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1-11-20黄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初中历史互联网+

黄钦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其由以往的注重静态层面的评价转变为动静结合;由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转变为师生的共同参与评价。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明确评价主体,还需要对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模式进行明确,以此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历史;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71-02

“互联网+”为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历史教学开始向个性化、数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教学评价能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如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入手;对学生的评价,则可以从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入手。通过真实、全面、系统的评价,可以帮助师生了解自己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本文结合了“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首先探究了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构建全新评价体系的途径,意在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历史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评价体系因为缺乏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各项功能的支撑,使得评价结果较为单一、片面, 教师无法通过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策略。其次,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采取的是总结性评价机制,这容易导致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不重视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只是关注自己的考试成绩。此外,采取总结性评价机制还容易导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得到真正落实。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灌输、轻互动,重成绩、轻态度,重教材、轻拓展,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影响了先进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最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主体较为单一。历史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如果不能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总之,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步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构建适应“互联网+”背景的新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途径

(一) 明确评价主体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尊重人性,构建平等、和谐和健康的师生关系,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我校,各年级的历史教师都会通过历史学科APP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则会通过自主操作 iPad的形式来开展历史学习。教学软件往往根据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模块的划分,让学生先衡量自身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学习速度等,再以此来选择相应的模块。当学生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便可进入到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组内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在关注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通过照片、文字记录等,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和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模块之后,可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评价,从而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助于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

(二)科学选择评价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评价涉及的内容较多。由于受到时间、教师精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评价时,往往侧重于从评价目的出发来选择评价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可以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和教学互动等作为评价的内容,且更重视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如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价,不再重视目标的完成度,而更注重其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从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出发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安排。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在教学资源方面,较为重视其生成性;在师生互动方面,重视师生互动的开展、互动的频率和质量以及互动双方之间的关系等。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显得至关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不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学生的完整人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第二点,信息技术在评价体系建构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评价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评价。而在新的评价体系中,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可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评价,在判断学生是否达标时,还可以通过上传的照片、视频或者是文档材料来进行判断;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账户,可通过该账户来了解自己水平以及教师给予的评价,还可针对其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向教师反馈。新的评价体系分为两种评价模块,分别是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单元评價指的是在每个单元教授完成之后,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的细致、全面的评价。学期评价指的是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将这两种评价模块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为其成长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档案。

(四)构建全新的评价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来构建新的评价体系。首先,在展示阶段,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其他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为全面进步奠定基石。最后,将历史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学生日常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课堂问答情况、历史知识应用情况等来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量和任务完成度,以此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案例

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尊重其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新课标理念出发,利用VR技术来打造具体、特定场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例如教师在讲授《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可以采用此技术为学生设定重重任务,让他们通过与场景中的人对话,开启结局叙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自由选择角色,如可以选择嬴政、李斯、王翦、蒙恬等历史人物。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跟历史人物的对话,了解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自己所要执行的任务,然后通过答题来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如果答题不正确,则代表闯关失败,游戏结束。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闯关之后,如果还有学生在场,将会迎来最终的结局。学生闯到最后一关时,可让学生通过信息检索获得有效信息,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开启最终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僅将互联网技术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还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技术、理念和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深度、全面的融合,有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让评价的内容、方式更多元,从而构建出全新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在线评价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丁仕武.史料教学的常见误区及校正策略[J].长江丛刊. 2018(36):239+241.

[2]  陈珏孚.抓准高中历史探究学习的三个“关键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83.

[3]  于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历史命题设计改革初探[J].名家名作,2018(5):93.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初中历史互联网+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