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价值和启示:“镖不喊沧”的文化考察

2021-11-21张长念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镖师镖局武德

刘 尚 张长念

1.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91 ;

2.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1 释义:何为“镖不喊沧”

镖指镖局。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机构。又称镖行。旧时交通不便,客旅艰辛不安全,保镖行业应运而生,镖局随之成立。镖局有镖旗、镖号,镖局保镖主要有水路和陆路。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广泛。镖师上路,不但要会武功,还必须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话,以便同劫镖的绿林人物打交道。走镖时,如果发现路间摆着荆棘条子,必须作好准备和劫路人见面。如果攀上交情渊源,彼此认同一家,便可顺利通过,否则只好凭武艺高低。[1]通过喊镖这种自报家门的方法,一方面可意会有交情的绿林人士;另一方面喊镖还含有一定的震慑意味,向其他人彰显自己不是可轻易触犯的。

沧指沧州。沧州是今河北省境内的一个地级市,自古习武、重武之风兴盛。沧州自古便是中国辎重要处,在明朱棣迁都燕京后,沧州作为辎辅重地突显出来。明代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穿过沧州全境,除此之外沧州的陆路也是四通八达。形容沧州境内的交通有着这么一句话,“青县、沧州、故城、兴济、东光、交河、景州、献县等处皆漕輐,河间、肃宁、阜城、任丘等处皆陆运”。[2]樊沧州是商品流通和集散的中枢重地,如此便利的交通必然成为了官府巨富走镖的要道。

“镖不喊沧”源于清至民国时期,镖局走镖,无论是水运陆行,只要是到了沧州,就要撤下镖旗停止喊号,悄悄的走出沧州地界,方能平安无事。如若不然,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不管在外有多大的名声、多高的功夫定有当地的“练家子”要与你切磋武艺,保证让你跌一跟头吃大亏。传说“镖不喊沧”是由沧州成兴镖局的创始人李冠铭树立,李冠铭当时名震一方,大刀王五之师。某天,一队外地镖局自北向南路过沧州城,镖师高声喊镖如入无人之境,当镖车快要到达南门时,镖师说:“都说沧州是武术之乡,也不过如此”。此话传入李冠铭的耳中,“冠铭驰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冠铭手攀坊梁,以股夹马起,马跳嘶不能少动,镖客大骇,逊谢哀之,冠铭始大笑,驰去。”。[3]此后,凡是镖车经过沧州,无论名号大小均要撤下镖旗,不得喊出镖号悄然通过,以示对同道尊敬之意。

《江湖丛谈》中也曾提到,“镖局走镖时候,都得喊镖号,唯独到直隶沧州不敢喊镖趟子。若是不喊就许安然故去,如若不然,任你有多大的能为,亦得出点差错”。在清末,“镖不喊沧”已然成为了天下镖局所遵循的共识。

2 缘由:为何“镖不喊沧”

2.1 民风

沧州在春秋时期位于燕、齐、赵三国交界之地,为辎重要处。自此,沧州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河间府志》记载,沧州一带“乃历代用武之国,天下必争之地也,死于兵戈者盖屡屡矣”。[4]历史上沧州一带战事颇多,民不聊生,沧州人民为自救图存,对掌握攻防格斗技术的需求愈发强烈,为沧州尚武之风埋了一颗种子。《沧州志》曾记载感叹沧州习武之风兴盛,“沧邑俗劲武,尚力气,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5]更早的史料中,也可发现沧州人民的武风,《汉书》记载,渤海郡太守龚遂至沧州,感叹于沧州人民尚武,曾极力劝住当地居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发展至明清时期,沧州武术门派丰富,拳械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沧州武术发展进入到了全盛时期。[6]从各类记载中,不难发现沧州一带习武之风悠久,为日后形成“镖不喊沧”奠定了浓厚的民风基础。

2.2 地势影响

沧州位于河北的东南方位,北靠北京和天津,南连山东,东临渤海。因此,渤海又被称为“沧州之海”。沧州历史上为国家边关重点,由于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多为皇帝发配要犯的流亡之地。一些朝廷重犯也来到沧州,隐匿身份,传武维生,例如通臂门中的“韩姓道人”,八极拳门中“癞”“癖”,太祖门中的“顺元和尚”以及闯王刀法的“秦氏夫妇”等。再加之江湖中许多豪杰、侠客也来到沧州,隐于各家镖局之中,以镖师为生。长期以往,在清乾隆年间,随着习武、传武、练武人士的不断聚集,沧州武术之乡已经颇具规模。武术种类丰富,技能精湛,且注重于武术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是促进了沧州武术的发展。许多武林人士在沧州或军队授艺,或民间传承,或拜师学艺,亦或者任各处镖师,武术在沧州可谓是“遍地开花”。还有许多武林人士热衷于以武会友,在互相的切磋、交流之间,沧州武术不断提高,发展其技艺,沧州的武术符号日渐鲜明,这才有了南北镖行对于沧州武术的认可,恪守“镖不喊沧”之信条。

2.3 军事需要和武举制度的促进

沧州在明清时期是京辎重地,城市不仅有政治、经济的作用,其军事地位也尤为重要。在明军尚未攻入大都前,明朝的北部边境常被蒙古骑兵骚扰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史料记载“帝念边防甚,且欲诸子习兵事,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7]沧州,在明初时隶属于北部边防战线,故也在军屯范围之内。大量的军屯人员定居于沧州,而在还以冷兵器作战为主的明代,军旅中的军人大多都是习武之人,如此大量的习武人士迁移至沧州,带来了不同门派的武术,各种武术在军旅中不断的切磋磨练,不停的优化精湛,也为沧州武术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沧州作为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明清科举年间,沧州共出武状元、武进士、武举人1937人。沧州自古尚武风气浓厚,距王朝都城较近,对考取武举功名可谓是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再加之明亡清初,朝代更迭,清朝统治者认为明武备松弛是以致亡国的弱点之一,因而更加重视武举制度,颁布政策,选拨人才。激励了沧州爱武之人勤加练习,许多人一生兼农兼武,将祖传武学代代相传。客观上了促进了沧州武术的发展,为沧州武术之乡的美誉打了坚实的基础。

各方面的因素综合促进了沧州武术的发展,培育了沧州浓重的尚武之风,高超的武技和渊源相传的武术文化与历史,造成了沧州武术在当时高度发展的巅峰盛状,才使得“镖不喊于沧州”这一独特的行业俗约。

3 “镖不喊沧”社会意义分析

3.1 彰显出沧州武术发展的盛况

沧州武术拳种丰富,器械繁多,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之说。南北镖行途径沧州,撤下镖旗,停下喊号。起初是敬畏大刀王五之师李冠铭的高超武技,加之传说李冠铭独自一人就立下了“镖不喊沧”的“行规”,在当时武林声名远扬。沧州在清朝时已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李冠铭一出手就震慑住了整个镖队,无疑是为沧州武术之乡打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个人名号在武林中难以经久不衰,但“镖不喊沧”却逐渐成为了镖局的业界行规。说明了天下镖局对沧州武术的认可,态度由敬畏到尊重的转变。这也侧面证实了沧州武术在当时武林举足轻重的地位,沧州武术起源于人民在战乱中图存的需要,在军队中为搏杀敌人而发展,重视各家各派各民族武术之间的切磋交流,查漏补缺,糅杂各家技击风格,形成了重视实战技击的武术形态。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沧州武术只有力压群雄,才能在中国武术千百年流传发展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更不用说冠以武术之乡的美誉。“镖不喊沧”能够成为南北镖师所恪守之信条,这无疑是对沧州武术发展的认可,对沧州武术家的尊重,体现出沧州武术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盛况。

3.2 促进沧州武术的发展

自明清以来,沧州武术已享誉天下。[8]从“镖不喊沧”所流传的故事中可以了解到当时沧州作为武术之乡已是大家所公认,但外来人不了解沧州武术之实质,踏入沧州境内还仍有试探挑衅之意。“镖不喊沧”威名远扬,勾起了沧州习武人士心中源来地域、文化、武技的骄傲、自豪之情,激发沧州从上至下、由老及幼每一个人心中的尚武豪情,振奋沧州人民对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的信念与热情。“镖不喊沧”成为了一张名片,承载着沧州人民心中的一份骄傲和荣誉。一方面,进一步的拓宽了沧州武术本就广泛的受众人群;另一方面,会更加促进沧州武林各家各派武术技击的磨合和增长。使沧州武术既向纵深发展实战技击,充分的保留深化沧州特色的武术;又使沧州武术横向的扩展受众人群,增长了习练人群和从业人士,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沧州武术千百年来先人留下的瑰宝。

3.3 强化了武术界的特有的道德规范

沧州古城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蕴含了各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并吸收在沧州武学体系之中。武术本以搏杀技击而起源,包含着暴力与厮杀。但中国武术千年来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并讲求武德、礼仪、仁爱,从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道德符号。沧州古为齐国北地,又近燕赵之地,燕赵自古出任侠、多悲歌慷慨之士名世,齐鲁则多出儒雅诗书之才,沧州位于燕赵文话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因而,沧州武术深受两种文化影响,两种文化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9]以致沧州武术自古便形成以德行为先,讲究修养武德,兼修内外,刚柔相济,文武兼备。其中“义、勇、忠”就是沧州武术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沧州武术侠义精神之根本。“镖不喊沧”体现出沧州武术人士武勇的侠义精神。勇,就是见义勇为,勇于担当。[10]听闻不义之事愤而出手的李冠铭,彰显出沧州作为武术之乡的实力,听闻不实之事后并未难为出言不逊的人,而是大笑离去。这又彰显了沧州武侠精神的侠客精神,快意恩仇,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的气节。这不仅是沧州武林侠客精神最好的诠释,更成为日后彰显沧州武术的精神、文化底蕴的范例,教导后辈沧州武林的侠义精神。时过境迁,更使沧州武德文化及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沧州人士心中,滋润沧州武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4 “镖不喊沧”的当代启示

如今的社会中早已没了快意恩仇的武林,没有押车走镖的镖师,“镖不喊沧”成为了一个故事,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似乎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再无用武之地。重新细细品味其间种种原由,亦能收获颇丰,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4.1 对个人武德修养的启示

从“镖不喊沧”的故事中,不难发现对于个人的发展和为人处世有着丰富的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礼仪·大学》中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修身是人生漫漫长路的第一步。何谓修身?何以修身?在“镖不喊沧”的故事中都能找到可以参考的启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修身需要漫长岁月的积累,需要社会实践的磨练,需要礼仪文化的熏陶。修身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增长、能力的提高。放置于“镖不喊沧”中出言不逊的镖师上,成为镖师定是有武技在身,没有白白得来的功夫,必是要经历过艰苦的训练。但这不是修身。没有良好的品德,谦虚的态度,能力增长的越快,就越是一件可悲的事,使人夜郎自大。中国地大物博,仁人志士,代代辈出,去往何处都要怀有敬畏和谦逊的态度,张扬跋扈定要吃一大亏。古人语“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同样是告诫世人要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之间许多针锋相对的矛盾都与个人的修养与性格有关。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人的性格开始慢慢急躁,容易因外在刺激的影响导致情绪失控,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通过学习武德中的种种教诲,加强个人武德的修养,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改良个人的性格,不但能够提升个人德行修养,丰富精神世界的追求,还能使其在人际关系中相处更加融洽。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中个人武德的修养仍然具有价值和实际意义。

4.2 对于构建新时代武德风尚的启示

“镖不喊沧”着眼于构建新时代武德风尚,也可得到些许启示。“喊”的隐喻是“挑衅”,不喊号才是“镖不喊沧”中值得令人寻味和琢磨之处。各处镖师与沧州武林的心照不宣,不仅表现出镖局的武德外,也体现了沧州武林的武德。时至今日,“镖不喊沧”除去典故中的人物,其中承载着的社会武德风尚也能为构建当代武德风尚加以借鉴。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行为往往会受到社会风气影响。新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类快餐文化层出不穷,社会风气逐渐轻浮急躁。中国拥有着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和千年传承的传统礼仪礼节,如何在新时代构建社会风尚中彰显出这一点,从而改善社会整体氛围,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尚浸润社会大众。可以在“镖不喊沧”中得到些许启示,武德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各朝代中国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对传统武术道德格外研究,主要是因为其理念在当前社会中的正确影响。”[11]例如,武德中要求“尊师重道”,可以改善现在部分学生目无尊长这一错误认识;武德中“以礼为先”讲究彼此尊重, 社会中人际交往之间彼此尊重往往可以避免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风尚起到良好的助力。在武德与现实社会风尚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武德进行科学的甄别,将其发展中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符的部分内容剔除,选择能够构建健康社会风尚的武德品质,从而在构建新时代武德风尚能够更科学的开展。

4.3 对社会公德、行业道德构建的启示

社会间的各行各业互相尊重也是其从业者的基本准则。商人认为“和气生财”,工人相信“团结就是力量”,科研人员要打破学科壁垒,共同促进学科发展。这一切都是从互相尊重开始,行业内部互相攻击,厚此薄彼,又该如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发展。以这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徐晓东事件”来说,热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一旦重新出现立刻就会成为舆论旋涡的中心。散打本就是武术的一个分支。以打假传武大师的名号,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各门各派公开挑战。暂且不论中国传统武术是否能打这一点,单一的把能不能打赢作为对传统武术的褒贬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武术起源于中国,发展在华夏大地上,但是近年来西方体育体系对我国文化、市场以及民众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很多人不知道应该以什么的眼光和标准去评价武术。徐晓东把输赢引导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是否已经错误地带偏了舆论和大众看待武术的导向,这对近年来国家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一件打击性质的事件。“徐晓东事件”已经伤害到武术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认为武术只是花拳绣腿;又错误引导群众评价武术只是单纯的看比赛结果的输赢,武术承载着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在群众的认知中被直接抹杀。诚然,武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还需要在找寻传统的功夫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仍需一段过程。但此事件,无疑会对武术的发展产生负面的作用。在日益提倡和强调“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现代化生活中,传统武术这一古老东方项目在树立国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打击传统武术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是否会造成在日后的体育锻炼选择中,群众会更加倾向于西方体育体系,造成受众人群进一步缩小。在文化传承都岌岌可危的时候,又该怎么去谈文化自信。因此可见,行业内的互相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促使整个业界蓬勃发展的基石。行业之间更是如此,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有其特定的专业方向和专业领域,都是从业者奉以一生去推动和发展。现在,“跨界专家”“跨学科专家”的字眼出现的越为频繁,但“跨界”“跨学科”不是说出来、写下去这么容易,是否做了充实的理论学习与研究、要对跨越的专业有基本的尊重和严谨的态度,再去标榜自己是否能有资历担当的起“跨界专家”的荣誉。放置在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最基础的就是遵守自己行业内的职业操守。当行业道德得到保证,良性的行业内部运行机制开始运作,必定能够使一个行业得到发展。若社会中各类行业皆是如此,那么整体的社会公德同样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规范,从而使整个社会更加良性的运行和发展。

5 结语

“镖不喊沧”不仅是一件武林轶事,放置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同样能挖掘出其蕴含着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哲理。通过解读“镖不喊沧”的故事,引发其对个人武德修养的思考、带动构建社会武德风尚以及对社会行业道德的启迪等方面的作用。认真去审视这一故事的来龙去脉,体会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应进一步的开发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助力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镖师镖局武德
美髯等二则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镖局的变迁
镖师的武器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
镖师阿毛的快递生活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
镖局裂变是中国产权经济发展的分割点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