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兵器与军事武艺的发展研究①

2021-11-21肖飞吕占广郭晓郑志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火器武艺兵器

肖飞 吕占广 郭晓 郑志鹏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河北石家庄 050081)

“武艺”一词,最晚始于汉代,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国历史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是把“武术”叫作“武艺”,当时,武艺包括有徒手的角抵、手搏及斗剑等多种兵器的用法,古称骑、射、击、刺等军事技术为武艺。武艺在我国古代军队具有攻防格斗的功能、健身强体的功能、演练观赏等功能。武艺在军事中讲究简单实效,一招毙命,除了强调体能训练之外,更加重视技术全面,更加重视进退攻守的招法和实战作用。该文所指的武艺主要是指军事武艺,是广泛运用于战争中战斗技能的统称。

1 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军事武艺的初步发展

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武艺具有主导位置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武艺的主要用途是战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的功能是以攻防格斗为主的,服务于军事,用于军事活动。

1.1 原始生存竞争中的军事武艺萌芽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经常受到猛兽的袭击,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斗争,这就迫使人类必须发展自身体力和智力,并通过集体劳动和实际斗争去获得种种生存技能。在原始部落为生存而进行的战争中,人们发现仅用简单的狩猎技能和生产工具已无法满足频繁且残酷的战争需要。因此,石制矛头、原始石刀和原始弓箭等专门用于杀人的作战兵器开始创造出来并应用于战争。人类依靠木棒、石块或徒手与猛兽的战斗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基本攻防格斗技能,这是武术器械使用方法的萌芽。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人与野兽的斗争促进了武艺的产生,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在物质利益上产生了矛盾和武力斗争,为争夺生存资料而产生的战争,才是军事武艺出现的根本因素。正是原始人类面临的生存压力和逐渐产生的竞争意识,成为军事武艺萌芽的标志。

1.2 先秦时期军事武艺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开始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战争频率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弓箭、戈、矛、戟、剑等兵器的发展。由于人类对家畜的不断驯化并用于战争,所以先秦时期的战争开始大量使用战车进行作战,为了适应这种战争形态,这时的战争兵器主要有用于远射的弓箭,以防卫为主的剑和利于格斗的戈、矛等兵器。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部分奴隶主占有大量的奴隶和资源。奴隶主为了保护剩余产品,也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和维护奴隶制统治,商代的奴隶主阶级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军队。军队产生后,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对士兵要进行包括军事武艺在内的军事训练。

1.3 骑射技术的发展

夏商周期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就开始出现了骑射武艺,为取得战争胜利,汉族也开始向少数民族学习骑射技术。同时,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战车的生产跟不上作战的需要,而且战车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也突显出来,受作战地形条件限制,作战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步战和骑战逐渐取代车战,骑射技术迅速发展的标志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面对北方胡人的威胁,赵武灵王下令百姓穿胡服,习骑射,使骑射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

2 秦汉到唐宋时期军事武艺的发展

2.1 骑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自秦统一后,汉匈两族接连不断的战争,进一步刺激了弓弩射技的发展,秦军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兵器装备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采用先进的兵器—弩,弩在秦军的兵器中占有显著位置。汉代时有了可一次发射多矢的连弩,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前代连弩的基础上,改制了一种连弩,可以一次发射10支8寸长的铁弩箭。弩的使用在唐代开始达到高峰,唐军正式装备的弩有很多种类,唐军中还要进行专门的弩射考试。弩射程远,威力大,但弩庞太笨重,上箭迟缓,这在骑马过程中是无法做到的,在短兵相接、战场形势骤变之中很容易陷入被动。在汉军中射艺分为骑射和步射,而其中又都具有弩射和弓射,弓射和弩射是当时军队重要的战斗技能。在汉代,还专门设有“强弩将军”“强弩都尉”等官职,唐宋时期,弓射骑射仍是重要的作战方式。

2.2 刀在军中的兴起与剑的衰退

西汉初年,剑是军队中重要的短兵武器,剑术也是将士的重要军事技能。但随着汉匈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成建制的骑兵出现在战场时,剑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骑兵手执长剑向敌人战车冲击时,由于马速很快,毙伤敌人主要靠劈砍,这样剑锋的作用不大了。剑虽然两边有刃,但劈砍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侧。剑不仅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劈砍时容易折断。于是西汉时期,出现了环柄的、适于劈砍的长刀,逐渐地把长剑从战场上淘汰,成为军中大量装备的短兵武器。当然,刀的兴起和剑在军事的衰落不是短期内完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宋朝时期,刀的形状有了进一步改进,从狭直的长条形方刀头,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刀尖及刀刃的变化,促进了刺、扎、挑、点、崩等刀法的发展。

2.3 长兵器的发展

在汉代的马战或步战中,戟仍是重要兵器。汉、匈战争中,戟也是重要的装备之一。除了长戟之外,汉代还出现了手戟,但是由于戟的局限性,到汉末以后,在实战中逐渐减少,而矛和矟成为骑战中最主要的兵器。矛是秦、汉时期除戟外最常见的长兵器,秦兵马俑中已有出土,在汉代军事训练中矛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到三国时期,矛大量见于记载,显然已开始取代戟的地位。矟,实际就是矛,但比矛长,古代两军相对时,双方都挺矛前进,矛长的就可先刺到对方,故马上用的矛不断加长,魏晋时,矟己成为最历害的兵器,矛和矟在唐宋时又叫枪和槊,枪在隋、唐、五代已成为战阵主要兵器。

3 军事武艺功能的转型

火器早在宋代战场上就已经出现,到了明代有了较快发展。据史料记载,在明代著名军事将领戚继光的戚家军时代,就曾使用火器打败倭寇,火器无论用于训练还是用于作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火器此时还没有成为军事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工具,因此传统军事武艺仍然占主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火器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

直到明末清初,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火器才逐渐被引入到战争中,这样,军事武艺的功能就不得不面临转型,科技的进步使得战争不能单靠身体之力取得胜利。由于火器在军事战争中的广泛使用,以体力为基础的军事武艺在军事战争中的作用也开始日渐衰落,并逐渐退出战场,转变成为军事体能训练的手段。

4 结语

军事武艺是战争的产物,而战争是群体的协同,通过集体的力量消灭敌人,保全自己是军事武艺的唯一功能。我国古代兵器的发展与战争样式的变化密不可分,兵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军事武艺的变化,兵器与军事武艺直接结合形成服务于战争的战斗力。军事武艺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兵器与战争的发展,但是又受到兵器制作工艺和战争样式变化的影响,因此军事武艺的形成发展一定要适应战争样式和兵器发展的变化。

猜你喜欢

火器武艺兵器
成也火器,败也火器
李兰娟
武艺 沈月是很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女生
男人的较量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多般“武艺”于一身
高空灭火器
简述元明清三个时期的几种火器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