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幼儿健康教育角度谈幼儿乒乓球启蒙训练①

2021-11-21蒲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步法乒乓球动作

蒲静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保定 071000)

1 对幼儿乒乓球启蒙训练的认识

1.1 乒乓球项目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儿童普遍接受启蒙、早教等教育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小,加之大量娱乐电子产品涌入现代生活中,儿童视力情况开始出现不同的问题。有相关研究表示,儿童的视力问题在9岁之前都是可逆的,并且通过长期坚持乒乓球训练,可以达到对儿童视力的保护和近视的预防。在幼儿心理建设上,由于乒乓球是个人及团体结合的项目,在突出个人表现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幼儿可以在与他人互动活动中克服恐惧心理,学会信任与沟通合作,并且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其意志品质,对其良好的心理建设和社会适应有着推动作用。

1.2 幼儿乒乓球训练原则

1.2.1 以游戏为主原则

游戏在幼儿的教育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可以发现,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品质不坚定,注意力时间较短,但是模仿能力极强,因此幼儿乒乓球启蒙训练应区别于少儿专业训练,前者应当以各种游戏活动为形式开展,游戏规则也需简明、易操作,后者主要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竞技能力的提升。根据年龄特点,小班年龄段幼儿应更注重培养乒乓球的兴趣和球性,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专项游戏,或者一起动手做教具,引导幼儿了解乒乓球的一些相关知识并模仿相关动作;而中大班幼儿可以通过乒乓球操等活动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和概念,教师在课堂内容设定上应该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和难度,激发其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2.2 负荷适宜原则

幼儿阶段骨骼没有完成骨化过程,肌肉的蛋白含量较少,心率较快,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动作学习快但消退的也快。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身体发育水平,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训练量要适中,以幼儿感到兴奋但训练结束后不疲惫为宜。考虑到幼儿肌肉承受能力差,对于上肢力量训练不做过多要求,可多做伸展性练习和一些负重较轻的动力性练习,同时适宜通过一些体能训练发展下肢力量。

1.2.3 亲子互动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年龄较小,容易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及不信任感,对成人依赖性大,而乒乓球的练习具备一定的技巧性,因此教师在幼儿园中带领幼儿练习的时候应多予以鼓励和帮助,年龄小的幼儿在参与幼儿园外的乒乓球培训过程中有家长的互动和鼓舞效果会更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及幼儿的良好适应,可逐渐减少家长参与,直至不参与。

2 学前儿童乒乓球技能训练

2.1 遵循乒乓球运动技能学习规律

幼儿的乒乓球学习要遵循了解乒乓球基本情况(形状、大小、颜色、重量)、培养球感再到挥拍打球的过程。学习动作时,由于处于该阶段的儿童是形象思维方法,教师要首先向幼儿展示一个完整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然后告知幼儿一个完整的动作由哪些部分组成,且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当幼儿可以把下肢的重心转换和上肢的挥拍收臂一体化时,再进行反复练习,最后使动作更加协调准确,从而达到自动化和完善化阶段。

对于初次接触乒乓球的幼儿,在教会了如何握拍后要培养其球感,熟悉球性。重点可以了解球触碰球拍后可以反弹多高、拍在平击球和摩擦球时不同的运动特征、球落到物体上反弹的方向,以及触碰到球不同的位置所产生的旋转等。教师在设计任何游戏作为训练手段时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帮助其进行实践和掌握。乒乓球的入门游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都必须围绕乒乓球的5个基本要素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于乒乓球的认识,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乒乓球技能。

2.2 技能训练内容及操作

乒乓球动作技能的学习不要贪多和求快,要把基本功打扎实,才会有助于后续的学习。学龄前儿童由于其分化能力和控制能力差,在基本技术训练时应该以单项技术动作练习为主,注意重复练习,且安排的时间不宜太长,注意间歇和休息。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如在初学技术阶段,主要任务是熟悉球性、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粗略掌握动作技能;在巩固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逐步加大动作的难度并提高击球质量、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加强技术运用的灵活性。

在日常训练中,流程一般如下:热身活动一般分为普通热身活动和专项热身活动,学前儿童专项热身活动可利用编创的乒乓球操进行,伴随音乐由教师带领做重心转换、组合挥拍及步法移动等练习。球性练习可采取原地或行进间的托球、颠球,单手或双手接空中落球及墙上击球等。在动作技能学习时主要使用多球进行练习,以正手攻球为例,普遍从学习正手位定点击球开始,该动作熟练掌握后可学习小幅度的两点击球、三点击球、半台范围内不定点击球等,练习目的主要是体会步法的运用和在移动中的重心交换。多球练习是乒乓球训练中比较常见的练习方式,尤其适用于初学者,它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供球,以达到较高的训练密度和强度,有助于初学者的动作定型。但是幼儿的多球练习需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且幼儿学习的能力普遍低于少儿运动员,需要教练员或者教师不断提醒和纠正,不能任其错误动作发展下去,此外在发多球时需要注意力度和转速,应当将难度降为最低,使幼儿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击中球并且打上台,这样有利于幼儿增加自信,增强学习热情。如果训练中有年龄小或者单独练习的幼儿,可适当增加亲子活动,家长与幼儿合作共同完成教练员设置的游戏任务,或者家长在旁边不断的鼓励和支持等,这样都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练习积极性。

3 学前儿童乒乓球体能训练

乒乓球的体能训练主要围绕灵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进行,其对技术的影响力大小顺序同前述一致。在专项素质练习过程中,不同素质训练间要相互转换、相互渗透,在技术训练不受影响的过程中安排一定的素质训练,有助于幼儿的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步法的训练也是体能训练的一种,乒乓球各项技术动作的运用离不开灵活的步法运用,因此在幼儿启蒙训练阶段打好步法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等是会经常用到的几种步法,一般可以采用步法接力赛或用指定步法完成教练设置的任务等形式进行。例如,发展专项灵敏素质练习时可采用十字交换快速跳,发展专项素质练习时可采用沿球台交叉步摸球台两侧,发展专项力量训练时可以采用负重跨跳等。此外,利用跳绳、体能梯等教具配合各种步伐的训练也是比较常见的训练方式。

4 建议及总结

4.1 建议

(1)学前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主要在于培养乒乓球兴趣爱好,步法训练是重点之一,并且要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建议训练形式要丰富多样、充满特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市面上的乒乓球器材设计一般是为青少年儿童训练服务的,年龄较小的幼儿身高、臂展等达不到要求,使用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有条件建议选用适合幼儿身体条件的乒乓球器材。同时也可以积极改造现有器材,如增加踏板或者降低球台高度等,使其适合为幼儿乒乓球的训练服务。

4.2 总结

学前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拘泥于形式,教学方法要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教会幼儿乒乓球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其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幼儿的乒乓球启蒙教育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探索,为今后幼儿接受乒乓球系统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步法乒乓球动作
乒乓球悬浮术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下一个动作
乒乓球与大铁球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迷你乒乓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