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资源 丰富活性实验

2021-11-20陈小珍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初中化学实验

摘要:化学作为具有较强实验性与实用性的一门科学,其实验课的资源通常是化学教学的改革、发展与应用课程资源的重要缩影,通过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缩短实验课程和生活知识的距离,而且还能实现实验课的开展,从而使学生实现科学探究.基于此,主要对化学实验中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实验;生活资源;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105-02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整体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在化学的具体教学当中,其教学和科学探究的有关环节通常集中于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以生活现象作为入手,而且还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常识,从而使学生在实验当中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学习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同时,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还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更具探索精神,并在未来实现有效学习.基于此,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注重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促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实验知识,并形成丰富的实验活性.

一、初中化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原则

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落实至课堂,服务于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基于此,化学课程的资源开发并非是随性得到的,其需遵循相应的原则,以确保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化学课程的教学要素,融入到化学课堂的同时,促进其价值的充分发挥,以满足课堂教学的相关需求.因此,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注重下述原则:

第一,经济性和适用性原则.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注重经济性原则,量力而行.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的时候,需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注重成本低且价值高的资源选择,比如 ,较为昂贵的器材,若学校没有购买的条件,则可经过其他的途径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如观看视频的形式,如果具有购买条件,尽可能就地取材.同时,开发实验资源需注重适用性原则,防止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比如,学校的图书馆中藏书虽然比较多,也购买了许多与化学实验有关的用书,但是,主要都是化学习题,这就不符合新课改的方向,并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的时候,需尽可能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因地制宜、节能环保.

第二,基础性和时代性原则.新课改下,教材的改革亮点就是摒弃了原先教材当中“难、偏、繁”的教学内容,对相关教学要求进行了适当的淡化以及降低处理,以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且教材也需从学生自身的常见物质作为入手,将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这些改变决定了实验资源的开发基础性,只有基础性的资源,才可以使学生灵活地学习与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得以提高的同时,获取到新知识.另外,新时期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和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基于此,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资源的开发时,需注重社会的进步,呈现当前的科技成果,从而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具时代性.

二、初中化学实验中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观念的转变

化学课程的改革理论明确指出,新课程并非是换本教材,而是教学思想与观念的深刻革命.基于此,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化的新课程理念,其属于每个化学教师需承担的光荣使命.同时,化学教师需勇于尝试各种教学法,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促使和学生产生共鸣,并善于通过自身具备的生活经验与智慧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备课的时候,不仅需备教材,而且还需备课堂上的突发情况,通过化学事实、化学史料等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使其感受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作用.例如,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常见盐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古代珍珠饰品很少存留”的具体原因进行探究,通过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促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碳酸钙具备的性质,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有许多探究性实验,如“氢氧化钙保存时,为何要密封?”“铁制品需怎么防腐?”通过相应的实验探究,则能使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2.学生的亲身体验

化学是将实验作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爱学化学的重要原因是实验,通过实验不仅能够带给学生神秘感与刺激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因此,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注重教材知识和学生自身的经验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相关新知识.如学生在喝汽水的时候,一打开瓶盖汽水就喷出来,这就可以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汽水当中有二氧化碳,并加强学生对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在洗碗的时候,洗涤剂极其容易去除油污,这就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记住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基于此,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讲述实验状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参与实验的机会,以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并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例如,对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因为红磷燃烧无法耗尽容器中的全部氧气,导致氧气的浓度太低而熄灭,因此,水面的上升高度无法实现理想中的1/5.除此之外,还可能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橡皮塞没有盖紧,这就是容器中部分空气会受到热膨胀,此时,水面上升高度就会是1/5,但是,这个时候的实验操作就缺乏真实性,也缺乏科学依据.想要确保实验的结果真实且具有说服力,在对实验操作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可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改进实验,并每个小组改进效果进行比较,对优秀的小组进行相应鼓励与奖励.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化学教师需勇于放手,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 动手完成实验操作,例如,实验设计、仪器安装、药品选择等.

3.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初中化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深化学生对于社会、生活当中相关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并实现“学以致用”,以促使学生能依据生活现象学习与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因此,化学教师在对化学实验的生活资源进行开发时,需注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将化学教材中的学术语言逐渐转变为学生喜欢且产生深刻印象的生活语言,并对化学实驗实施规范.首先,化学教师可使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进行写字,并让学生打开白纸,看一看,学生在看时,只能看到没有什么文字的白纸.然后,化学教师准备一瓶棕黄色的溶液,引导学生将其滴在纸上,就会出现蓝色的字.此时,学生通常会感到疑惑,教师可对“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的原理进行了解与掌握.通过有趣的生活化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对化学知识“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具有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具有较强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一门学科,其通常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化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经过相关实验,对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作用进行体现.同时,新课程下,化学实验的课程资源也逐渐朝着生活化角度发展,基于此,化学教师也需从学生的周围事物作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生活化实验,通过对生活实验资源的合理运用,实现实验活性.

参考文献:

[1]刘艳,刘军赫.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J].吉林教育,2017(5):39-41.

[2]付钰.开发和利用好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资源[J].智能城市, 2017(02):163.

[3]古巧君.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中学),2017(10):17.

[4]孙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整合研究[J].孩子天地,2017(06):183-184.

[5]裴珏.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普童话,2020(27):59-60.

[责任编辑:季春阳]

作者简介:陈小珍(1978.8-),女,福建省尤岩漳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初中化学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