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路径
2021-11-20高爱侠
高爱侠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上了中学后,由于不习惯学习的快节奏,学生觉得学习很难。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目前,即使老师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方法与先进创新的教育思想,都无法实现有效的数学教育。只有初中生对学习数学很感兴趣,然后数学教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希望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策略;现状
前言:初中数学新课改以学生为基础,向学生提供有趣而挑战的教育资料,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进行交流和探究等活动,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初中数学教室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还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教育过程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现代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说:“只有对一件事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才能做真实的事情。学习它,我明白数学课是需要热情和兴趣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将教学方法创新,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一些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很难立即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教授“所有人员”。一旦上了讲台,学生不会有太多吸收理解的时间。有时恐怕自己讲的不够,有时就进行反复解释。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一方,并没有满足于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学生感觉不到参与感,学习热情也就迅速降低了。
2.没有利用信息化现代教学手段
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基本都是老师在上面讲,没有将先进的设备融入教学实践当中,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所农村中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城市学校。一些教师害怕在他们的教育活动中出现问题,因此不想使用一些信息化的教育设备。还有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认识不透彻,不能充分利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你不能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就不能被称为合格的教师。近年来,各地的教师教育和培训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问题渐渐得到了解决。
3.没有全面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些班级数学教育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是师生关系不和谐。在中学,大部分是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数学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授课,很少担任班主任,一些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微妙和重要的时期,教师需要关心教育的同时,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提高教育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课堂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完善
(1)结合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育最大的优点是通过时空、地域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便于学生理解、学习。通过演示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不仅使数学基础知识难度降低,而且提高了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想象思维,将义务教育转变为室内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析、综合、执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内涵的理解,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优化教育过程。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例如:家庭的取暖的成本,温度的变化,家庭开支,银行利率等。如果老师们注意引导,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课堂,让学生感到熟悉,从而使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不断缩近,在熟悉的情境中,成倍的增加学习的欲望,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发其求知欲
利用中学的学生喜欢实践参与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角”相关教学课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本课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学生在教室里制作角模型,让学生观察这些模型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制作角?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最后联系老师,使问题处于适当的状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满兴趣。
(4)设置悬念,进一步巩固知识
通过设置悬念,发挥持续关注的作用,在一部分课程结束后,为了不让学生停止思考,老师必须把相关的话题打开,让大家思考,加强正面知识,预测反面知识,让学生认真学习,例如,在讲解概率和统计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每位家庭成员的重量,然后在学生们中进行观察讨论,绘制条形图,让学生体验统计过程,巩固学习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二)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很容易地将自身喜好结合到学习中。此时,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的学習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位具有丰富个人魅力和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执教,学生将热爱老师,欣赏老师所教的数学课。通过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认可或表扬。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老师有意见,就很难在课堂上与老师合作。不仅在课堂上,即使在课后也没对数学产生厌恶。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找到更多的学生,互相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近况,与学生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使得课堂环境更加生动有序。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用更多的力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渐发现学习数学的信心,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喜欢上数学课。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不仅仅是我们上面介绍的那些。希望老师们能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探索更有趣、更有效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成功,获得更多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金萍.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2):75.
[2]张蓓蕾.基于精准化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