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石雕创作心得

2021-11-20蔡良海

红豆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承

【摘要】石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人类艺术史发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华夏这片丰厚的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着光辉灿烂、栩栩如生的石雕艺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家和石雕作品,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

【关键词】石雕艺术;传承;技艺特色;当代艺术

我国的石雕工艺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一直受到历代帝王显贵的喜爱和收藏,特别是在清代,由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时,无论在品种、题材,还是在工艺技术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温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渔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享有“百工之乡”美誉,工匠精神源远流长。瓯绣、发绣、石雕、黄杨木雕、彩石镶嵌等传统工艺,无不承载着这座城市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城市里承载着成千上万手艺人的梦想,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工艺品。这里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们就靠雕刻为生,他们闯走在世界的各个地方。这个城市技艺超群,以雕刻为劳动对象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我便是这个雕艺海洋中的一分子。

1987年我出生于温州平阳县,如今从艺石雕行业已有近二十年,个人技艺也日渐娴熟了起来,对石雕也经历了从喜爱到热爱,再到作为下半生发展的事业。我擅长山水雕刻,利用石材石质细腻、颜色丰富的特点,使用镂空雕刻手法,使画面有层次,让整体更加充满立体透视感,同时我也会做一些花鸟题材的作品。在石雕创作中,我既继承了传统工艺,又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雕刻技艺的长处,使作品看起来更直观,更具有美感。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是反映生活最好的手段,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艺术语言。作为石雕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将这门博大精深地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将石雕这门技艺有序地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用作品来记录和展示时代的风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石雕匠人能做出更多传世经典的好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用作品来唤醒时代的记忆。然而,一千多年的石雕一路走来,时至当下,我有几个层面的思考:

其一,我们这些石雕工匠们应有提升作品品质和传承技艺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石雕加工工具被运用在石雕制作的过程中,这对纯手工技艺制作为主的石雕艺人来说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其次,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大多是以师傅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带徒传艺,而这个行业的从艺者大多文化水平低下,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学习,所以导致这个行业有匠无师,传统技艺也逐渐减少,慢慢到失传。我觉得不管是石雕工匠还是经营者们,都应该增强忧患意识,不但要努力学习掌握先进工具对于石雕艺术水平的适应性提高,还需努力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技艺传承人,才能在当代文化艺术的潮流中逆水行舟,立足与世。

其二,石雕工匠们应有不断学习、思考、创新的思维意识。作为当下石雕艺术的传承人,石雕工匠们身上不但掌握着先贤们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积淀,还必须承担起带徒传艺,引领未来的攻坚力量,他们勇于探索的动力与创造性思维格局的大小将很大程度地牵动着泰顺石雕的未来。传统的石雕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在发展当中我们不应该只会传统技艺,应该适当融入一点现代工艺,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会灵巧有韵味。其次,石雕工匠们,必须要有主观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去不断学习,努力提升審视世界的思维格局,结合当代艺术潮流不断掌握艺术文化的脉络,去探索新时期大众的生活审美观。只有充分结合当代的审美观,才能设计创造出更适合大众生活审美的优秀作品,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石雕匠人,只有培养对于雕刻艺术的自豪感,充满探索艺术的好奇心,才能把艺术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18年的石雕专业生涯中,我积极参加了各类展览和评比的学习和实践,作品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站在前辈巨人们的肩膀上,我深知自己的渺小,自己的专业造诣还远远不够,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让自己的综合能力能更上一层楼。

作为一名石雕手艺人,我的内心是以手艺为美的,也以手艺而崇高。我觉得我们这些手艺人在面对每块原石的时候,要有所思考,要具有自己地想象力,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要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审美来寄情于石。同时,我也会努力创新,与时俱进,紧跟国家脚步,在原有石雕创作的基础上多做一些延伸产品和文创产品,做好传承,努力为明天的石雕事业增光添彩。

作者简介:蔡良海,男,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助理工艺师。师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林爱平,从业石雕行业18年,擅长雕刻山水,花鸟,人物,作品曾多次荣获省市奖项,也倍受同行喜爱。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传承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