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

2021-11-21

对外经贸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欧班列郑州

刘 晓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宏观层面来看,巩固和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加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发展与建设。从微观层面来看,巩固和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动郑州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郑州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必然选择。

二、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发展现状

(一)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经济水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郑州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来,郑州用了五年的时间经济总量由千亿元突破到万亿元,几乎翻了一番。2020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是郑州生产总值仍持续上升,比上年增长3%,达12003亿元,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20强。

二是郑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1.3:39.7: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086.6亿元,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不断增大,分别提高8.1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不断下降,郑州产业结构不断朝着有利于推进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平台载体不断完善,节点城市功能显著增强

一是郑州中欧班列做强做大,依托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实施“以运带贸、以贸促运、运贸互济”的策略,不断提高郑州中欧班列的业务能力。自2013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以来,在全国63家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郑州中欧班列市场化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领先,综合运营能力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郑州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的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郑州成为中东部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城市。

二是功能性口岸建设逐步增强。郑州高度重视口岸体系建设,现已建成药品进口口岸、运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国际邮件经转口岸等9个功能性口岸,郑州已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城市,发展口岸经济,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3.综合枢纽优势凸显,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航空运输加强。郑州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密织“空中丝绸之路”,统筹推进以郑州—卢森堡航线为主要依托的“空中丝绸之路”。2020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3.94万吨,完成旅客吞吐量2140.67万人次,运输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双第一”。

二是着力巩固“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运输加强。郑州已基本实现“米”字型高铁枢纽,进一步促进境内的要素流动和聚集。同时,郑州中欧班列货源集聚和疏散能力持续提升,已遍布境外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的126个城市。“枢纽+开放”郑州已经成为辐射全国、连通国际的陆路交通枢纽。

三是着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铁海联运加强。郑州不断探索多式联运,如公铁海联运、内河航运等,与沿海多个港口城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0年,郑州港揭牌成立,为将内陆的铁路场站集疏优势和沿海港口功能有效对接,实现集装箱货物在铁海联运方式下高效快捷的运转,进一步推动郑州“海上丝路”快速发展。

4.战略政策更加完备,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国家战略相继落地。郑州承担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众多国家战略定位,政策叠加优势较为明显,国家对郑州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为郑州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是创新驱动新发展。郑州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创新式发展,开创了引领世界跨境电商标准规则的“郑州模式”,以跨境电商为支点,大力推动“网上丝绸之路”建设。首创的“1210”网购保税新模式,成功破解了跨境贸易中存在的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关务申报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打造“电商+口岸”双引擎模式,2020年郑州海关共监管通过电商包机、国际快递等航空运输方式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约1.1亿单,占出口清单总量的近2/3。郑州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扩大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

(二)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局部制度创新受限制

近几年,尽管郑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但是目前郑州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根据《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郑州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17,同属中部城市的重庆、成都、长沙、武汉均在前10之列,郑州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郑州作为内陆城市,相比于沿海地区,其获得的先行先试空间和改革权限往往力度没那么大,局部制度创新受限制。如郑州在跨境电商监管方面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并在全国成为典型,但是要想继续扩大跨境电商的带动作用,需要建立跨境电商货到付款征信体系,配套跨境电商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等,而这些都需要国家层面推动相关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

2.跨境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对外贸易水平有待提高

郑州在金融人才、资金总量、资本化程度和金融机构建设等方面发展较为滞后。“一带一路”贸易不同于传统的海运贸易,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然而在陆路运输贸易的结算方面目前发展得不够完善,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金融结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和风险。

郑州中欧班列是郑州支撑“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载体,其发展多靠政府补贴为主,市场化运营水平较低,始终面临“盈利难”问题。从2018年开始,中央明确要求地方政府降低中欧班列补贴标准,中欧班列的发展已进入“后补贴时代”,郑州中欧班列要想继续发展,需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进行转型,不断提升跨境服务水平。

3.人才结构性供求矛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有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外贸、翻译、金融、地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跨学科人才,然而郑州本地复合型人才培养严重供给不足,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够,还面临着高新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人才的缺失给郑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进一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发挥中转和服务的城市功能,城市是否有较好的产业支撑,是否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郑州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产业链的分工位置有待提升,郑州出口约一半的份额来自富士康,尽管经济总量在稳步上升,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4.区域有效联动不够,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郑州在主导产业发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领域,与周边城市融合度不高,各地区政府在产业布局上相对独立,多为新兴产业,但是具体落地和相互结合程度不高。郑州不能充分发挥与周边地区产业的互补性,一体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这无疑会影响郑州的“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

三、巩固和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加快政务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行政许可部门的改革,裁减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单一窗口的建设,积极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方案。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模式。

二是政府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营造清亲的政商关系,以及开放、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国民待遇,有效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借助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发挥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作用。郑州跨境电商的“1210”模式已经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世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模式创新,郑州借助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和新模式,完全有机会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高地,进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呼应,为巩固和提升郑州“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二)推进“四路”协同,构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建立更加快速高效的“市区企协”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与省级政府的互动,实行市区企协定期例会制度,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共同研究梳理四条丝绸之路的发展思路,及时发现痛点、推动创新发展,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四路协同”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郑州打造成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的开放枢纽。

二是将多式联运作为推动四路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政府要加大多式联运政策支持,建立多式联运专项资金。不断优化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完善提升物流枢纽功能,探索多样化的多式联运组织模式;推进多式联运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探索推广模块化运载车型,推进“一单制”改革和广泛应用;积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多式联运协会组建,建立信息共享交换通道;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发展联运辅助产业,实现资源共享的新型运营服务模式。

三是打造高效集疏运体系,推动多维度业态融合发展。如“郑州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的结合,推动郑州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加快省内口岸与国际口岸TIR运营体系对接,开辟国际公路运输线路试点;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集成商,全方位提升郑州物流运输能力,进一步推动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构建。

(三)加快“一带一路”平台载体建设,完善跨境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郑州中欧班列整体服务能级。推进郑州中欧班列市场规范运营,提升郑州中欧班列的盈利能力。在货源组织方面,在加大对省外货源揽收的同时,充分挖掘省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减少运输成本;在港口服务方面,搭建统一的跨境服务平台,推进“一单到底”服务,结合河南的口岸经济,开设定制班列;主动对接“新郑综合保税区”“经开综合保税区”“河南自贸区”等特殊海关监管区域产业发展,助推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是建立商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整合郑州各区以及周边城市的各类对外经贸资源,着手建立以郑州为中心的商品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及时跟进国际进出口最新政策,对本地和周边的进出口企业信息进行组合分类,鼓励同类的进出口企业进行品牌整合和细分错位。通过整合各个进出口企业资源,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推进金融领域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各类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在金融服务业中的作用;引导本地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业”创新,为“一带一路”进行专属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和离岸金融业务新模式,加快在岸金融向离岸金融转变。

(四)加大人才培育与引进,推动产业优化与升级

一是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加大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度,建立有利于国际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双向聘任等制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对于引进的人才在子女入(转)学、配偶安置、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实施多层次人才和专业培养计划,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在郑州建立分校或者分院所,建立“一带一路”与本地高校人才需求培养融合协同机制。

二是推动产业优化与升级。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的全新产业链条构建中。积极主动承接关键性产业链环节,在合作平等基础上,将关键性产业链环节积极纳入自身区域发展中,以此带动本地和周边产业,联通世界;快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在传统产业智能化、信息化、知识化进程,提升产业和制造业附加价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从消费端需求着手,瞄准新市场构建,打造自主可控的细分产业供应链,抓住机遇抢占和创造先机,重构和发展新兴战略型产业。

(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

一是提升国际属性。建设多元国际性平台,如会展平台、金融合作平台、国际性会议平台等形式,举办不同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展会,打造郑州对外开放城市名片;依托郑州在国内期货市场及大宗商品交易方面的竞争优势,争取相关产业的国际高峰论坛举办权,吸引国外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参与高层会议,提升郑州国际知名度。

二是扩大文化交流。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可依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形势发展和需求,打造一批重点文化项目,签订文化交流计划;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文化活动及赛事,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联合举办“一带一路”艺术文化节等,通过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打通对外交流合作的桥梁。

猜你喜欢

中欧班列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梦启郑州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