拉底式的态度和生活学习的过程”。小说中的武德属于武林中的武德,就是江湖规矩。北宋的主流文化是程朱理学,《天龙八部》中的武德,顾名思义是研究武林人士的行为习惯。

1.1 尊师重道——三大主角气自华,南海鳄神顶呱呱

尊师重道,尊师是指尊重老师、师傅、长者等,重道是指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和技能,找准方向和规律。文中诸多场景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中武礼部分。武术礼仪是人民从事与武术活动中约定俗称的社会行为,抱拳礼在小说中很普遍。三个主角化身文化大使。段誉误入“琅嬛福地”,学习了卷轴上的武功秘籍,最能表现尊师重道。萧峰为报答对汪帮主的恩情,将丐帮变成了一个名震武林的帮派,即使遭人陷害,仍然对丐帮忠心耿耿,这份忠诚源于师恩。虚竹,是一个私生子形象,本是少林寺中的一介无名小僧,巧合破解玲珑棋局,逍遥派掌门无崖子废除其原有的少林武功,将自己毕生的武学内力全部传授于虚竹。在小说小角色中塑造很成功之一的人是南海鳄神,四大恶人排名第三位,在武学上,有深厚的内力,招式凶狠毒辣,想收段誉作为徒弟,最后,反而成为了段誉的徒弟,而且十分有情有义。曾救跳崖轻生的王语嫣,最后又因师徒关系,死于段延庆手中,把尊师重道体现得淋漓尽致。

1.2 精忠爱国——三兄弟心系人民,慕容复复国难行

精忠爱国是指家国渊源。萧峰出生在辽国,成长在大宋,本质上为契丹人。但是,萧峰与萧远山之间有约定,日后永远不能攻打大宋。萧峰始终遵守这个约定,心系人民,胸怀大义。同时,萧峰的两位结拜兄弟也同样认同其信仰。二人与中原武林门派中的高手一起去营救了萧峰,阻止了辽国入侵大宋,使大宋消除了亡国的危险。最后,小说中有一部分极端复国主义者,以慕容家为代表的,慕容博和慕容复两人,这对父子怀揣燕国的玉玺,希望通过努力光复燕国。一生苦练武功,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只为复国,真可谓“可歌可泣”。

1.3 重义守信——英雄情深义厚,明王永不满足

重义守信是武林中人在江湖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义”是一种永恒的精神,重义守信已经成为武林人士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段誉、萧峰和虚竹”之间的兄弟情义,小说中自始至终都显得平淡如水。兄弟有求,就必应。小说中的情节:“段誉和虚竹”率领中原武林各门派高手走出玉门关外,一起前往辽国营救萧峰。再现,阿紫是萧峰的妹妹,“虚竹”答应其帮忙治疗眼睛。三兄弟去参加西夏比武招亲。最后,萧峰在关键时候劝“辽国”的大王放弃攻打大宋,跳下玉门关外的悬崖,从而确保虚竹、段誉以及其他门派的中原武林高手和女眷们安全。反转较大的就是“鸠摩智”,作为大宋“吐蕃国”的国师,痴心与武功绝学,挑战大理,少林。其一为了报答慕容博,打算将段誉烧死,却没有得以实现。其二,在少林寺藏经阁外慕容博父子和萧远山父子相通过武功来化解个人恩怨时,“鸠摩智”突然出现,为了报答对萧远山,明确自己不能袖手旁观。其三,在西夏国比武招亲期间,慕容复趁机在“鸠摩智”因练功过度而导致身体上的劣势,在子时“鸠摩智”被慕容复打入古井中,多亏段誉相救。当“鸠摩智”看到慕容复心狠手辣的一面后,再经历对段誉的了解,焕然大悟,最后偷偷离开,去做一个和尚本应该做的事情去了。前两点足以说明“鸠摩智”重义守信。第三点是在小说剧情发生反转中提到,“鸠摩智”改正了之前在武学上的“贪”,从此一心向佛,回归自然。是为了报答段誉在古井中出手相救的恩情。有力的支撑起“鸠摩智”在本性上重义守信。

1.4 正直仁义——修得内圣外王,扫尽世间污浊

正直仁爱是基于人本身实现的自我修养与提高内在能力的一种素质。段誉作为一个白面书生置身江湖,“仁义”二字,段誉早有接触,自小爱读书,行走江湖之中,依然是保持着仁义之心。段誉和钟灵有一段对话:“你打不过别人,别人就会把你杀死,所以从小爹娘就教我武功”。乔峰说:“咱们习武之人,第一不乱杀无辜。”正直仁义在乔峰身上更多的是其为人处世,不向恶势力屈服,寻找真相。辽国的大王命令乔峰带兵攻打大宋,乔峰宁死不屈。“虚竹”为少林寺守护少林的小和尚,热心为人治病,心如止水,有情有义。小说中武功极高的扫地僧,在少林数扫地二十多年,见证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仍然“看破不说破”,用自己深厚的内功巧妙的化解了慕容氏和萧氏的二十年的恩怨,这才是实质上的仁义之士。一把扫帚,扫尽人世间的恩怨和污浊。

2 《天龙八部》中的武术宗教流派

“所谓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形成的武术流派”。在《天龙八部》中不仅有像无量剑派,丐帮,少林,逍遥派等等流派,还有“北乔峰,南慕容”流传武林的称号。“皈依不一定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可能有很多种精神转折点,而任何一次(或多次)都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金庸先生而言,至少有两次以上的皈依才能在小说中将宗教流派与作品完美融合起来。宗教流派的形成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如果没有宗教文化思想作为载体,武术很难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无形中增加了武术的民族文化性。

2.1 道教文化流派

道教和武术密切相连,道教思想对武术的修炼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在《天龙八部》中关于道家的武术流派有逍遥派和星宿派。逍遥子传位给无崖子,并授予七宝指环。知道自己没有当掌门的机会,就将无崖子打落山崖中,并自己成立了星宿派。后来,无崖子安排了苏星河布置了一个珍珑棋局,希望有人破解而成为掌门。后来在苏星河所布下的棋阵中少林派的弟子虚竹巧合破解了棋局,于是无崖子化解了他身上的少林内功,并将七十年的逍遥派的功力和逍遥派掌门之位传授给他,再后来他得到了天山童姥传授的本门武功,其逍遥派的本部位于天山缥缈峰的灵鹫宫。

2.2 佛教文化流派

佛教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谈及佛家,金庸的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杀,让他非常难过,他便开始皈依佛教。“皈依佛教之后,参透了‘生与死’的疑问,从悲痛到释怀,查良镛先生大约用了一年半的时光”。之后,他便开始潜心研读佛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在当时的大宋有一个传统,很多皇帝在年近百岁的时候,都会选择引渡少林,在少林寺中终老。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就放在大理国的护国寺中,由枯荣大师负责看管,同时召集寺中有修为的人进行研习,从而达到保卫国家。佛家圣地不仅仅是研究佛经和练习武术绝学,还有保卫国家,维护社会正义,江湖中联盟去玉门关外营救被大辽扣押的乔峰,少林寺许多高僧都加入其中,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保护大宋,为人民留下一片和平安定的社会景象。在《天龙八部》中佛教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术流派,少林寺也在武林中有绝对的话语权。

2.3 三教交融的文化流派

大宋年间,为了保护自身和保卫祖国,社会中形成了各种的武术组织,在《天龙八部》中典型代表是段誉。从小酷爱读书,对易经有所研究,习得逍遥派的凌波微步,为人处世都是按照孔孟之道来的。其“仁”的一面在小说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在枫叶林中丐帮的布袋长老放毒蛇咬伤姑苏慕容的风波恶,段誉为“风波恶吸”去蛇毒,保全了风波恶的生命。大理国的民众十分爱戴段誉,儒学对其个人思想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对佛经的学习让段誉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显得突破了时代,从而使小说对观众的吸引更有代入感。

3 《天龙八部》中的武术哲学

乔凤杰教授在《武术哲学》中提及:“所谓哲学,就是可以面向所有领域的对人们的谈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研究”。以《天龙八部》为背景,谈及武术哲学,主要有易经哲学和人生哲学,武术哲学可谓渗透到小说中,成了人物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好人都活到了最后,恶人到都接受了因果报应”。小说与哲学存在巨大的内在联系。

3.1 易经哲学

《天龙八部》中易经哲学主要是许多上乘武功的秘籍,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就是将人体内部看成一个八卦,通过对身体内的穴位进行气息训练,从而将身体中的内力集合于一处打出来。逍遥派的凌波微步是对八卦方位图的一种外用,听过对八卦中的方位进行记忆,从而通过步伐闪躲,达到快速脱身的,以保全周身的左右协调。所以,金庸先生将易经哲学巧妙的运用到了《天龙八部》中。更多关于易经哲学的应用等待去解密。

3.2 生命哲学

人物命运已经提前安排,在微妙之中却各有不同。在《天龙八部》中女性命运是矛盾的,女性角色都是为爱情所生,男性角色的命运更是复杂,在《天龙八部》中的武术文化思潮中核心的思想没有变,正是在这样文化的影响下造就了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命运。对女性角色进行分类:第一,中意段誉的女性角色钟灵、木婉清、王语嫣;第二,偏爱乔峰的阿朱、阿紫;第三,仰慕主人的女弟子和梦姑;第四类,追求段正淳的刀白凤、阮星竹、甘宝宝、秦红棉、王夫人,康敏;第五,在尘世中苦苦等候身处深谷中闭关修炼的无崖子的两个女性角色李秋水、天山童姥;第六,暗恋慕容复的阿碧;第七类四大恶人之一的叶二娘和小说开篇中“无量剑派东宗”的弟子和“西宗”的女弟子。男性角色,第一,萧峰、段誉、虚竹,以心系祖国,为和平大业付出,为正义而战。第二,大理国、大辽、大宋、西夏、女真族,这些国家中的男性的责任是保卫国家。第三,复国类,慕容复和慕容博,这父子两人手持燕国的玉玺,想方设法去复兴燕国。第四,武术组织,男性负责人作为组织的管理人员,练武是为了维护自己组织的利益,同时为了抵御外侮。第五,武林中的各大门派的男性角色,少林寺、丐帮,这两个组织中都是男性,其生存为了维护组织的利益,同时又保家卫国的责任。《天龙八部》中的多数人渴望和平。辽国作战的士兵,当辽军大王统一不攻打大宋时,士兵们的反应非常强烈,是一种对和平的向往,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号召。最后,金庸先生将男女的命运放在了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所特有的生命哲学,这便形成了《天龙八部》中的武术哲学。

猜你喜欢

萧峰天龙八部流派
持之以恒的萧峰
谁才是萧峰最好的朋友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妈妈辛苦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浅析《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悲剧形象
预防过量用药的“天龙八部”
化妆品店 吸引顾客的“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