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城乡老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①
2021-11-21吴姜月徐意坤茅菊兰宋巨华张芸
吴姜月 徐意坤 茅菊兰 宋巨华 张芸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4;2.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03)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城乡老年群体的体育生活面临巨大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使得老年人难以维持原有的体育生活方式,容易因体育锻炼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诸多问题。重视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需求,丰富老年群体的体育生活,完善老年体育服务以保障老年体育的常态化、普及化,是江苏省城乡老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江苏省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从苏南抽取无锡市锡东区和江阴市作为样本,从苏中抽取南通如皋市和海安县作为样本,从苏北抽取徐州市沛县和丰县作为样本。涉及江苏省全域城乡的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该研究向老年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4份,回收率94.8%,其中有效问卷413份,有效率87.1%,有效问卷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江苏省城乡老年群体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据调查结果可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城乡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47%,偶尔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8.57%,很少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96%。从问卷调查中发现,老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男性,说明老年女性的体育活动参与度更高。在参与动机方面,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和偶尔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参与动机包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79.47%)、提高运动水平(11.89%)、调节情绪(10.17%)、消遣娱乐(5.73%)、社交(4.00%)、其他(3.61%)。其中,老年女性的参与动机主要为强身健体、消遣娱乐和社交,而老年男性的参与动机主要为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水平和调节情绪,说明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影响因素方面,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水平(34.14%)、生活习惯(30.99%)、个人爱好和价值观(14.21%)、体育锻炼的设施和氛围(10.42%)、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4.28%)、其他(5.96%)。其中,很少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男性主要是因为更喜欢打麻将、玩纸牌、看电视等休闲活动,与老伴的爱好不同,周围缺少体育设施等原因而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很少或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女性主要是由于家务繁忙、周围缺少体育设施、家人不支持等原因而不愿参加体育活动。据此可以得知,江苏省城乡老年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意愿整体高于同区域老年男性。
2.2 江苏省城乡老年群体的体育活动方式
对问卷结果分析后发现,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有看视频运动(39.71%)、与亲朋好友一起运动(48.26%)、参加社区的集体活动(3.87%)、参加俱乐部(1.21%)、其他(6.95%)。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与亲朋好友一起运动(64.89%)、参加村委会组织的集体活动(23.73%)、其他(11.38%)。由此可见,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城镇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方式更多元、更开放。而农村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方式比较保守,组织程度低。在打造体育强省的战略目标下,改善城乡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条件,激发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热情,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来看,江苏省城乡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方式较为原始,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空间。
2.3 江苏省城乡老年群体的体育活动项目
调查显示,江苏省城乡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散步和跑步(24.46%)、太极拳(19.61%)、广场舞(13.5 6%)、健身器械(9.4 4%)、乒乓球(9.54%)、武术(2.91%)、健身操(2.18%)、其他(18.3%)。老年人在选择体育活动项目时主要考虑项目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散步和跑步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操作,最受城乡老年人的欢迎。太极拳、广场舞、武术等项目节奏舒缓,动作柔和优美,兼具技术性和娱乐性,适合集体参加,容易得到老年人的认可。在需要器械和场地的体育项目中,健身器械和乒乓球最受欢迎。由此可见,江苏省城乡老年人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与其生理机能特征和心理需求特征相匹配。
3 江苏省城乡老年体育生活质量的优化策略
3.1 调动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热情
要提高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就要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体育,调动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热情。第一,各地可以举办体育健康讲座,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邀请专家讲解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使老年人能掌握正确、科学、实用的体育知识。第二,宣讲“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尤其对有体育锻炼意向但家务繁多的老年人,应该做好其子女的思想工作。对于将劳动视为体育的老年人,应该向老人解释“体育锻炼”的含义,帮助老人树立理性的体育生活观,让更多的老人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3.2 完善老年群体的体育服务体系
要保障老年群体的体育生活质量,需要政府和企业联动构建老年体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干预作用,发动相关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赞助,加快内部招商引资,用市场化运作保障江苏省老年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要解决城乡老年人体育活动组织程度低的问题,应当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体育服务机构,鼓励当地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与社区合作,组织晨练、晚练、小型友谊赛等公共体育活动,加强区域内老年人的参与度。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容易出现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不懂专业知识而误伤等现象,应该加强老年体育健康指导队伍建设,用有偿应聘和义务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体育专业人员融入社区,指导老人的基础体育锻炼。除此以外,可以开展邻里互帮互助,用相互教学、相互协作的形式构筑一个小规模的业余老年体育生活网络,既能让老年人在熟悉、舒适的环境中锻炼,又能在社区内有效推广体育健身。
3.3 开发老年群体的专属体育项目
虽然江苏省城乡老年人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更加多样,但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老年人无法选择到喜欢或者合适的项目。对此,应该结合城镇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专属体育项目,激励更多的老年人参与,使得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融合大洪拳和太极拳的拳法编排一套适合老年人的慢风格拳操,既加固了大洪拳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基础,又有利于缓解老年人易得疾病的发生。另外,可以设计一些男女都适合的体育项目,如伴侣健身舞、老年交谊舞、男女竞走等,让老年人既能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又能与伴侣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全面发掘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