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策略
2021-11-21邱婧
邱 婧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校园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初期人格形成的时期,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很容易导致学生心态的改变,为了给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导。如果没有心理问题,我们也应尽力预防,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现状分析
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追求,意识到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儿童的教育。但是这种过度的关注和意识给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竞争,一些父母坚持教育观念,即教育应从娃娃开始,他们从孩子上小学之初就开始安排孩子的全部时间,各种兴趣班,专业班和文化指导班都使得孩子十分疲惫。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中一些孩子已经有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紧张、焦虑和沮丧,从长远来看,它将形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地方,师生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改变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有必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尽管应试教育已被素质教育所取代,但以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我们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没有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班主任应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不应该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涵。此外,班主任是学生的指导和学生的榜样,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
例如,班主任发现某位学生很认真并且渴望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过去他开朗活泼,现在却很少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感觉整个人变得更加孤立。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不能仅仅因为成绩没有变化就忽略这个问题,学生显然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这时候班主任可以打电话给他,并私下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经过了解发现,由于父母最近的争吵和离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如果这样下去,学生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父母沟通以说明情况,自然,父母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并做出适应性改变,他们私下交流以减少争吵的次数,还向子女解释,他们不会离婚。这样,学生将逐渐恢复其日常学习和生活,并重拾以前的开朗自信。班主任必须更加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心理问题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时常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小学中几乎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顾问,没有足够的渠道疏通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生有一些心理问题,有时也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这样,班主任很难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应该每月一次甚至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不良行为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和观察一些表现异常的学生,与这些学生私下交谈,看看他们是否有精神健康问题的症状。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的防线。
(三)社会实践
为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班主任可以找到机会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世界的美丽,并关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此,班主任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并利用社会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小学生尤其喜欢动手并喜欢玩游戏,一旦进行了社会实践,学生将非常喜欢它并积极参与其中,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发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如果老师指导他们,学生将轻松地改善自己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有效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