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美术教学的“催化剂”
2021-11-21陈蕾
陈 蕾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外,也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情况,期望学生可以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事物。而美术学科本身是一门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学科,所以,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教师也应当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以便学生实现想象力的有效发展。
一、融入生活元素,启发想象
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基础,而艺术创作也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因此,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中,教师也应当意识到生活元素在其中的重要价值,主动地根据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相应的生活元素,以便学生从中获得灵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创作出更具美感、更具新意、更有生活气息的美术作品。
以《身边的设计艺术》这一课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设计,并从生活中物品的材料、造型和色彩分析上,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艺术元素,以便对身边常用物品进行艺术改造,强化设计意识。对此,在实际展开施教活动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衣服、餐具等,带领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方面,对这些物品进行欣赏,以便学生从这些生活物品中获得创作的意识,学会欣赏身边物品中的艺术美感。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我们身边的这些物品中含有丰富的艺术元素,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艺术作品呢?”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艺术品。
显而易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艺术品上汲取养分,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能够真正地让学生达到手、脑、眼并用的效果,使得学生在观察之余实现完美的艺术表达,不断地提高想象力。
二、提供艺术添画,发挥想象
刺激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素材,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而添画形式,无疑可以为学生发展想象力提供平台,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图画进行想象,从而在完善图画内容的过程中,实现想象力的发展。在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丰富画作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定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呈现自己的作品,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都有得到展示的机会。
例如,在《添画人像》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添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介绍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头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添加人物头像奠定良好基础。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一张人物头像的一半,采用线描、色彩、添画等方式进行表现,从而为人物头像添上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台,引导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具象、抽象添画人像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基于学生的添画情况,了解学生对人物头像基本结构和特征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聆听他人的绘画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认识到他人使用了什么添画工具,体会到添画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实现想象力的发展。
不难看出,教师为学生提供艺术添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添画上的内容进行绘画,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为美术作品增添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利用艺术语言,鼓励想象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话语,当教师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获得养分,从而继续进行艺术创作;而当教师使用批评性质的语言时,学生也会丧失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打消自己进行艺术创作的信心。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而要主动地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并对学生进行夸奖,以便学生基于积极的情绪进行艺术创作。
比如,在教授《镜头里的花》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坚持进行艺术创作,使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引导和鼓励,从而推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如有的学生在自主创作时,画出一朵朵的小花,在画面中有的小花花茎较长,有的小花花茎较短,对于学生创作的图画,教师先进行赞扬,指出学生对细节的把握精准到位,认识到了花的高低是不同的。之后,再向学生询问“那么花的颜色是否一样呢?一朵花上的颜色是否相同呢?”,引导学生再次发挥自己的想象,填充花朵上的色彩,使每一朵小花在孩子的心中能够“活”起来。
可以看出,教师先对学生进行赞扬,再引导学生继续进行艺术创作,能够有效地肯定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获得进行艺术创作的持续动力,以便学生实现想象力的稳步提升。
总而言之,生活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养料,添画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教师的言语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勇气。在未来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继续延续有效的教育手段,在不断刺激学生想象思维中启发想象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