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姆异化消费理论研究

2021-11-20韩望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弗洛姆

韩望

摘 要: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法学派的第一代主要人物,他在《健全的社会》中从获得物品的方式、使用物品的过程以及消费的后果三个方面对异化消费进行阐述。弗洛姆指出,异化消费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症状,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的异化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异化消费理论,提出通过建立“人道主义消费”的方式来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弗洛姆;异化消费;人道主义消费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8-0004-03

一、异化消费概述

“异化”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主要起源于近代西方思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异化是指与自身的力量分离的,不是在自身力量控制下的,反过来对自身进行统治的异己的力量。

弗洛姆将异化看作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把自己当作一个陌生人。人,作为一个主体,并不认为他是自己行为的创造者,他的行为及其后果成了他自己的主人。异化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是自己小世界的中心,他感到自己是他人或其他事物的附属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物体,即使有感情和常识,却无法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建立创造性的联系。

弗洛姆指出,在现代社会的人与工作、人与消费品、人与国家、同胞与自己的关系中,几乎每一种情况中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疏离感。异化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异化消费则是人的异化在消费领域中的表现。弗洛姆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不再是围绕自己的生活所展开的创造性的、主动的活动,而是被动的、机械的、毫无创造性的活动,人们进行消费是为了“占有物品”,消费本身成了自身的目的,并反过来奴役人们。

二、弗洛姆异化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洛姆主要从消费者获得商品的方式、使用商品的过程和消费的后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他的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消费者对金钱的崇拜、消费者对商品的无尽占有、消费者无法控制自身的消费欲望。弗洛姆提出,要想克服异化消费,就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改革,建立人本主义公有制,树立“人道主义消费”以及“健康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

(一)消费者获得物品的方式

根据埃里希·弗洛姆的观点,我们用钱买东西的方式是异化消费的首要原因。首先,我们得到钱的方式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符合我们自己的技能,但是当我们花钱的时候,钱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劳动形式,可以用来交换任何东西。如果我有钱,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也不用考虑兴趣,便可获得任何东西。我可以得到一幅好画,即使我没有艺术品位;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能买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一个图书馆,即使只是作秀;我可以买到知识,虽然它除了作为一种额外的社会资产,没有任何用处;我甚至可以毁掉我买的一幅画或一本书,因为我除了损失钱之外什么都没有损失。这样,用金钱获取东西的方式,使得物品都被抽象为无差别的劳动。埃里希·弗洛姆认为,这种获取东西的方式是不人道的,我们应该通过相应的努力获得东西,就像我们通过自己的技能努力获得金钱一样。例如,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理解书籍和绘画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运用它们的能力来获取书籍和绘画。我们获取东西的方式与我们使用的获得东西的方式严重分离,而这正是金钱所引起的异化作用。金钱成为人们获取物品的唯一方式,人们对金钱的狂热崇拜使得金钱异化为统治人们的力量。

我们获取东西只是为了占有,而这大部分是无用的占有。例如,我们买了昂贵的餐具、花瓶,但又害怕砸了而从未使用过,又例如建筑物内的许多空房间等。这种无用的占有,在19世纪最为突出,当时的人们对囤积财富有着狂热的迷恋。到了20世纪,消费者大多数的满足开始来源于对可用的东西的无尽占有。比如汽车、冰箱、电视机、手机等,它们虽然都有着真实的用途,但是它们的使用时间并没有多长,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些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一旦旧物品有损坏,有时甚至没有破损,人们就会寻求新的产品,即表现为对新物品的无尽占有。对这些物品的占有有一种炫耀的效果,表明了主人的身份。正如大学校园里,每隔一年就会有人换了新手机,而大学生频繁地换手机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对新手机的占有。

(二)消費者使用物品的过程

埃里希·弗洛姆指出,我们使用所获得的物品的方式,也是一种异化的过程。我们吃的不过是广告的假象,喝的不过是商人的商标。近年来,市场上流行着各种品牌的饮料,光是“奶茶”这一类饮料就有各种各样的品牌。一旦有新的品牌的奶茶店开业,消费者便争相前去饮用,这不禁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反思:我们喝的到底是“奶茶”,还是奶茶的商标?

我们失去了与获得的真实的东西的联系。我们的味觉、我们的身体被与消费本身相关的部分从消费行为中分离出来。在商品消费方面,消费品的整体体现主要是广告竞赛制造出来的“健康”香皂、“健康”牙膏等商品。埃里希·弗洛姆强调了这里涉及的原则:消费行为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类行为,包括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和美感,即作为一个消费者,在消费中我们是真实的、有感觉、有判断力的人;消费行为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人性化的、创造性的体验。这些因素在我们如今的消费文化中是罕见的。如今的消费主要是一种人为刺激的幻想满足,一种脱离我们具体和真实自我的幻想行为。

我们与消费物品相分离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被一些我们对其本质或起源一无所知的物品所包围。我们不知道面包是怎么做的,玻璃是怎么做的。我们消费,我们生产,但我们与物体没有具体的联系,我们与物体的关系仅仅是知道如何操作,或如何消费。

(三)消费的后果

我们消费的方式导致我们永远不会满足,因为我们不会消费真实的、具体的东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消费。我们的消费欲望已经脱离了我们真正的人类需求。消费的重点应该是给人们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生活。消费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现在消费是它自己的目的。“每个人都在想,试图在别人身上创造一种新的需求,以迫使自己重新依赖他人,重新获得新的快乐,并陷入经济困境。随着商品的多样化发展,异化的领域也在扩大,这些异化使人们成为奴隶。”

今天,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被夸大,因为购买更好、更新的东西的可能性增加了。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强制性的、非理性的目的,与消费品的使用无关。比如,购买新手机的乐趣大于手机的使用带给人的乐趣,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使用感上的变化或功能上的变化却微乎其微。现代人脑海中的天堂大概是一个百货公司,人们在那里有花不完的钱可以来购买东西。

消费的异化不仅反映在我们对商品和消费的追求上,也决定了我们对闲暇时间的安排。

当一个被动的、异化的消费者以一种抽象的、异化的方式购买消费品时,他怎么能积极而有意义地消费他的空闲时间呢?他消费一切可以消费的娱乐活动,但仅仅是“接纳”所有得到的东西,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事实上,被异化的消费者并不能自由地享受他的闲暇时光。他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既受到工业生产的支配,也受到他所购买商品的消费支配,他的品位受到操纵,他想看到和听到的东西都是被决定了的。娱乐,是一种行业,消费者是在买“乐”。娱乐的价值可能取决于市场,而不是人们的感受或想法。

当“我”从事任何创造性的活动,比如旅行或者阅读,“我”的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在异化的享乐形式中,“我”的内心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消费这个和那个,“我”本身却什么也没改变,除了“我”做过的事情的记忆。例如,拍摄快照,已经成为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休闲活动之一了,但拍摄快照也已经成为一种异化视觉和纯粹消费体验的体现方式。带着相机的游客充分体现了人与世界的疏离,快照成了他本应体会到而实际上并没有体会到的经验的代替物。

三、弗洛姆对异化消费的扬弃及对中国的意义

弗洛姆提出要建立“人本主义公有制”,是因为其看到了私有制社会无法根除的弊端,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程度已经越来越深,因此建立一个健康的和谐社会是尤为紧迫且必要的。

第一,实现人本主义的社会公有制,健全社会制度,才能彻底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他人,又或者成为他人利益驱动的工具,而人与人的关系,不过是物与物的关系。但人作为自身的造物者,应该是自身活动的主体、中心,而不是自身活动的附属品或手段。所以,弗洛姆提倡建立真正的民主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可以控制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受到自己与他人是统一的而不是相离异的。

第二,树立“人本主义消费”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异化的消费社会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对消费品的占有,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需求。只知占有商品彰显自身的价值,却忽视了生存本身的价值。弗洛姆指出,要想把人们从异化的消费中解救出来,就必须改革其消费观念,使其将不必要的私人消费变为公共消费,舍弃非人道的私人消费。使得物质真正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使得消费成为人们获得幸福、发挥创造性的手段。

第三,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弗洛姆指出,人的需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自然的需要,即人的物质需要以及性的满足;另一个需要是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社会需要,即与社会和他人联系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更多地关注人的物质资料的满足、占有,而忽视人的精神世界,使得人们越来越空虚、孤独,甚至逃避自由,从而将自己的幸福依赖于外在事物,从而被异己的外在事物所统治,抑制了人作为人的创造性、能动性。

第四,注重存在而非占有。弗洛姆认为,人们消费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占有物品,而非出自自身真实的需要。消费本身应该作为手段来满足人自身的要求,人应该是目的。而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使得消费与人的关系本末倒置,人成了消费的手段,消费本身成了目的,导致人失去主体性,成为附属于商品的存在。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弗洛姆所描述的消费异化现象。正因如此,研究弗洛姆异化消费理论,对消解我国社会中正在形成的消费异化现象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应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异化消费是资本主义在发展市场经济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要想彻底根除异化消费,必须从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开始,实行人本主义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人们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用爱、真诚、互相帮助来进行联系的。消费只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手段之一。人们关注的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精神生活的富足。每个人作为一个主体,可以自由地进行决定,不再受到任何外在力量的控制,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其次,树立正确价值观,构建绿色的消费观念。消费给经济带来增长,也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消耗,有碍我们的经济绿色发展。意识决定行为,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有助于我們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消费、盲目消费以及不必要的消费。具体来讲,消费者需要少消费甚至不消费对环境有污染的物品,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损耗,使得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注重人的内在需求。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要追求对精神的满足,解构“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构建“重生存”的生活方式,重视自身的精神需要,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们的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  申长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刍议[J].汉字文化,2019,(8):110-111.

[2]  张雪婷.浅谈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J].大众文化,2018,(13):7-9.

[3]  高迪.现代社会自由尺度与境界微探[J].戏剧之家,2018,(9):18-19.

[4]  张雪婷.弗洛姆健全社会理论及当代启示[J].汉字文化,2019,(15):143-144.

[5]  高迪.金钱与市场的道德局限[J].文学教育(中),2018,(9):14-16.

[6]  唐赟.马克思主义下的“人”的主体性[J].汉字文化,2019,(14):114-115.

[7]  张雪婷.浅谈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8,(24):170-171.

[8]  马焕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文化观探析[J].大众文艺,2018,(12):235-236.

[9]  张雪婷.论工具理性批判与城市生态[J].汉字文化,2019,(8):148-149.

[10]  崔媛媛.浅谈人学视域下的人的发展问题[J].神州,2018,(27):12-13.

[11]  曹梦娇.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溯源[J].汉字文化,2019,(15):121-122.

[12]  杨澜.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J].学理论,2021,(4):44-46.

[13]  袁贺.论弗洛姆的生存观[J].今古文创,2020,(16):45-46.

[14]  莫绍令.刍议弗洛姆的异化与爱[J].科教文汇,2018,(6):176-177.

[15]  曹阳.浅析弗洛姆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拓展[J].大学,2021,(50):42-44.

[16]  严雪珂.马尔库塞解构视域下“单向度性”理论的批判[J].戏剧之家,2019,(26):123-124.

[17]  贾尧天.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与人的全面发展[J].汉字文化,2019,(14):112,114.

[18]  张雪婷.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理论之间的人学关系考辨[J].神州,2018,(32):22-23.

[19]  申雨芊.对社会主义市场的文化思考——读《金钱不能买什么》有感[J].汉字文化.2019,(12):173-174.

[20]  王金玉.馬克思财富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8.

[21]  马承凤.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9,(7):119-120.

[22]  贾尧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初探——基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神州,2018,(22):242-243.

[23]  丁德敏.论《金钱不能买什么》中的市场文化理念[J].汉字文化,2018,(21):127-128.

[24]  薛桂波,赵一秀.“责任式创新”框架下科技治理范式重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1):1-5.

[25]  王金玉.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彰显[J].理论学刊,2019,(3):20-27.

[26]  唐赟.从马克思主义看“三形态”视域下的类主体理论[J].汉字文化,2019,(16):162-163.

[27]  贾尧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新时代价值研究[J].汉字文化,2019,(11):131-132.

[责任编辑 毛 羽]

猜你喜欢

弗洛姆
给,永远比拿愉快
走过独木桥
论爱之人:弗洛姆
爱是一种能力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
不乐多冤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自由与孤独:当代大学生网络迷恋心理困境