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

2021-11-20严慧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严慧琳

[摘   要]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素养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实施法治教育,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28-02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意义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育人价值不言而喻。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将会显得愈加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对于中学生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急速成长阶段,但是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其法治素养,有助于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原则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学习英语单词、语法等,同时也学习外国的文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文化的学习也包括一些法治知识的学习。我们要处理好英语教学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要求教师将法治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要挖掘出教材中所包含的法律元素,再结合学生实际,让法治教育更加有针对性。

2.有机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必须要将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能生搬硬套、机械讲解。

3.选择性原则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筛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法治相关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法治教育的内容,把握好深度和难度,不能不加选择而让学生难以接受。

4.情感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更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情感的融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5.兴趣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知识与学生的兴趣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获得法律学习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法律真的很重要,需要认真学习。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这些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原则,让学生感觉到有学习法治知识的必要和可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法治知识,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形成法治意识。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策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前述五个原则、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切实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学生法治素养。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法治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出发来进行法治教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如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Unit 5 “Good manners”中的“Dont eat in class”,其主要的内容就是rules,即各种各样的规则,其中点明了校规和家规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的前提。初中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规则意识,而规则意识的形成是法治意识培养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上车时要先下后上,在银行排队时要站在一米线以外,买东西要付钱等。又如“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一文通过图文并茂的描述,向学生展示了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规则中蕴含法律,法律中包含规则,通过学习这类文章,能够让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这里体现了针对性和有机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在学校和家庭中要遵守规则,在社会交往中也要遵守规则,如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诚信考试、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等。只有遵守規则、遵纪守法,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2.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法治教育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英语课程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法治内容,对学生因势利导,将英语教学与法治素养培育结合起来,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最后一单元是关于违法犯罪的内容:detective stories(侦探故事)。这一单元涉及许多法律方面的词汇,如prison(监狱)、criminal(罪犯,犯罪的)、detective(侦探,警探)、murder(杀害)、suspect(犯罪嫌疑人)、victim(受害者)、crime(犯罪活动、罪行)、witness(证人)、arrest(逮捕)、commit[犯(罪)]、in prison(坐牢)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讲解。如罪犯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criminal 的意思是罪犯,罪犯是名词,是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的人;commit的意思是犯(罪),犯罪是动词,是指实施违反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这里体现了针对性和有机性的原则。通过课堂上的相关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正义感,让学生敢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同时自己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3.巧妙利用练习拓展法治教育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法治教育时,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要拓展信息获取的渠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展课堂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如在练习中也可以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感觉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根据句意及中文或首字母提示写出单词:As a Chinese               (公民), I must study hard for our country.意思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必須要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学习。这里要求学生填写“公民”的英文单词:citizen。而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公民的含义,同时指出学生作为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加强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培养,让学生觉得“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为国家而认真学习,其实也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而学习”。这里体现了针对性、有机性和情感性的原则。很多学生都很重视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的履行,为此,教师可通过练习拓展法治教育的渠道,适时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进一步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初中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法治内容,在课堂上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同时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法治教育的内容,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强化学生的守法意识,让学生做到遵纪守法。

[   参   考   文   献   ]

[1]  蕫素平.法制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7):28-30.

[2]  杨礼平.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9):82.

[3]  李兰.浅谈法制教育如何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渗透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6(15):49.

[4]  许慧.浅谈法制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4(25):108.

[5]  张翠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科技信息,2012(24):20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