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探讨
2021-11-21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 李 雪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爱国情怀。尤其是学习古诗词,通过进一步鉴赏古诗词,学生还可以深入古人的思想内涵,从而不断升华学生的思想。经过长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不仅可以认知汉字的艺术魅力,还能开阔视野和增进学识。
2.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增进学生的语文情怀。通过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汲取力度,学生可以驾驭语言文字,从而在充实自身语文思想的同时,更加娴熟地驾驭各类语言文字,更好地发展语文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方法
1.强化认字、识字,提高文化内涵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托认字、识字教育,逐步挖掘学生的语文需求,使学生在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后,掌握语文内涵,开拓语文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可以将教学内容情感化。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框架语文教学,不断将各种声音立体化、直观化,从而在冲击学生视野和思想的同时,增进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为了使学生感悟到汉字的内在魅力,教师可以加大字、词、句的教学力度,结合古人的相关作品,配合古人励志学习的故事,不断增进学生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朗读素养,增进文化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也是中国语言艺术的瑰宝。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根植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才能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例如,教师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可以利用李白的人生经历,深化诗词内涵,通过讲解诗词的中心大意,不断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从而在夯实学生语文功底的同时,促进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品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全诗。通过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帮助学生认知诗词的语言特点,从而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怀和文化情感。
3.挖掘教材内容,根植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利用生动形象的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教师在教《传统节日》时,一定要做好导学工作。通过带领学生回忆过节时的情境,不断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从学生所关注、关心的事物上,锤炼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将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风情等常识传授给学生,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丰厚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储备更多的学习素材。
4.营造文化氛围,深入研究古诗词
将古诗词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内涵,不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在读诗、写诗的过程中,升华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刻画月亮的形象。借助“月亮”的意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断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通过引导学生体悟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不断增进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感悟“思乡之情”。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创作诗词”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作诗的方向,教会学生作诗技法,促进学生用诗词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情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5.联系实际生活,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办法。为了使活动更具效果性,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书法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操。依托王羲之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不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学力度。从书法、绘画的角度,挖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激情比赛,促进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另外,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可以将文化元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写诗词、画国画、练书法等习惯,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路径,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语文生活。
总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仅能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主动汲取文化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