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2021-11-21胡永芳曾玲玲包希哲

运动精品 2021年3期
关键词:奖励制度运动队业余

胡永芳 曾玲玲 包希哲 金 弘

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胡永芳 曾玲玲 包希哲 金 弘

(广州医科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182)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运动项目设置和布局、教练员因素、待遇和奖励制度、训练管理制度、选材渠道等方面对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现状;对策

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是指由普通高校学校独立组建的运动队,其安排体育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1]。它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体育课堂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手段,它的建立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及提高学校体育运动的整体水平[2]。基于此,本研究调查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开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22所公办本科院校业余运动队现状和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通过电话、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10多位有影响的高校体育部负责人、运动队教练、学校管理层以及体育专家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有:(1)该校运动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2)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的发展策略及建议;(3)业余运动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基本情况、选材方式、学训管理、奖励制度、教练员业务水平、宣传力度以及高校业余运动队未来发展策略等方面问题。向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部负责人及部分运动队队员和普通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8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现状

2.1.1运动项目设置和布局

2.1.1.1运动项目设置数量

表1 高校业余运动队项目设置数量情况

运动队项目设置数/项学校数/所比例/% 1214.54 11313.63 10522.73 9313.63 8313.63 729.1 629.1 414.54 314.54 214.54

从表1可见,每个学校设置的运动项目数量4-12项不等,相互之间相差较大,运动项目设置最多的为12项,共1所高校,占全部普通高校的4.54%;设置5项目以下的高校总计3所,占全部高校的13.62%;设置10个项目的高校数量最多为5所,占比达22.74%;另外,开展8个及以上项目的高校总共为15所,共占比68.16%。

2.1.1.2运动项目开展状况

从表2可见,业余运动队设置的16个运动项目的学校布局不均衡,也不太合理。10所学校以上开展的项目只有7项;其中足球22所、田径18所、羽毛球15所、兵兵球13所、篮球和排球11所、健美操10所;开展学校数量6-9个以上的项目有4项,游泳和定向7所、武术6所、网球9所;艺体、攀岩、毽球、散打、跆拳道5个项目开展的学校数量均在5所以下。

表2 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项目开展状况

序号项目开展学校%序号项目开展学校% 1篮球11509田径1881.81 2排球115010游泳731.81 3足球2210011健美操1045.45 4兵兵球1359.0912武术627.27 5羽毛球1568.1813定向731.81 6网球940.914毽球522.72 7艺体313.6315攀岩29.09 8跆拳道418.1816散打29.09

2.1.2教练员因素

从表3可见,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中兼职教练员占比83.2%,专职教练员只有8.4%。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大多数教练的主要认为是教学,所以呈现出兼职教练员占大多数,其中有些学校的业余运动队水平较高,有专门的教练负责训练,这与武英满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

表3 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教练员现状调查

调查问题调查内容及百分比 教练类型兼职83.2%专职8.4% 持有教练员证书有25.3%没有74.7% 带队原因出于热爱48%学校要求35.2%出于利益16.8%

调查教练员带队原因发现,出于喜欢而带队的占48%,由于学校要求的占35.2%,而出于自身利益需求的占16.8%。仅25.3%的教练员持有证书,74.7%的教练员没有证书。除了以上问题外,调查发现,教学工作量大、报酬少、与职称评级无关、校领导支持力度不大是影响教练员带队训练主要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

2.1.3待遇与奖励

从表4可见,只有13.1%的教练员满意目前待遇,较满意的占28.6%,有58.3%教练员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目前的待遇。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有奖励制度的占比55.3%,有26.4%的高校没有奖励制度,其中还有18.3%的高校老师不清楚是否有奖励制度。训练待遇以及奖励制度是高校业余运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调查发现仅有一半左右的高校对教练员带队训练有奖励制度,不足一半的高校教练员对训练待遇满意和较满意,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业余运动队教练员带队的积极性。大多数高校运动队教练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精力进行训练时,得到的报酬却是微薄的,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所带学生拿到很好成绩时其训练工作才与职称晋升有关,因此,教练员普遍反应工作量大、待遇低、积极性不高。

表4 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待遇和奖励调查

调查内容及百分比 待遇满意度满意13.1%较满意28.6%不太满意39.3%不满意19% 奖励制度有55.3%无26.4%不清楚18.3%

2.1.4训练管理制度

对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训练管理状态进行调查,从表5可见,日常运动队训练并不是很系统,非常系统训练的高校占比仅18.7%,有40.9%的高校日常训练不太系统。导致日常训练不系统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教练员是兼职状态,日常有较大的教学认为,导致教练员工作量很大、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训练,因此学生自然就会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在业余时间里,他们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且时间上能自由支配的项目,对于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运动训练自然兴趣大减,这就使得运动队的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些愿意加入运动队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学习的压力和物质待遇不高等情况下积极性减弱,再则,由于运动队训练需要每周固定时间进行训练且活动量较大,很多学生吃不了这份苦,因而在训练的中途可能出现退出的想法,以至于会出现老师求着学生来训练或者比赛的“怪”现象。

表5 广州市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训练管理状态

训练系统性 非常系统18.7%较系统34.2%不太系统40.9%不系统6.2%

2.1.5选材渠道

德国的乌尔默指出:“要培养一个世界冠军必须满足三大条件,分别是科学的训练方法、较好的训练环境、优越的个人天赋”[3]。因此,科学的选材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调查发现目前多数高校业余运动队的教练在选材的过程中抱着守株待兔、等待人才出现的消极态度。多数教练是通过校运会的成绩优劣以及学生主动报名的方式进行选材,这使得选材范围受到局限,形成“苗子”少、选材难的局面。

2.2 业余运动队建设改革对策

2.2.1确立业余运动队在高校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即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体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高校不应唯成绩论成败,而应重点关注学生参与运动训练所获得的收获以及对其性格品质、为人处事、对待困难的态度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才是用体育手段达到育人的本质。

2.2.2提高训练和科研水平

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与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志,当前竞技体育中引入科技手段不断加强,裁判规则业在不断的更新,训练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在改进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培训促进自身专业的提高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信息通道的阻塞很难把握最新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此同时还应给体育教师配备合理的科研人员,提高教师的执教理论的实际反馈能力,进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综合执教水平,这才能保证建设一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练团队和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拥有出色的教练团队是高校业余运动队不断强大和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2.2.3拓宽选材途径,建立招收队员的有效机制

目前运动队以学生爱好作为前提,自由报名进而进行培养,招收运动员的途径单一,在学校的影响力不够,很难保证选出的运动员是所有学生中身体条件最出色的,造成队伍建设阶梯很难形成,因此,针对该现实情况应拓宽选材的途径,比如除了看重校运会的成绩以及学生自我报名外,还可以把选材的要求下达其他各个学院,定期在各学院管理部门的安排下进行选材;此外还应加强运动队自身的宣传工作,如定期在各个学院举行运动队队伍的介绍,宣传参加运动队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及运动队文化历史,进而加大学校运动队在学生中的影响;除了以上之外还可以动员现有队伍中的队员多向其各自学院的师弟、师妹进行宣传,并在平时多带动其他同学进行运动,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激励学员参加训练,提高招收的质量,进而建立长期有效的选材渠道。

2.2.4合理分配训练和教学的工作量

普通高校体育老师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加之科研工作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要求,其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使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因此会在所难免的出现各项工作质量大打折扣的情况,所以如何合理分配教学、训练和科研的工作分配,是摆在高校体育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保证训练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通过合理的安排工作量,才能保证体育教师在运动队的训练上保持科学系统的对队员进行训练,因此,各高校体育部领导应按照教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这将会极大的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质量。

3 结论

近几十年来,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已在多个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急需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运动项目设置不单一、教练员训练待遇低和奖励制度不完善、选材渠道单一、训练不系统、教练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足等。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往前看,随着国家和学校不断的重视、学生队运动训练的不断喜欢以及教练员自身水平的不断加强,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会不断得以完善、训练队的工作水平也必然不断提高。

[1]朱唯唯.试论高校普通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J].体育与科学,1992(4):41-43.

[2]齐利海.浅谈普通高校业余运动队的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6):54-55.

[3]王金灿.运动选材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武英满.关于北京市高校业余运动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书育人,2012(12):44-4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d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mateur Sports Teams in Universities

HU Yongfang, etal.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82, Guangdong, China)

广州医科大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内容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01-408-2007030)。

胡永芳(199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奖励制度运动队业余
四川省民办高校运动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研究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高校本科生奖励制度新探
高校本科生奖励制度新探
班级奖励制度“保鲜”之法
为业余棋手诊脉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