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军电子战实施过程对我军的启示

2021-11-21王本才冯海涛

舰船电子对抗 2021年1期
关键词:己方电子战敌方

王本才,冯海涛,陈 朝,王 闯

(1.空军预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9;2.解放军95992部队,北京 100162;3.解放军93307部队,辽宁 沈阳 110141)

0 引 言

现代战争中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科技主导的信息优势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1]。这就要求战场指挥官及相关人员必须熟悉电磁环境对作战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电子战取得战场胜利。因此,熟悉并掌握电子战的实施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参战要素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介绍美军电子战实施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过程对于我军电子战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1 电子战概述

电子战是指使用电磁能或定向能控制电磁频谱或者攻击敌人的军事行动,主要包含电子攻击、电子保护及电子战支援3个部分[2]。其中,电子攻击是指使用电磁能、定向能或者反辐射武器攻击敌方,从而破坏、压制或者摧毁敌方的战斗力;具体包括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定向能武器、反辐射导弹等。电子保护是指当敌方或己方使用电磁频谱时,为避免己方的战斗力受到降低、压制或破坏而采取的行动;具体包括频谱管理、电磁干扰、电子伪装等。电子战支援是指对有意或无意的电磁能量辐射源进行截获、识别并定位,进而快速识别其威胁等级、目标性质及对方意图并采取相应行动;具体包括威胁警告、电子侦察、电子安全等[3]。

2 美军电子战实施过程

美军电子战实施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准备、执行及评估4个部分,而评估部分贯穿电子战实施过程的始终[4]。指挥官驱动整个实施过程,电子战军官从始至终整合各方力量以保证实现指挥官的作战目的。

2.1 电子战计划的制定

电子战计划的制定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军事决策过程的应用,二是将电子战的各项活动整合为一个同步的有机整体,三是电子战子系统的兵力使用问题。电子战计划的制定以己方损失的最小化和实施效益的最大化为原则。

2.1.1 军事决策

军事决策过程需要同战场情报准备、目标处理及风险管理等过程同步进行,具体分如下7个步骤:

(1) 接收任务。当指挥官接收到上级任务或预见到一项任务时,便开始军事决策过程。接收任务后,以电子战军官为主体的相关人员便开始收集分析任务时所需要的资源,如上级计划、地图等。

(2) 任务分析。电子战计划的制定是在对任务进行详尽分析基础之上进行的。任务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帮助指挥官加强对态势的了解及对任务本身的重新审视。其流程是首先确定重要目标及电子战各子系统的任务;然后对己方电子战的力量结构进行初始分析,进而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执行上述任务,并对各项任务进行初始风险评估;最后给出任务分析结果,如初始信息需求(如地形、天气、敌方兵力部署等)、敌方的初始指挥控制节点分析、任务清单、假想及约束条件清单、电子战运行结果的估计等。

(3) 建立作战行动。在确定敌方、己方可能的电子战行动后,给出可行的初始作战方案。该方案包括电子战所需完成的任务目标及各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清单、每一项作战方案所需要的电子战能力清单、执行电子战任务的信息及情报需求,以及电子战运行结果估计等。

(4) 作战行动分析(兵棋推演)。该分析是指综合考虑各参战要素,最终获得完成任务最佳的作战方案。兵棋推演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明确如何取得战斗效益的最大化、建立可视化战场、预测战场事件、确定取得胜利的条件及资源、何时及何地投入作战力量,并最终确定最可行的作战方案。通过该步骤最终给出重要目标清单、指挥官的关键信息需求、各作战方案的风险评估以及电子战的运行结果估计等。

(5) 作战行动比较。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参战各类人员从其专业角度分析并衡量各作战方案的利弊,并最终给出各作战行动的利弊及优先顺序。

(6) 作战行动批准。经过上述步骤后,由指挥官决定最终使用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包括指挥官的意图及关键信息需求、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及参战要素的优先权等。

(7) 产生命令。该步骤是将选定的作战计划以清晰、简洁的形式传递给各参战单元。

2.1.2 过程整合

该步骤的目的是将电子战各项行动整合为一个完全同步的整体。整合对象主要分为3个部分:

(1) 战场情报准备。指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对威胁和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作战环境评估、作战环境对己方电子战的影响以及敌军作战能力的评估等。

(2) 目标处理。根据己方的作战要求和能力,对敌方目标进行选择及排序,并提供与之匹配的行动方案。目标处理共分判决、探测、火力投送及效益评估4个环节,最终确定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代价攻击恰当的目标。

(3) 情报、监视及搜索的同步。其主要任务是分析信息需求和情报不足、评估内部及外部资源等。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该整合过程与军事决策过程同步进行。

2.1.3 使用考虑

电子战包含诸多使用单元。如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基和空中等,按功能可分为电子攻击、电子战支援及电子保护等。因此需要将这些使用单元按适当的方式有机联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战的效益。

(1) 陆基电子战。该单元的设备通常安装在高机动平台上,满足作战时的机动性能考虑。该机动性必须能够满足电子战相关设备的后勤支援,使得指挥官能够清晰地识别出电子战需求。但是,该单元容易受到敌方攻击,对敌方电磁欺骗及电子保护措施不敏感。

(2) 空中电子战。该单元的特点是高速、持续时间短,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其优点是可以为其他单元提供直接的电子支援,如摧毁敌方的空中防御、使用高速的反辐射导弹等;同时它可以提供陆基单元无法达到的支援距离。同陆基单元一样,空中电子战对敌方电磁欺骗及电子保护措施比较脆弱。

(3) 电子攻击。电子攻击可分为进攻性和防御性2种,前者主要针对敌方,后者主要为了保护己方。该单元需着重考虑的是包括电子战军官在内的诸多人员需要密切协调,以避免己方的电子攻击系统频率对己方的通信及情报系统产生干扰。同时,电子攻击依赖电子支援等措施提供的目标信息及战场损伤评估等情况。

(4) 电子保护。电子保护主要通过物理安全、通信安全、系统的技术能力(如跳频、频率屏蔽等)、频谱管理及发射控制程序等措施实现。其主要功能有敌我双方的弱点分析及评估、监测与反馈、己方的电子保护措施对己方的影响等。

(5) 电子战支援。作战指挥官分派电子战支援任务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快速威胁识别、目标处理、拟定后续作战计划或者其他的战术行动。

(6) 电子战重新计划。该单元主要是指修正己方的电子战或目标感知系统,以适应敌方装备、战术或者电磁环境的变化。在联合作战中,快速识别并重新计划的能力对于瞬息万变的敌方态势而言至关重要。

2.2 电子战准备

电子战准备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各作战单元遂行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改进计划、演习、情报、侦察、监视、协调、检查及调动等。其重要内容包括:

(1) 对电子战任务、支援措施及运行结果估计进行修正;

(2) 对电子战支援措施进行预演,使其与电子战计划形成一个同步的整体;

(3) 在任务演习过程中使电子战工作组中的相关人员得到专业训练;

(4) 对有形的人员、装备及无形的计划、方案等进行战前核对及检查。

2.3 电子战实施

电子战实施是将计划通过战斗力付诸实践及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并用态势感知方法评估实施的进展情况。在该过程中,电子战军官及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完成:

(1) 随时对电子战的运行结果进行估计;

(2) 监控电子战的运行发展并向上级建议需要调整的部分;

(3) 同火力、网络运行单元及指挥控制部门保持直接联系,确保电子战各系统间整体相融、协调一致[5]。

2.4 电子战评估

电子战评估是指连续地监控并衡量敌我双方的当前态势,进而推动我方任务继续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连续性,即电子战评估贯穿于电子战的整个实施过程。在计划及准备阶段,其主要体现在军事决策过程、战场情报准备过程、目标处理过程、情报监视及搜索的同步过程及风险管理过程中。总体而言,电子战评估主要有3项任务:

(1) 敌方的反应能力及弱点;

(2) 监测战场态势,促使其朝着我方意愿发展;

(3) 依据相关指标衡量作战行动的有效性。

3 对于我军的启示

由美军电子战的实施过程可知,其部分内容交叉、重叠,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但就其整体过程而言,其战前军事决策过程的充分性、战中对计划、内容的可修正性及对整个实施过程特别是战后具有反思性质的动态评估性,保证了美军电子战计划的可行性、准备的充分性、执行的有效性及评估的正确性,进而确保美军的电子战实施过程基本可以达到其预期目的,这在近些年美军主导的几场战争中可以得到充分验证。对于正处在军事变革中的我军而言,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

3.1 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

美军在电子战实施过程中,关键人员有主管作战的副参谋长及参谋军官、电子战军官、主管情报的副参谋长及参谋军官、火力支援协调者、电磁频谱管理者及联络官,各类人员均有详细、具体的责任分工和职能范围。同时由于电子战实施过程是一项多部门、多要素高度协同、密切配合的活动,这就要求上述人员不但要精通本职工作,同时要熟悉与己直接相关的横向、纵向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及流程,甚至整个电子战实施过程。因此,电子战的实施过程对上述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6]。

由此可见,单纯的“专业素质过硬”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子战的作战要求。这就要求我军在平时的针对性训练当中,要通过交叉任职、定期轮换等方式培养出“一样精、其他通”的“专业素质过硬+”型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牵引下,不但能对本职工作实现“深入”,又能对电子战全过程实现“浅出”;既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又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达到本职工作炉火纯青、其他专业游刃有余的状态。

3.2 平时的积累与锻炼

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从美军的电子战实施过程看,美军是在详细了解敌方相关情况下才实施电子战的,最大限度地贯彻“知己知彼”的作战方针。这就需要平时运用情报、侦察、监视等手段建立并逐步完善关于敌方资料的各种数据库。同时,美军非常注重平时带有针对性的演习、演练,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对于我军而言,一是平时需建立、完善各种关于敌方情况的数据库,提高“知彼”的能力。其内容不但包括地形、天气、兵力部署、支援能力等军事要素,同时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一切非军事要素。二是进行高质量的针对具体问题的实兵、实装演习或演练。其重要意义在于:

(1) 理顺关系、通畅流程。

根据电子战任务的不同,其横向、纵向会涉及到很多职能部门[7]。如何保证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各部门密切协作、高度协同,进而使得各参战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8],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演习、演练中多加磨合、历练。

(2) 发现并解决技术难题。

演习、演练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发现预想不到的问题。如大量情报系统、电子战系统及传感器在战场上同时运行,如何确保己方的通信系统之间不发生相互冲突。再者,电子攻击操作由于使用某一特定频率的有意或无意干扰,可能会影响到己方针对敌方威胁的情报收集工作。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在演习、演练中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3.3 军事决策的重要性

由美军的电子战实施过程看,美军非常重视实施过程的第1步——电子战计划;而在电子战计划中,由7个步骤组成的军事决策过程显然是重中之重。这充分表明军事决策过程对电子战制胜的重要性,正所谓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做好军事决策过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但同时需要关于敌方资料的数据库及平时演习、演练成果的强有力支持。由此可见,只有做好平时的点滴积累,战时才有可能一鸣惊人。

4 结束语

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越发凸显。但无论战争形态怎样发展,勇气、决心、毅力等主观因素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以信息战为主导的现代战争具有多元一体化、空间立体化及战时平时化等特点,上述主观因素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大数据的获取能力、分析方法等理性的军事决策过程基础之上的。因此,发挥军事决策过程的充分性及正确性,不但可以促进电子战实施过程的要素融合性及整体同步性,更能调动最重要的参战要素——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猜你喜欢

己方电子战敌方
歼-16D电子战飞机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少林韦陀十八手
4打5,敌方还剩几个人?
“电子战大拿”歼-16D
基于图论与PageRank的要地反导己方目标重要性排序
情绪式表达让爱很受伤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授受表现的研究
水果大作战
人工智能有助于处置敌方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